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紅
摘要:在整個美術創作過程中,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因素都在或隱或顯的、交互的發生著作用。因此、對美術創作中心理活動的考察、有助于我們更加了解美術創作的實質。本文從美術創作中的情感活動、心理因素、顯意識和潛意識方面來進行論證說明在創作藝術作品中是一定會融入藝術家的內心情感的,而且這種藝術規律會一直延續下去。
關鍵詞:美術創作;潛意識;心理活動
一幅精美的藝術作品往往會令欣賞者驚嘆不已。作者純熟的創作技巧、引人的作品內容、豐富美妙的色彩、作品的主題等無不打動著觀眾。然而,要真正了解一件藝術品,我們不得不了解作者,了解他創作的心理動機和思維活動。
從認識論的角度看,美術創作是一種認識活動。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則是一種心理活動。在整個美術創作過程中,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因素都在或隱或顯的、交互的發生著作用。因此、對美術創作中心理活動的考察、有助于我們更加了解美術創作的實質。
一、美術創作中的情感活動
情感的積累是美術創作的前提,積極的情感活動是美術創作的一個顯著特點。所謂情感,是指人們的喜、怒、哀、樂等心理特征。它反映著人對外部世界觀察的主觀態度。在整個審美的認識活動和審美創造活動中、始終充滿著濃厚的情感因素。情感特征是審美的一個顯著特征、也是包括美術在內的一切文學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征之一。沒有情感、也就沒有藝術。在藝術中、情感是同形象聯系在一起的。在美術創作的全過程中,創作者始終充滿著藝術情感,沒有情感的藝術就像一張蒼白的紙。
美術作品之所以能打動人,在于其包含著、凝聚著、燃燒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而藝術情感是創作者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的一種情感體驗,所以,只有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對生活認識深刻的美術家才會在美術創造中產生真摯的情感,才會有夜不能寐的創作激情,才會有美術作品中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
古今中外的藝術家,都非常重視情感的作用。清代畫家孔衍栻說:“不論大小幅,以情造景,頃刻可成”。列夫·托爾斯泰認為,一個人在自己心里喚起曾經一度體驗過的情感,并且在喚起這種情感之后,用動作、線條、色彩以及藝術語言所表達的形象來傳達這種情感,使別人也能體驗到這種情感,這就是藝術活動。狄德羅曾說:“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華調都無法打動人心。”
那么,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他們的情感是怎樣得到激發,怎樣達到物我交流的呢?這就涉及到心理學內容。因為在實際的藝術創作中,無意識或潛意識也參與了創作過程,可見意識控制下的創作和無意識控制下的創作具有明顯的啟發關系。
二、美術創作中的心理活動
藝術家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心理動機是藝術創作的起點,它在整個藝術創作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藝術創作的動機分為藝術創作潛動機和藝術創作顯動機。潛動機是藝術家創作活動中某種無意識的驅動力量,潛動機具有強大的推動力,它像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藝術家進行創作,卻又不易被藝術家所發覺。而藝術創作的顯動機,是藝術家在生活中因各種事件、物象的積累和觸發,而發生的心理波動,會直接引發情感,產生的直接心理驅動力。
藝術家在進行創作時,往往會先產生一些意象,這些意象推動著藝術家進行創作。例如,清代大畫家鄭板橋寫過這樣一段話:“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集·題畫》。我們不妨把這段話分析一下,眼中之竹“可理解為先于主體的、自在狀態下的客觀世界(自然物象),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生機勃勃的自然世界觸發了藝術家的創作欲望、于是、不覺胸中勃勃、遂有畫意”。
“眼中之竹”變而為“胸中之竹”(畫家心象)。“眼中之竹”(自然物象)到“胸中之竹”(畫家意象),這是客觀意象如何在藝術家的審美感知作用下,進入藝術家作品的第一個過程。畫家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其實是情和景的內在統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首先情感萌動,進行藝術體驗,既要把“眼中之竹”內化為“胸中之竹”。感知、情感、想象、理性等心理因素相互滲透綜合起作用。其中,情感因素是核心,從感知開始就伴隨著情感,理性因素也融化在情感之中,想象更是以情感為動力,而且,美的創造離不開想象,因而,在美術作品的創作中,心理因素與作品能否成功有著密切的關系。情感素起著重要作用。
三、美術創作中的潛意識和顯意識
藝術家的創作過程就是在潛意識和顯意識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例如,達利作品中的許多視覺符號如螞蟻、面包、軟表等。螞蟻通常是緊張、焦慮、衰老的象征,暗示著達利潛意識里的恐懼、不安和性焦慮。螞蟻頻繁地出現在達利的繪畫和雕塑作品中,如達利1993年的作品《夢》描述在黑暗中螞蟻爬滿閉著雙眼的女人的嘴,畫面可以說沒有美感,螞蟻成了制造恐懼和壓抑的工具。柔軟的鐘表,是達利最廣為人知的題材。他著名的油畫《記憶的永恒》以及雕塑《時間的貴族氣息》、《時間馬鞍》、《時間的輪廓》等都出現了鐘表。這些創作均與其童年的記憶及潛意識有關。
因此,在整個美術創作過程中,一系列復雜的心理因素都在或隱或現地交織著起作用。對美術創作活動中心理活動的考察,有利于我們進一步了解美術創作的實質。從潛意識到顯意識的轉化再到相互滲透結合,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以及再回到創作前的相輔相成的復雜心理過程,更有助于我們在藝術創作中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的為作品創作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