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富(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第四中學)
?
生物與環境教學如何更新教學理念
朱明富
(甘肅省隴南市文縣第四中學)
摘要:在生物與環境教學中,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并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才能保證生物與環境教學取得積極效果。結合當前生物與環境教學實際,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并做到立足生物與環境教學實際,全面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提高生物與環境教學效果,為生物與環境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提高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生物與環境教學;教學理念;實效性
生物與環境教學成效的提高,首要因素表現在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創新。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要求以及學生認知實際,審視回顧自身教學工作,實現教學成效的提升。為此,要想在生物與環境教學中實現教學理念的更新,就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明確,并全面改進導入方式,同時還要注重教學空間的拓展,保證生物與環境教學能夠獲得全新的教學理念的支持,為生物與環境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使生物與環境教學取得實效,滿足生物與環境教學的實際需要。
結合生物與環境教學實際,在教學開展中,明確的教學目標既是指導教學活動有序進行的關鍵,同時也是提高教學實效的重要措施,對生物與環境教學的開展有著重要意義。為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充分研究教學大綱,提出教學總體目標
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應對教學大綱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并根據教學大綱的總體要求,合理設定總體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滿足實際教學需要。
2.根據課堂教學需要,制訂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
在總體教學目標之下,還要根據教學需要對總體教學目標進行細化,其中制訂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是推動課堂教學有序進行的關鍵。
3.對教學目標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提高教學針對性
為了提高教學目標的指導性,在教學目標執行過程中,應對教學目標的執行效果進行評價,并根據評價效果對教學目標進行適當調整,提高教學針對性。
在生物與環境教學中,課堂導入是重要的教學手段。而課堂導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也成了關系到生物與環境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結合當前生物與環境教學需要,改進導入方式是創新教學理念的關鍵,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前后聯系導入
在生物與環境教學過程中,在課堂導入時,應對之前的教學內容進行回顧,做到復習原有內容的同時引入新的教學內容,提高導入的實效性。
2.根據課堂教學需要,聯系生活導入
考慮到生物與環境教學的特殊性,在課堂導入過程中,應對教學內容的特點有所把握,并做到聯系實際生活進行導入,提高課堂導入的整體效果。
3.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需要,提高導入的合理性
在課堂導入過程中,導入方式應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而確定,只有提高導入的合理性,才能發揮課堂導入的作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生物與環境教學理念創新過程中,注重教學空間的拓展十分重要。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開展生物興趣小組活動
教師可以將學有余力或是對生物學習具有強烈欲望的學生組織起來開展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促進學生的差異性發展。
2.舉行知識技能競賽活動
在一段教學內容結束之后,教師要結合學校整體工作安排,相機進行一些知識競賽或是實驗技能操作競賽等,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營造濃厚的教學競爭氛圍。
3.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
生物與環境教學內容具有廣闊的實踐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些實踐的機會,培養實踐運用能力。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意義,只有積極更新教學理念,并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教學,才能保證生物與環境教學取得積極效果。結合當前生物與環境教學實際,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具有良好的指導作用,只有認識到這一點,并做到立足生物與環境教學實際,全面更新教學理念,才能提高生物與環境教學效果,為此,要想在生物與環境教學中實現教學理念的更新,就要對教學目標進行進一步明確,并全面改進導入方式,同時還要注重教學空間的拓展,保證生物與環境教學能夠獲得全新的教學理念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史國民,龔大潔.生物與環境教學整合初探[J].中小學電教:下,2014(08).
[2]伏正.關于在生物與環境教學中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嘗試[J].教師,2014(22).
[3]李艷杰.生物與環境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青春歲月,2014 (16).
[4]喬青祝.淺議生物與環境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4(06).
[5]張飛洲.如何使學生在生物與環境教學中善于提問[J].教師,2014(21).
[6]趙憲章.淺談生物與環境教學如何更新教學理念[J].教育教學論壇,2014(07).
·編輯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