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厚霞
摘要:在全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旅游行業已經成為規模最大、發展勢頭最強的產業之一。在這中間存在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對旅游資料的翻譯,對于旅游景觀相關信息是否能傳達準確,這就關系到能否將中西方文化差異盡可能的減小。所以,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異對旅游英語翻譯修辭進行研究探討,找出解決方法,希望可以為日后全世界更加好的了解中國來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旅游英語;修辭
我國地域遼闊,風景優美,擁有無數的旅游資源,可是對于大部分外國人并不了解。對于我國旅游資源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媒體的報道上。這就造成國外友人只是片面的對長城、故宮等著名旅游景點有小部分了解。而近幾年來,由于我國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也就相應的發行出版了一些導游手冊。雖然其中對景點介紹相對詳細,但是翻譯的準確性不高,導游口頭翻譯也是一塌糊涂,對于此類問題解決刻不容緩。
一、在旅游英語中的翻譯修辭
為了將旅游英語說的更加有趣,譯者在翻譯的同時會融入一些修辭手法,這就能給游客帶來深刻印象的同時,也將景區的特色表現的更加鮮明,更加生動。
可是在英語或者漢語的修辭運用上,思維方式是決定整體句子表達方式的重要因素。在漢語中,通常對句子整體的和諧性相對重視,就會利用夸張、比喻、排比之類的修辭手法,讓句子看起來更加規整、有內涵有氣勢。而英語不同,其講究的是句子的層次和簡潔。
對比喻手法進行利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讓游客引發無窮的想象力,讓游客更加向往。比如:In the palace of Pagoda Forest,the Jade bamboo shoots stand like spears.此宣傳語就是宜昌龍泉洞形容玉筍峰的語句,將峰比做了槍矛,生動形象。
在旅游資料中,多多利用四字詞語就能簡答明確的將旅游景點介紹給游客,也能讓外國游客更加了解中國的文化。例如,在翻譯旅游地名時,應該按照國家的要求,利用漢語拼音翻譯,可是這樣會造成旅游景點特色發展不利。所以,對四字詞語的景點命名加以利用,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就比如,西湖十景“三潭印月”。在官方的翻譯是“The Pools Mirroring Moon ”在漢語中“潭”和英語“pool”意思相同,“mirroring”就把三潭印月的詩情畫意表現出來,可以讓外國的游客產生無限的向往之情和想象。
在排比句式中,結構特點就是重復,這既可以在英語中使用也可以在漢語中使用。排比句式結構均勻,連貫性也強,這樣看起來句子也很有美感,比如We a re strong.We are free.We are Alberta.這樣的排比句就很容易激發人們的感情,增加了節奏感。
在我國的旅游行業中,旅游英語翻譯是扮演了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在單調無聊的英語翻譯中有效的融入適當的修辭方法,不僅可以讓外國友人在旅行中有一個深刻的印象,還為旅游業的服務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
二、旅游英語翻譯中的中西方差異分析
歷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環境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方的差異。我國人民接受的教育是集體主義教育。相反的西方,個體與個性是最重要的存在。這也是導致差異的重要原因。在中國浪漫詩意的比喻,西方人不感興趣。這就會造成旅游英語翻譯的困難。所以在旅游英語的翻譯中,要做到符合西方文化的審美,讓外國游客可以對我國的美景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一)在文化空缺方面的差異
想要對我國所獨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進行翻譯,一般就是直譯。這就造成春節被翻譯成“Spring Festival”這樣就不能將節日里的文化信息反映出來,會導致外國游客對節日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譯者翻譯節日名稱時,盡量將文化中的差異性變成共同性。要根據具體的風俗習慣、社會環境以及宗教信仰來進行翻譯,對語言的準確性提高。
(二)在思維模式上的差異
在中西方的文化差異中,思維模式也是很關鍵的部分,我國人通常相對含蓄,而西方人就會相對奔放和直接。中國人對自然與人的統一和諧相當看重。例如,同看一幅畫,中國人習慣先將內容進行描述,再進行內涵和想象力的無限發散,但是西方人卻更加理性的對情感進行表達,注重連貫性和客觀性。
還有就是,中國人對事物進行描述時,喜歡從大到小,但是西方人就會喜歡從小到大,比如他們想說中國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北京的時候,就會講:“ Beij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city in China.”從中就可以看出思維上存在的差異。
(三)在審美觀念上存在差異
中西方因為諸多條件的影響,在審美上也存在很大差距。這就會造成一種我國人民很喜歡但是西方人不感興趣的現象。就比如我們漢語中經常會使用的修辭,在我們看來這樣可以增加美感和浪漫氣息,而西方人就會覺得冗雜羅嗦。“行 云伴流水,悠然入佳境 ”這種描述,在西方游客看來只是平靜的美景。而中國人已經能夠開始“天人合一”了。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世界旅游業的發展為我國豐富的旅游資源提供了強大的商機,也讓我國聞名世界的風景名勝更具有發展的潛力和強大的吸引力。在這其中,對于旅游英語的翻譯就肩負著我國旅游業更好發展的使命這就需要從中西方文化差異中的修辭手法入手,將西方思維 融入到翻譯當中,合理利用翻譯策略以及技巧,爭取在譯文中和不同國家的游客產生共鳴,為我國旅游文化的發展帶來新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屠玉蓉.旅游英語翻譯中的修辭和中西方文化差異[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02-103.
[2]沈琳琳.傳統服飾文化在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的策略選擇與翻譯原則[J].職教通訊,2015(21):27-29.
[3]鞠喆.探討旅游英語翻譯中文化差異因素及相應翻譯原則[J].神州旬刊,2013(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