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德水(福建省泉州就南中學)
?
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
林德水
(福建省泉州就南中學)
摘要:校園文化是一種教育文化,給學生一種精神力量的感悟。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以其導向性、超前性、示范性來促進整個社會文化的進步。從校園文化的內涵,德育與校園文化的關系,和諧校園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三個方面探討了校園文化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
關鍵詞:校園文化;德育;作用;關系
2015年5月,教育局舉辦了以《我理想中的校園文化》為主題的中小學校長論壇,12月1日又舉辦了以《校園環境文化建設規劃》為主題的中小學校長論壇,通過學習與交流,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校園文化建設對德育教育乃至學校的教育教學有著重大的引領作用。我們也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確立了學校的核心文化:“勵志文化”,學校的核心理念:“α磨淬勵,激揚遠志”。現就學習與交流淺談一下校園文化建設在學校德育中的作用。
校園文化是開放的、立體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包括環境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四個層次。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靈魂,在學校發展過程中,形成帶有學校特色的價值體系、思維方式、道德規范、思想觀念和心理氛圍等,被校園全體成員認同和遵循,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感染著每一個校園人的信仰、情感、意志及行為;校園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是文化精神在學校管理中的體現,以校園制度為依托,反映校園人追求理念的文化,規范著校園人的行為和作風;校園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最直觀的部分,是學校的教學設施、生活設施等實物形態表現出來的精神文化內容的積淀,校園的布局、建筑風格、自然生態環境等都凝聚了文化因素,它可通過教育者的組織和利用對受教育者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養性怡情、陶冶情操的積極作用,好的校園環境文化的呈現,可以使勵志文化有更好的承載,可以使校園文化建設得到更好的詮釋;校園行為文化是學校生活中人們最直接感受的校園文化形態,通過師生的活動表現出來,例如,校園人的日常言行、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消費方式等,反映人們的價值觀念與文化氛圍。校園內各種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和諧的校園文化是培育全面發展人才的保證,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促進學校德育教育健康發展。
校園文化與學校德育具有同一性和互補性,德育和校園文化的目的都在于育人。健康、積極的校園文化是實現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生活在校園的每個人在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都受到校園文化的感染。健康有益、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德育工作提供了平臺,是教育師生的有效方法,成為學校德育的重要渠道。優美的校園環境能使廣大師生精神振奮、心情舒暢,激發師生的熱情和創造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高雅氣質和開朗性格的形成;規范的制度文化維護了學校的正常秩序,促進學生文明舉止、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校園精神文化與德育相互促進,良好的德育教育促進校園精神文化的健康發展。校園精神文化振奮師生的精神,激發師生的追求,凝聚師生的意志,校園精神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德育教育,教育思想、校風學風、道德規范都屬于德育范疇,各種各樣文體活動構成了校園精神文化的一道風景,提高師生的人文精神和思想修養,充實了校園精神文化。校園制度文化的貫徹離不開德育的保證,構建科學民主的學校管理制度文化,規范師生的行為,凝聚力量,統一思想,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制度管理和道德建設相互補充,發揮制度的強制作用和思想道德的引導力量,將制度的遵守轉化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德育是傳播意識形態的重要途徑,和諧校園文化具有對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作用。網絡等多種信息渠道,加速了文化傳播的速度。低俗的社會思潮影響著學生的精神世界,各種非理性的文化進入校園,所以應加強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德育途徑,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1.和諧的校園文化引導師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人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的因素,人的精神風貌最直接地展示了校園文化。和諧的校園文化能夠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引導師生形成團結和諧、理解支持的和睦關系,形成強大合力。新的教育理念認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在這一教育方針指導下,校園文化要形成有價值的氛圍,指引師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激發師生的工作熱情和學習興趣,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提高師生的自身修養,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幫助師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校園文化具有較強的引導性,校園的文化氣息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個校園人。校園文化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和自己完整的體系,引導校園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促進尊師愛生,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的形成。教師要理解學生、研究學生、相信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培養學生的興趣,關心教育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和諧的校園氛圍促進教師與學生形成平等的人際關系。教師既是教育者又是引導者,應加強與學生的接觸,多與學生溝通和交流,理解與尊重學生個性,激發情感共鳴,師生彼此信任,相互關愛。
2.積極的校園文化促進師生高尚人格的塑造
人格的形成與所處的環境有密切的關系,校園人人格的發展與學校所形成的校園文化密不可分,校園文化在特定的學校中形成,不同學校的校園文化不同,校園文化在校園環境中形成和發展。師生處在校園文化氛圍中,必然要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和感染,每個校園人心中都會留下校園文化的痕跡,影響著師生人格的發展。積極的校園文化促進師生高尚人格的塑造,促使他們形成健康的人格,為社會的發展前進貢獻自己的力量。和諧校園文化能提高教師和學生的素質,推動教師文化素質的提升,加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感,形成良好的師德規范,為人師表,嚴謹治學、教書育人,健康的校園文化引導教師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以身立教,自覺地規范自身的言行,以優良的品質感染學生,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品質,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自強不息的品質,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意志,幫助學生形成高雅的審美情趣。
3.健康的校園文化榜樣示范師生的行為
校園文化對師生的思想和行為具有滲透性,校園文化不是規范師生的思想行為,而是把好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滲透到師生的身心之中,校園文化具有榜樣示范作用,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英雄人物,模范典型,常常是人們學習的楷模,每個學校有每個學校的榜樣示范,優秀教師、三好學生、學習標兵等,都是校園文化的榜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師生,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良好的校園文化對學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構建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和德育具有教育的統一性和互補性。德育本身就是一種文化教育,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德育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德育能夠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校園文化中隱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讓校園文化形成濃郁的德育的文化氣息,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激勵學生不斷求學的精神,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的感染,豐富學生的情感,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
總之,校園文化是一種教育文化,給學生一種精神力量的感悟,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滲透于學校生活的各個方面。校園文化的建設與學校的德育教育密切相關,校園文化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形成積極、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發揮校園文化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確的人生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錢同舟.校園文化:大學德育的重要途徑[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
[2]管永建.談校園文化建設的德育功能[J].教育與職業,2007(21).
[3]洪曉萍.校園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7(02).
·編輯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