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芳(江蘇省金湖中等專業學校)
?
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歡樂帶給學生
陳芳
(江蘇省金湖中等專業學校)
摘要: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對啟發、激勵學生的進取心、創造力,戰勝困難,提高學習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探討了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鼓勵,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成績,獲得英語教學的成功。
關鍵詞:師生關系;尺度;課堂氛圍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英語教師,一直面臨這樣的境況:絕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學習熱情不高;很多學生說英語太難了,然后紛紛選擇放棄;課堂上不是睡倒一片,就是故意搗蛋,與老師為敵就成了他們的“課堂樂趣”。長此下去,就形成惡性循環,出現老師與學生都“怕上課”現象。到底怎樣才能讓學生愿學、樂學,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呢?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堅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歡樂帶給學生”的原則,想方設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到應有的知識。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品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從而從根本上改變學英語的態度。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本人努力從以下幾點來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中國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師道尊嚴,即在教育與教學中學生無原則地服從教師的權威,而教師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被動地學習,失去學習的興趣與熱情。這樣的課堂氣氛顯得緊張,學生不愿意開口說英語,久而久之,有的學生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毫無學習興趣可言。相反,如果老師放下架子,給學生營造一個敢說、敢想、敢做的空間,學生才會多說、多寫、多做,才能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用微笑的表情面對學生,期待的眼神鼓勵學生,溫和的語言激勵學生,飽滿的熱情去感染學生,從而與學生建立坦誠、平等的朋友式師生關系。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我贏得了學生的信任、尊敬和親近,同時也適應了學生的心理特點,發揮了學生潛在的主體作用,保證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職業學校的學生,由于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并不理想,他們普遍缺乏自信心,學習動力不足,極易產生畏難情緒。當一個學生在學習上遭到挫折時,教師的鼓勵就像是春天的細雨,滋潤他們的心田,幫助他們重建學習的信心,勇敢面對學習上的挫折。但是我的鼓勵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據學生性格差異因材施教。在教學中,我注重無論是口頭鼓勵還是肢體語言的鼓勵,都要把握合理的尺度,以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差異性和自身學習中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該怎樣把握好鼓勵的尺度呢?
在教學中,我盡量多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鼓勵。對于那些自暴自棄的學生,我不苛求和指責,而是通過暗示、表揚等給予更多的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取得的進步,以增強其自信心。而對于學習成績較好甚至有點自負的學生,我設法幫助他們看到學習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促使他們取得更大的進步。對學生進行積極的、正確的鼓勵,讓學生的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創設愉快、和諧且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堂氛圍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學生的學習動機十分重要。在教學中,我努力創設一種使學生感到安全的、寬松的,有利于學生愿意用英語交流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敢于開口說英語,不怕出現語言錯誤,樂于參與學習。為此,我放棄照本宣科的機械教學模式,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設置場景,改編教材、活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英語教學交際化、場景化、生活化、趣味化。并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課堂氛圍下學習,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
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些學生積極性很差,厭學情緒很濃,即使很簡單的問題他們也懶于思考。對于這樣的學生,我認為只有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才能重拾學習的信心,擁有克服學習困難的勇氣。上課時,我經常把一些簡單的問題留給這些學生,當其他學生躍躍欲試時,我耐心地啟發,鼓勵他們回答出問題,使其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個別學生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很大,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更不應放棄,應具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急不躁,只要學生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進步,就是他的成功,就應該鼓勵,從而激發和培養他們的學習動機。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精通專業知識,更要以一顆平和的心對待每一位學生,以賞識的目光關注他們,以親和的言語鼓勵他們,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產生學習的巨大動力,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我相信,只要師生共同努力,不斷學習,與時俱進,職高英語教學以及職高學生的英語學習將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6.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