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賓
(大連金州區中長街道幼兒園 116100)
要讓活動區材料與設置真正發揮作用
王 賓
(大連金州區中長街道幼兒園 116100)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是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觀察、操作、試驗的機會,支持、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地進行探索。我們以區域活動為手段,通過這些材料來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幼兒活動區是具有幼兒年齡特點的,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活動去主動地練習、鞏固原由的知識并獲得知識經驗;以提供合適的活動區域和多樣化材料,使幼兒自主地發展自己的場所。在區域活動的探索中,我認為應該:
我們在活動區的設置上,往往是人家有什么活動區,我也應該有這樣的活動區。人家有什么材料,我也準備什么材料,好象活動區角越多,材料越豐富;就越能體現活動區的優越性。其實,這樣,不僅浪費了教師的大量的時間來準備資料,而且有的活動區并不能吸引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區域活動,甚至有的活動區域的創設只是一種擺放,經常出現沒有人玩的現象。
首先,作為教師應放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參加區域活動,多觀察了解幼兒區域活動的情況,了解孩子們喜歡玩什么,不喜歡玩什么,并逐漸把集體活動內容融入到區域活動中,使他們在區域同伴之間共同學習、共同操作、共同探索,從而得到發展,得到提高。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引導孩子主動參與各區、角中的活動。
另外教師也應開動腦筋,采取多種形式,真正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讓各區域都“活”起來。教師要在對本班幼兒的培養目標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
如:大班某階段數學區的主要目標是學習10以內加減法,就可投放一些式題板、釣魚形式的數字分合板、算盤等材料;大班教師還可以結合目標和他們的年齡特點開設新聞區角,引導幼兒充分利用班級的主題板,在這個區角中,可以展示園內、區內、市內、省內、國內甚至國際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這里的材料可以讓小朋友在家中從報刊雜志上剪下來新聞,也可以小朋友自己動手畫、寫新聞,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開設這一區角,目的是為了培養幼兒從小學會關心身邊的事、身邊的人。
區角活動的一大特點。就是材料投放應有目的性。區角活動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并不是指一個目標只能與一種材料對應。一般,某一個目標可以通過若干材料的共同作用來實現,一種材料也能夠為達成多項目標服務,如可以同時激發興趣、體驗情感和提高某一能力等等。因此,教師要積極地與材料互動,充分挖掘材料在不同區角內的多種教育作用,進一步提高材料投放的目的性。
新《綱要》和《指南》的精神就是使幼兒主動、活潑地學習,強調的是幼兒在學習與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只有這樣幼兒的內部潛能和個人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在區域活動中,教師不能硬性地要求幼兒按照條條框框去做,使幼兒只是被動地接受,完全失去了自我。而應充分尊重、信任幼兒,以此喚起幼兒的主體意識,讓他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參與活動,尋找樂趣,獲得發展。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幼兒是在與材料的“對話”中獲得發展的。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材料是否有意義、具有操作性與幼兒能否主動參與活動有很大影響。提供有趣的能激發幼兒興趣的材料,能使幼兒不由自主地產生“我要玩一玩”的想法,拿著自己十分想要玩的東西擺弄起來。幼兒在操作、擺弄材料的過程中,動手動腦,不斷想出對材料的新玩法,把所有的感官都投入到活動中,仔細觀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可以鞏固幼兒活動的興趣,發展他們的智力 。
首先,教師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教學計劃,分月、分周擬定區域活動目標。
其次,制定的目標要適度、具體,以免因目標過高使幼兒失去信心.或因目標過低而壓抑幼兒創造力的發展等。
材料的投放千萬不能一刀切,應該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提供不同層次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直觀到形象、從易到難的要求,分解出若干個能夠與幼兒的認知發展相吻合的、可能的操作層次,使材料“細化”。并在幼兒活動時,給予他們必要的提示和引導,使幼兒在選擇材料,進行操作擺弄時,能夠按自己的能力,選擇適宜自己的材料,用自己的方法,較快地進入探索,向目標邁進。如同樣的大班美工角,同一折線內容,有意投入兩類范例供幼兒選擇,一類是立體范例,一類是平面范例,不同層次的幼兒就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去選擇。
所謂豐富性,可以認為首先是教師為幼兒提供的選擇材料的多樣性。活動區域的材料缺少經常性的變化是不能吸引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活動材料單一,不豐富,滿足不了幼兒的需要,引發不起孩子去想、去操作,從而阻礙了區域活動的深入開展。
其次是指在數量上能夠滿足班級幼兒自由選擇不同和相同材料的需要。有些材料千篇一律的投放,忽視了幼兒的年齡特點,無難易差異。因此,應根據不同區角的不同教育功能和我們所分解的不同的材料層次,投放不同的材料,使材料與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的實際水平匹配,切實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另外,豐富性還體現在材料數量比較充足,能夠滿足幼兒自由選擇的需要,能夠讓幼兒在操作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添加和改變等方面。幼兒好模仿,他們有時會因為同伴操作材料的新奇有趣,而產生對該材料的操作欲望、這是就需要有一定數量的材料可供幼兒活動使用,以保證幼兒的操作活動順利進行下去。
幼兒的主體意識、活動興趣被激發起來后,教師要積極投入到不同的活動中,細心觀察幼兒的活動情況,隨時提醒與指導,對表現較好的幼兒及時提出表揚,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進而促進幼兒愉快主動的活動。當孩子們真正進入了角色后,教師也可以與孩子們無拘無束地同玩、同樂。孩子們也真正體會到我是活動的主人。充分體驗到區域活動的樂趣,這樣才能使幼兒在區域活動中得到全面發展。
在區域活動中,我們還努力尋求讓幼兒自己來學習。雖然幼兒掌握知識的歷程的緩慢的,但教師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不追求知識掌握的多少,而追求學習方法的獲得,因為學習方法是獲取知識的手段,這會讓幼兒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