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玉蘭
(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 山東聊城 252000)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
占玉蘭
(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民族小學 山東聊城 252000)
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是讓學生學會運用語言文字,在聽、說、讀、寫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其中,閱讀是一種重要的語文語言技能,也是學生在生活中常用的語言技能。因此,教師要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指導學生學會閱讀的方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本文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
小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不但能夠獲得豐富信息,拓寬認識世界的途徑,還能強化思維,產生良好的審美體驗。教師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就要改進教學方法,督促學生廣泛閱讀。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實現人文教育的核心手段。
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是語文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處于主導地位的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追求小學語文閱讀學習的科學性,不斷提高教學效率。首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應該是“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過程,教師要按照這個規律來指導小學生進行閱讀,促使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其次,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在閱讀閱讀教學中加強具體形象化的訓練,逐漸過渡到抽象化的理解。再次,小學生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相對較短,很大程度上是憑借興趣進行學習的,因此要調動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持續興趣。在閱讀教學實踐中不能用說教、灌輸、死記硬背等機械的方法來應對閱讀教學。[1]
小學生的閱讀,除了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欣賞,并受到一定的教育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小學生應該學會以下幾種語文閱讀的方法和技巧。(1)目標閱讀法。就是要求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時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根據自己的閱讀目標來選擇讀物。確定讀物后就要在遣詞造句、段落層次、思想內容、寫作特點等方面來逐項完成目標。(2)快速閱讀法。小學生一個最大的毛病就是用手指著文字去閱讀,這樣就會使得閱讀速度很慢,而且閱讀內容很不連貫,因此要盡量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這也是集中小學生注意力的重要方法。(3)以意逆志閱讀法。孟子說:“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斷章取義地曲解辭句,也不能用辭句的表面意義曲解詩的真實含義,而應該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寫作意圖。對于小學語文課本中的古詩文、寓言故事作品,用以意逆志閱讀法來加深理解。(4)精細閱讀法。南宋理學家朱熹關于讀書的方法提出了“朱子讀書法”六條,其中的第二條為“熟讀精思”。朱熹認為,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于思考。尤其是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閱讀要讀夠一定的遍數。并且讓小學生背誦一些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是必要的。[2]
關于讀書的步驟,朱熹主張讀書要“循序漸進”,其中的一個意思就是讀書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顛倒。結合現代教學的要求和小學生閱讀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初讀。就是忽略閱讀材料中的生字,對于不太懂的詞句跳過,或者做好標記,但是不要在這些地方滯留,對全文通讀一遍,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對文章的語言、結構、思想、寫作目等方面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初讀是為了提高開始閱讀能力。其次是精讀。在初讀的基礎上,對初讀中出現的生字、不懂的詞句借助工具書,或向老師提問等方法理解清楚。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閱讀,理解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的關系,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通過精讀,要做到讀懂文章的內容,理清作者的思路,明白文章的思想。還要在閱讀中質疑和思考,對文章中出現美文佳句要學會欣賞。再次是悟讀。這是更高一個層次的閱讀,要求學生能夠通過文字,理解文字背后所傳達出來的意義,悟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是熟讀。要求小學生對課文反復閱讀,不僅要理解文字,弄懂中心思想和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更加要對重點段落熟讀成誦。在小學生自己的作文中能夠靈活運用,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語文的閱讀離不開生活的積累,小學教語文閱讀教學不能只是停留在課本上,要根據課本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生活的體驗。這是一種大語文閱讀的理念,引導小學生積累感性認識和生活積累,做到閱讀教學和生活體驗相融合。另外,小學課文內容十分豐富,許多課文所描寫的事物,所運用的語言,與小學生的生活距離較遠,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就需啟發學生從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去討找、發現與課文描寫的事物相適應的經驗,把二者聯系起來,幫助理解課文中的語言文字。
閱讀是為了更好地寫作。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不僅要使小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更是要求小學生將閱讀到的文字、思想進行內化,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文字和思想。這種內化需要進行反復是訓練才能達到遷移。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文中的思想,把握作者的表達方式。要求學生把這些從閱讀中獲得的思想和表達方法遷移到自己的作文寫作當中去。具體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仿寫句子和模擬描寫;二是展開想象對閱讀中的內容進行、擴寫續寫、補寫等;三是改寫文體,將古詩詞改寫成散文或記敘文;四是模仿課文的寫作特點,對自己所經歷的人或事進行描寫;五是寫讀后感;六是按照課文的要求寫課外作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所在,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仔細找出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課堂教學。教師要建立生成性課堂,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并設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閱讀水平。此外,還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培養,全面激發學生想象力,促進閱讀教學的深入發展。
[1]伏鳳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09:93-94.
[2]王永成.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新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0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