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英(吉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
如何在英語語言表達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
翟天英
(吉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
構建“以生為本”的英語課堂,在課堂活動中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是課改的要求,也是確保課程價值最大化,促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保障。但是在實際的英語表達能力培養的過程中,我們常采取的一種方式就是讓學生“背”,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形成語感,然后在應用中脫口而出,可事實并不是如此,很多學生筆試可以取得優異成績,但卻不能“使用”英語,這就是我們應試教育下的悲哀。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呢?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呢?在筆者看來,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活動的開展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交流的能力。
演講活動可以說是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鍛煉學生心理素質,凸顯學生主體性的有效活動之一。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時間問題、能力問題等不愿意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活動,再加上很多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差,總認為演講活動就是要對某篇文章或者是自己寫的作文進行背誦,導致演講活動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所以,在課改下,我們要重新認識演講活動在英語教學中開展的重要性,要有意識地給學生搭建演講的平臺來引導學生進行表達,進而在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的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比如:在各種節日來臨之際,組織學生以主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演講,比如:母親節來臨之際,組織學生以“My mother”為題進行演講;在植樹節時,組織學生以“Everybody Can Help The Environment”為題進行演講。或者是組織學生對某些現象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比如:“The Advantages of Restoring Traditional Festival”等話題進行演講,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而且對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要充分發揮演講活動的價值,以確保學生在自主參與演講活動中鍛煉表達能力。
“聽懂”“交流”可以說是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但是,我們國家的英語教學一直表現出來的現象就是“中國人聽不懂,外國人不明白”,很顯然,我們的英語教學并沒有實現其最基本的價值。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也為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互相交流中提高表達能力,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學生自排表演活動,讓學生進行當場對話表演,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
比如:在授課的時候,我們可以隨意選擇一部熱門電視劇中的片段引導學生用英語來進行對話表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或者是給學生創造一個情景,如:在圖書館遇到之后的交流等等。這樣的表演活動的排練對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英語電影的觀看是培養學生語感、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所以,在實際教學時,我們要改變看電影是“不務正業”的想法,給學生介紹一些好的電影,引導學生在聽、看的過程中糾正自己的發音,并隨著演員的臺詞而去練習,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而且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活動的開展也對學生終身學習意識的形成做好鋪墊工作,最終使學生在提高自己表達能力的同時,英語素養也得到提升。
總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并借助多種活動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進而使學生在交流和表達中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也為學生綜合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并為學生社會競爭能力的提高做出相應的貢獻。
參考文獻:
李海肖.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J].讀寫算:教研版,2014(19).
·編輯尹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