宋光艷
(貴州省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畢節 552100)
淺談如何做好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
宋光艷
(貴州省織金縣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畢節 552100)
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班主任工作要不斷探索、更新管理理念,更多地體現人文關懷,做到嚴格要求,民主管理,不斷提高班級的管理水平。
班主任工作 情感 愛心 自強
長久以來,人們在對職業學校教育問題的認識始終有著這樣的觀念,認為職校學生是“雙差生”,他們不但學歷低,知識膚淺,而且只能做簡單的勞動,導致許多職校學生心理壓力大,常常有身心疲憊的感覺。他們來到學校后,不認真學技術,甚至有的學生是破罐破摔,這樣使得學校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辛苦,可謂舉步維艱。多年來,一直擔任職業學校的班主任工作,并不斷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認為一個合格的班主任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培養自強精神對于職校學生至關重要。老師要告誡學生只要有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決心、腳踏實地、不折不撓,就會有所收獲、有所成就。但由于許多職校的學生在初中期間成績差,思想上不求上進,而被老師定為“雙差生”,這樣就挫敗了他們的自信心。這些學生從一踏進職業學校大門的那一天起就感到前途渺茫,于是就失意、自卑,放任自流,得過且過。這時班主任千萬不能歧視他們,不要一味地指責他們,而是要多鼓勵,哪怕學生只有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肯定、贊賞,使其自信心不斷增強,能正確地認識、發現自己的長處。這樣才有助于學生個人才能的發揮,從而在工作、生活學習中獲得成功。
尊重不僅僅是一種態度,一種對人的看法,更是一種價值觀。課上是嚴師,課下是朋友,教師對學生的尊重,會令學生產生安全感和親近感,“親其師信其道”。不要總是拿各種規矩和條條框框去制約、控制學生,對學生規定太多的“不能夠這樣”,“不能夠那樣”,而不允許學生向老師說“不”,實際上是忽視了把學生當作發展中的人,必然會引起學生內心深處的逆反心理,會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產生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尊重學生,真正做他們的知心朋友,應體現在對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和身體的全面關懷上,處處為學生著想,做他們的貼心人,要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
班主任不能有家長的專制作風,要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工作作風民主化,制訂班級管理制度科學化,要充分發揚民主,盡量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事務的管理中來,量才使用。例如,班內事務的分類管理,先把班級事務分成若干類,如書報管理工作、清潔衛生工作、文娛體育工作、班級財產管理工作等,再以書面形式征求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和實力看勝任哪項工作,然后進行綜合平衡協調,因個人分擔的工作使自己心甘情愿的,干起來就很賣力。同樣,班子的選舉任職亦可參照此法。這樣既發揚了民主,保證了民主,又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管理的主體。
一則寓言所述:北風和南風比試,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施展威力,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拂,頓時,行人覺得溫暖、衣厚了,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北風和南風都是要使行人脫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樣,結果大相徑庭。這則寓言留給我們的啟示:教育學生一定要用愛心溫暖學生,用真誠打動學生,感化其心。把愛心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多與學生交心談心,使之覺得老師在乎他、關心他和信任他。班主任只有把愛的情感投入到學生的心田,師生間才能產生心心相印的體驗,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常言說:正人先正已。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不允許學生做的事情,自己也不要去做。班主任只有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嚴于律已,為人師表,才能讓學生心悅誠服。同時,教師高尚的品質、深厚的學養、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精湛巧妙的教學藝術以及嚴謹治學、銳意進取、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就是學生學習的榜樣;特別是班主任教師更是直接近距離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思想、性格、習慣,一定要注意自我修養和全面提高。也只有教師自己必須是一個身心健康、積極向上、樂觀進取、自我完善的人,才能成為學生學習的表率。
職校學生情感成熟較早,他們喜歡交往,特別是喜歡同社會上與自己未來職業有關的人員交往。在兩性情感上,比普通中學來說,早戀現象較為普遍,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職校生分散精力,耽誤學習,貽誤前途。
心理學家斯普蘭格認為,青春期顯著的特征就是閉鎖性。這一時期的職校學生內心世界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不輕易表露心跡,喜歡實行自我封閉。他們只愿對“知心朋友”傾吐自己內心的秘密,不愿意與用導師式口吻對他們說話的人進行感情交流。班主任應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不能盛氣凌人,而是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用心與他們交流,用愛心感化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打開學生的心扉,讓他們吐露自己的心聲。這樣老師才可以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的情況,最終才能做好
學生的工作。
這是教師個人權威轉為學生集體意志后的必然結果。其實所謂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與能力,首先就是班主任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的機會,而不是手把手的教。當每個學生都以主任的姿態與班主任協力建設班集體時,班主任還會感到累嗎?解放班主任的意義在于使班主任由體力型的勤雜工成為科研型的教育者。所以解放班主任之后,肩上的責任不是更輕了,而是更重了,但與以前不同的是,我們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找學生談心,深入學生心靈,研究學生思想。還可以結合一個班的教育實踐、思考、探索教育改革,進行教育實驗。
總之,班級管理和教學一樣,有法但無定法,要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最適合班級情況的管理辦法,才會收到好的效果。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班主任做他們的工作,必須要有耐心、有恒心,更要付出愛心,讓學生帶著自信與豪情跨進中等職業學校的大門,全面提高職業素養,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