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綜合護理對肛腸病患者術后的臨床療效觀察
王麗
(河南省中醫院,鄭州 450002)
肛腸疾病是常見、多發疾病,臨床上對于此種疾病,首選手術治療[1]。但是,由于此疾病解剖學部位比較特殊,手術后,機體釋放炎癥介質,易出現疼痛、水腫等,影響病情康復[2]。本研究中,筆者從中醫學角度出發,運用傳統的中醫療法于護理中,以促使術口愈合,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從2014年1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72例肛腸疾病手術患者,采取雙盲法,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最小37歲,最大70歲,平均(38.15±4.39)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14年,平均(5.34±1.72)年。對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最小38歲,最大71歲,平均(30.11±4.42)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13年,平均(5.32±1.73)年。兩組患者經病理檢查和診斷,排除嚴重腦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精神障礙、心律失常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經過統計學軟件處理,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如生命體征監測、病情觀察、用藥指導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給予中醫綜合護理。
1.情志護理。患者因情志不暢、憂思過慮,致使氣滯血瘀、氣機阻滯,進而加重病情。對此,護理人員需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結合其病情,采取語言交談方式,給予心理疏導,調節氣機紊亂,排除患者致病心理原因,糾正患者不良的情感活動,使其保持正常的心態。
2.飲食護理。鼓勵患者多喝水,食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食物,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比如黑木耳、蘋果、香蕉、菠菜、芹菜等,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適量食香蕉、蜂蜜水等具有通便效果的東西,確保大便通暢性,避免便秘。如果患者出血較多,叮囑患者禁食鹿茸、當歸等活血食物。
3.熏洗護理[3]。手術后,當患者正常排氣后,對其進行熏洗護理,熏洗藥方:蛤蟆草、五倍子、冰片、芒硝、芙蓉葉,以起到消菌、抗炎作用。在熏洗前,叮囑患者排空大小便,清潔肛周,以提高熏洗效果。在熏洗的時候,用浴巾包裹住臀部,防止蒸氣大量散失。注意熏洗溫度,并密切注意患者的反應,如果患者脈搏細數、自汗、面色蒼白,需立即終止熏洗,并及時通知醫生。熏洗時間控制在10 min左右,時間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如果時間過長會延長傷口愈合時間,嚴重者會致使傷口破裂;如果時間過短,則不能充分發揮藥效。熏洗完成后,用柔軟、干燥毛巾輕輕擦拭患處,用消毒紗布覆蓋手術傷口,同時叮囑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另外,需定期消毒坐具,防止交叉感染。
治療結果
療效評定。顯效:術口疼痛、水腫及滲出液消失,排便正常;有效:術口疼痛減輕,肛周水腫、滲出液基本消失,偶爾發生便秘;無效:術口疼痛無減輕,仍然有滲出液和水腫,排便困難。
疼痛評定標準:臨床評定:0分無疼痛,1~3分輕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嚴重疼痛。
結果:兩組患者治療與護理效果對比: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其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與護理效果對比[例(%)]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兩組患者愈合時間及疼痛耐受程度對比:觀察組患者的愈合時間、疼痛耐受程度要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存在著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結果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愈合時間及
討論
對于肛腸疾病,雖然有內治法、外治法,但是,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此種疾病的一種理想方法[4]。在本研究中,筆者對肛腸病患者術后實施中醫綜合護理,以情志護理為基礎,同時結合肛腸疾病手術后的特點,給予中醫熏洗護理,以促使術口早日愈合,減輕患者的疼痛,促使患者早日康復。其中情志護理可緩解患者的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心理耐受性,確保患者正確面對疾病;飲食護理可促使患者腸道蠕動,以潤滑腸道,有助于排便;熏洗是通過熱力和藥力共同作用在患處,充分發揮藥效,以起到血脈通暢、氣機調和作用,減輕患者疼痛,進而達到治愈目的[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達97.2%,明顯高于對照組75.0%,其差異存在著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愈合時間及疼痛耐受程度也明顯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均存在著統計學差異(P<0.05)。由此提示,中醫綜合護理可保證肛腸疾病的手術效果,促使術口愈合,減輕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上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余桂玲.中醫護理對80例肛腸病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0):109-110.
[2]陳巖,崔霞.肛腸病術后眩暈的原因分析及中醫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35):185.
[3]胡萍華,陳紫香,陳旭英,等.肛瘺掛線術后中藥熏洗護理的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24):172-174.
[4]郭毅,黃衛平,何之光.標準化病人在中醫肛腸病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2):69-70.
[5]林琳.醫用傷口護理膜用于肛腸病術后換藥的體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16):2080.
(收稿日期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