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泉
摘要: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提出和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旅游業不斷蓬勃發展,旅游英語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語言形式。本文主要從兩部分行文:第一部分,介紹旅游英語在翻譯過程中存在的文化差異;第二部分提出處理旅游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的策略和方式,以強化跨文化交際力度,合理解決不同類型的旅游英語翻譯問題。
關鍵詞:旅游英語;文化差異;處理方式
中國是擁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豐富的歷史文化也鑄就了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每個國家在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上存在一定差異,這不僅需要翻譯界的工作人員了解各國、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同時也需要其擁有跨文化交際意識,能夠準確的傳遞文化信息,切實處理旅游英語翻譯中存在的文化差異,將中國文化帶出國門,勇于吸收外國先進文化,提升我國的核心競爭力。
一、旅游英語翻譯中存在的文化差異
中西方國家在文化背景、社會發展進程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存在差異,這則導致兩種文化在語言形式和語言習慣上存在一定差異。漢英兩種語言在旅游英語翻譯中的差異主要表現在思維形式、價值觀念及語言表達形式上的差異,具體如下。
首先,漢英語言在思維形式上的差異。中國人在言談、舉止上更偏向于含蓄、感性,在言語中的表現則為潛臺詞,潛臺詞的表達更傾向于那時那刻心境和情緒的表達。而西方人更偏向于理性、科學,體現在言語上則表現為客觀、嚴謹。而在旅游英語的翻譯中,中國人習慣增加自身對景點或景物的理解,例如,長城翻譯為“The Great Wall”,故宮翻譯成“The Forbidden City”,陜西秦始皇兵馬俑翻譯為“Terra Cotta Warriors”,這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了民族信仰。
其次,在價值觀念上的差異。中國人習慣于用優美、華麗的辭藻、排比句、凝練的語句對景點進行表述。而西方人更傾向于直觀、簡單的表達方式,因此,西方人更加注重對地理環境和旅游景點服務設施的傳播。此種差異,直接導致在旅游英語翻譯中,西方人難以理解中國人的翻譯方式。
最后,對于初次接觸旅游英語翻譯的工作人員,其對英語翻譯的認知停留在翻譯表面上,認為英語翻譯出的旅游景點,缺乏必要的內涵和文化特殊性,平淡乏味。而西方人則認為此種直觀的翻譯方式可直觀、具體的表達旅游景點的實際情況,更具有文化魅力。因此,針對旅游翻譯初學者而言,要懂得應用多種形式的表達展現中國旅游景點的文化魅力,讓外國人更好的認識到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和美感。
二、處理旅游英語翻譯中存在文化差異的方式
(一)翻譯歷史文化及人名旅游景點
在景點翻譯中,包括兩種翻譯形式,一是使用漢語拼音進行音譯,二是考慮譯文的跨文化意識。使用漢語拼音進行景點翻譯,可讓外國游客讀懂景點,例如,安徽黃山譯為“Mount Huang of Amhui”,長江三峽譯為“the Three Gorges on the Yangtze River”。此外,在旅游景點的翻譯過程中,還應注意表現譯文的跨文化交際意識,達到跨文化交際的需求。若只是用漢語拼音對景點名稱進行簡單翻譯,外國游客或許可以用漢語說出景點名稱,但難以真正理解其中存在的內涵和意義,甚至會導致游客產生負面、消極聯想。
通常情況下,山、河、湖、園、海等名稱的翻譯,均與英語中的翻譯一致,也可與漢語拼音相同的方式呈現。混合式的翻譯方法被越來越多的學者接受,此種翻譯方法不僅可以加深外國游客對中國文化的理解,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性特征和文化內涵。另一方面,通過完整且全面的方式,還可讓中國的地理環境信息在世界內廣泛傳播,增近中國與世界間的距離。例如,仙女峰譯為“Fairy Peak”,女媧泉譯為“Nv Wa Spring”。中國神話故事中有愚公移山,若愚公移山譯為“the foolish man”,其中foolish含有一定的貶義。但我們在翻譯過程中要注意宣傳愚公矢志不渝、敢于堅持的精神,因此,要譯為“Yu gong-the silly old man”,這樣的翻譯不僅避免歧義,同時也起到生動形象、易于理解的作用。
(二)翻譯歷史文化詞匯旅游景點
由于中西方文化在文化背景和文化內涵中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在進行旅游翻譯中,難免需要對歷史人物、朝代官品等特定的具有中國文化特征的景點進行翻譯。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并不僅僅包括文化背景和社會差異本身,更重要的是譯者的態度和價值觀念。例如,在對一些有文化典故的地點進行翻譯時,不僅需要翻譯典故的字面意思,更需要表達其中的內在含義,讓國外游客真正了解典故所代表的文化意義和內涵。
(三)翻譯地域文化詞匯旅游景點
地域文化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且其發展在特定的自然環境和地域環境中。由于地域文化和地域環境的條件的融合,再加上當地區域的文化烙印,從而形成一種特殊文化。針對某一特定文化現象和文化內涵,不同的民族在翻譯中選擇不同的方式。以方位表達為例,古人習慣以東方為左,以西為右,而在英文表達中,東南、西南表達為southeast、southwest,常將南放在東、西方位前。
三、結語
綜上所述,翻譯在旅游英語中具有較強的文化傳遞性和操作性,其本身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性質。在翻譯過程中,不僅需要實現語言形式的等值翻譯原則,還需要切實考慮具體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語言表達習慣,從不等值的方面實現文化間、語言間的翻譯。在進行旅游英語翻譯時,不僅要超越語言本身的障礙,更要超越文化間的障礙,處理旅游英語翻譯間存在的文化差異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德軍.旅游英語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處理方式[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9(02):120-123
[2]馬麗群.淺析英語文學中文化翻譯差異處理的技巧[J].作家,2013(09X):165-166
[3]王嚴超.旅游英語錯誤分析——以河南省安陽市為例[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S1):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