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勛
藝術發展是人類精神進步的源泉與動力,也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方面。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聲樂表演理論研究逐步深入,與國外交流日益緊密,不僅打開了我國聲樂發展的新道路,而且為我國聲樂表演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
隨著我國藝術教育的不斷發展,聲樂表演課程已經在各大高校紛紛開設,聲樂研究領域的眾多研究者也在為聲樂表演理論的完善與實踐的創新而不斷努力??梢哉f,聲樂表演理論的完善及相應專業課程的開設是我國藝術學科教育發展進步的表現,也是我國藝術學研究領域創新實踐的成果,更是我國眾多研究學者辛勤奮斗的智慧結晶。
過去很多聲樂表演研究者十分注重“點”的突破,就聲樂表演中的某一問題進行深入闡述,而忽略了聲樂表演理論的各派融合創新,也忽略了很多優秀的實踐成果,最終形成的學術成果雖然思想深刻,但是內容較為單一,難以吸引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更無法指導聲樂表演教學實踐的有效開展,最終對教學活動所起到的指導效果有限。但是,由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聲樂教研室編著、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聲樂表演基礎教程》卻打破了以往研究的局限,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進一步對聲樂表演理論及實踐規律進行了總結提升,尤其對于教師的教學活動及學生的學習實踐活動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梢哉f,該書是聲樂表演課程教學的經典之作,體現了我國當前聲樂表演專業的教學規律和學術發展的新動態。該書作為中央戲劇學院聲樂表演課程的專業教材,其中凝結了眾多研究者的智慧與汗水,更有中央戲劇學院教師幾十年所積淀的優秀教學經驗,是新時期藝術教育發展的最新成果。
從具體研究內容來看,《聲樂表演基礎教程》主要反映了表演、導演、戲劇文學、舞臺美術、影視藝術和藝術管理等幾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教會學生了解聲樂表演的原理,而且還通過大量的實例來指導學生進行表演實踐。另外,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很多專業名詞都經過了科學化處理,不僅深入淺出,而且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及表演實踐活動的展開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在本書第一章中,作者首先對聲樂的生理基礎進行了系統闡述,對歌唱的發聲器官、聲音與嗓音的產生及歌唱的正確姿勢等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目的是為了使學習者能夠了解聲樂表演的一些基本原理和專業名詞,從而便于后續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的闡述解析。在第一章篇末,作者還對歌唱發聲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進行了詳細闡述,目的是為了提醒學生找對歌唱方法,摸準歌唱規律的重要性。從此部分內容的闡述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作者治學的嚴謹態度,而且也體會到了作者的人本主義教學理念。
在第二章至第四章的闡述中,作者又對聲樂的心理基礎、語言基礎及表演基礎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解析。作者不僅從生理的角度指導聲樂表演學習者如何正確發聲、正確表演,而且還從心理的角度引導學生通過技巧調節的方式來使自己在聲樂表演之前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例如,在第三章“聲樂的語言基礎”中,作者并不是僅僅就歌唱的技巧問題展開討論,而是從最基礎的歌唱知識及語言知識的闡述(如對音素、音節的介紹,對母音和子音的區分等等)入手,都體現出了作者嚴謹的教學與科研態度。這種研究方式的好處就在于使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省卻了很多麻煩。例如,很多學習者基礎知識不牢固,通過此書,就可以查找以往學過的基礎理論知識,以便更好地開展今后的學習實踐。從本書的內容結構來看,前四章基本上已經將聲樂表演的理論知識闡述完畢,因此在第五章中,作者又精心選取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聲樂教學曲目來輔助學習者對聲樂表演課程的理解。這是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具體體現。
總而言之,《聲樂表演基礎教程》讓我們看到了我國聲樂藝術發展的希望,是我國聲樂表演領域理論研究及實踐經驗總結的智慧結晶,對我國聲樂表演教學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雖然我國當前由于具體國情及經濟文化發展局限的影響,聲樂表演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還存在著很多的不足,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在我國聲樂表演研究經驗的繼承基礎上加強與國外聲樂表演研究活動的合作交流,就一定會引領我國的聲樂表演藝術發展及教育實踐活動走向一條特色之路。
(作者系陜西商洛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