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夢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黃瑯中學 四川涼山 616556)
淺談初中數學興趣教學
夏 夢
(四川省涼山州雷波縣黃瑯中學 四川涼山 616556)
數學教學離不開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素質教育與數學學科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教學過程,并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初中生的心理狀態來說,他們的學習活動最容易從興趣出發,最容易被興趣所左右,他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都與興趣緊密相連。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最好激發是激起學生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動機。
初中數學 興趣教學
初中數學對于中學生的思維發展和邏輯推算等能力培養十分關鍵,一方面通過小學階段的學習,初中生已經基本掌握了數據運算的能力。另一方面,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和高中數學的銜接,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就從初中數學的興趣教學入手,簡要淺析一下初中數學的教學方法等問題。[1]
目前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大多數教師一直沿用傳統復雜的教學方法,經常“填鴨式”硬塞給學生一些特殊的解題方法,特別在初中數學總復習期間,為片面提高數學成績,教師幾乎將自己所知道的解題方法全部傳授給學生.由于這些解題方法大部分是教師多年教學形成的解題方法,學生多憑自己的記憶將其記住,長時間下來,導致學生誤認為數學學習就是套公式、記例題,遇見稍有變化的習題,則無從下手.且有些解題方法是教師在多年教學中總結的結論,無法用學生目前所掌握的知識去驗證,僅僅靠死記硬背將其記住.久而久之,那些不擅長記憶的學生就會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導致學習成績一落千丈,甚至會出現偏科、厭學等現象.因此,及時總結出數學傳統教學中的弊端,努力尋找正確的數學教學方法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教育負責。
初中數學作為基礎教育學科,具有知識的系統性、推理的嚴密性、方法的靈活性、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在教學論中,對“教學”的一般定義為“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教與學的關系是教學相長,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之一,因此要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必須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作為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注重采用師生互動的數學教學模式,改變以往完全由教師控制的課堂教學。教師要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學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一課中,可提出下列問題:“在△ABC和△A′B′C′中,∠A=∠B′=80°,∠B=60°,∠A′=40°,△ABC與△A′B′C′是否相似?”由此可以通過聯系“三角形內角之和為180°”來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會使學生茅塞頓開,學習興趣大增,從而引發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求知欲。[2]
1.設計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案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特點設計教學方案,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學生對任何事情的好奇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讓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激發。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針對重難點問題設計一些有趣的提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課堂上產生學習興趣,收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到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提出疑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讓學生對身高和兩臂平伸的長度進行對比,判斷自己的手臂長和身高的比,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疑問中產生好奇心,產生求知欲,產生學習這一內容的興趣,更好地掌握這一節的內容。同時在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學生好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讓學生在競爭中學習,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學生進行誘導、鼓舞,盡可能地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使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得到提高。
2.重視課堂所提問題的趣味性
學生在課堂環境中,因為比較正式所以容易緊張。有趣味性的問題能讓學生輕松的融入到課堂環境中,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思考,加大了解決數學問題的可能性。初中數學知識章節中,涉及到的方程組計算是整個初中階段所占比重不小的知識模塊。教師應該在講課中,以趣味性語言向學生發問。比如,讓班里的學生分別扮演店員和買家,店員向買家介紹物品的信息,并告訴買家該物品的現價為240元,這一物品在原成本的基礎上曾經上調過40%,又在目前的基礎上進行八折銷售。這個時候老師發問,如果設原價為X,那么根據已知條件,請計算出原價是多少。學生在老師設置的課堂情境中,能夠融入其中。老師的發問方式也比較有趣,不同于往日提問那么生硬。老師的趣味性發問調動了課堂的氣氛,學生愿意參與其中,并積極解答老師的發問。
3.合理利用多媒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理利用多媒體,利用動畫模擬、PPT、影像資料等,從多種感官角度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想象力,感官的刺激還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也可以從聲音等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感知和領悟。
4.組成興趣小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初中數學的主體是學生,通過組成興趣小組等形式,可以利用學生之間的競爭心理等,達到挖掘學生興趣的目的。教師在教授初中數學過程中,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興趣小組的討論,增加一些生活的實踐,從而增強興趣小組的凝聚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綜上所述,對如何用好新教材,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其方法、措施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不相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的研究和探討,真正能勝任新教材的教學改革。[3]
[1]王愛菊.對初中數學興趣教學的探討[J].動動畫世界,2015(15):73.
[2]鄭麗萍.對初中數學興趣教學的探討[J].祖國:建設版,2014(7):474.
[3]袁艷.探討“興趣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