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天
摘要:雜技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歷經千年仍然在大眾視野當中出現,充分體現出藝術的流傳性,而且在不斷改進過程當中,體現出藝術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本文從雜技的賞析角度來分析近些年來我國雜技的進步和發展。同時,立足于實際分析制約我國雜技發展的原因,從而為更近一步的提升雜技的繼承和發展作出一定的思考和認識,旨在更好的保護我國的國粹藝術文化,同時更好的促進我國雜技的發展。
關鍵詞:雜技;賞析;制約;繼承;發展
伴隨著國家深化文化體制的改革,弘揚民族文化,保留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思潮的開展,雜技這一項民間藝術也逐步得到重視。在文化藝術流傳過程當中,雜技是勞動人民探索和智慧的結晶。中國的雜技近些年來不斷登上國際舞臺,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對于滿足社會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振興我國的雜技事業對于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增強國家的軟實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關于我國現代雜技的發展和賞析
伴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觀眾的藝術欣賞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我國現代雜技的發展和賞析是相互伴隨著發展的。當下,我國的現代雜技賞析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把控:
(一)借鑒西方舞臺效果突出現代雜技
在現代的雜技發展當中,由于觀眾審美情趣的提升,對于雜技的欣賞也更加的多樣化。我國現代的雜技吸取西方舞臺藝術,借助燈光、舞美、服裝、道具等各種因素,將雜技的舞臺藝術打造得絢爛與奪目。這樣,不僅可以使得雜技的舞臺效果在背景的承托下更加的精彩,也可以為觀眾提供一場盛大的視聽體驗。因此,對于當代我國雜技的鑒賞,在傳統表演元素當中,可以積極吸取國外的成功案例,通過取其精華來進一步促進我國雜技的發展和進步。
(二)保留我國雜技技巧特色
在我國的雜技表演當中,動作巧妙、花樣繁多,而且難度系數較高,因此吸引著較多的觀眾。在現代的雜技賞析和發展過程當中,仍然注重我國雜技特色的發揚。在舞臺當中,雖然采取西方國家的舞臺布景風格,但是在表演過程當中仍然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的震撼。我國的雜技技巧特色被充分保留的同時,也在舞臺之上不斷的完善,通過同其他姊妹民間藝術、舞蹈等相互滲透,不斷的創新著我國的雜技發展。在賞析我國的雜技表演當中,我們可以充分感受到雜技表演的與時俱進,同時他們在保留傳統文化的過程當中,借助時代發展的產物,將我國的特色雜技藝術發揚光大。從而使得我國的雜技這一項古老的民間文化藝術在社會實踐當中不斷的繼承發展著。
二、我國雜技的繼承與發展的原則
我國的雜技在繼承和發展過程當中,要想使得我國的雜技表演能夠源遠流長,就必須要堅持一定的發展原則,在保留中國自身特點的同時,積極的面向社會,走向世界,在積極創新思想的引導之下,將它自身的文化滲透力的作用發揮出來。
(一)保留中國傳統特色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發展當中,雜技由于它流傳千年,深深植根于我們的民族傳統文化當中。因此,要想保證它能夠長久發展下去,就必須樹立自己的風格。在國際舞臺之上,西方國家的雜技類表演雖然更加注重舞臺效果的打造,但是過分華麗外景往往會使得內在的表演更加空洞。因此,我們國家的雜技藝術要想得到繼承和長久發展,就必須要在保留傳統文化特色的基礎之上將其發揚光大,這樣才能保證中國的雜技在舞臺之上可以獨樹一幟,從而更加長久的發展下去。
(二)打造世界水準
伴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同世界各國的聯系日益緊密,傳統文化也在不斷的走向世界。雜技表演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順應世界發展潮流,以世界水準來要求自己,通過資源整合,使得我國的傳統藝術事業能夠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自身的文化價值。對于我國的雜技單位,國家要進行一系列的培訓,從而使得他們在專業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的同時,對于自主知識產權、國際法等擁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概念。這樣可以保證中國雜技院團在國際舞臺之上,除了擁有一流的表演技能之外,還要維護中國雜技在海外的合法權益,從而使得雜技表演在國外的發展可以更加順暢。
(三)樹立創新理念
中國雜技藝術的發展起源于對于傳統文化的繼承,但是在雜技藝術發展過程當中,并非只是單純的注重傳統文化的練習和滲透。同樣要注重雜技表演藝術的創新,千篇一律的表演再精彩都無法長期的吸引觀眾的眼球。因此,在雜技表演過程當中國,要想長遠的發展下去,必須要樹立創新理念,同時,也可以結合科技創新,通過運用數字技術、聲光電等現代先進科學技術,豐富藝術表現手段,增強藝術感染力,增強觀眾的傳統欣賞手法。藝術之間就是相互融合和繼承發展的過程,因此,也要鼓勵不同藝術品種的相互借鑒,在借鑒中實現新的突破,努力做到創作構思精巧、藝術精湛、意蘊精深、制作精美,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雜技品牌節目、品牌劇目、品牌團體和企業。
(四)秉持健康發展
在雜技表演當中,需要秉持健康發展的理念,這里的健康發展擁有兩個范疇,分別是 從表演內容的健康和從雜技市場的健康兩者來分析的
1.表演內容健康向上
雜技作為文化藝術而影響公眾的審美情趣,因此,在雜技表演當中,作品必須是積極向上的,這樣才可以讓觀眾在這場視覺盛宴當中,不斷的陶冶自身的情操。我們要堅決抵制那些暴利、色情的內容,讓每場演出都能夠發揮自身的價值,這樣不僅是對于雜技藝術發展的尊重,也是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良好傳承。
2.雜技市場健康守法
中國雜技藝術要加強演出市場的監管,規范市場秩序,杜絕含有傷害性、低俗化、低齡化的表演以及缺乏安全保險措施的雜技表演。同時,還要加強對雜技作品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積極鼓勵原創,打擊雜技領域的侵權行為,確保中國雜技事業的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月琴.亞非歐雜技藝術的大聚會[J].友聲,2010(06):34-35
[2]馮雙白,丁志強.難能可貴——第一屆中國雜技藝術節觀后[J].雜技與魔術,2011(06):61-62
[3]陳娜.雜技藝術各有千秋[J].藝海,2013(03):57-59
[4]蘇兆云.淺談雜技藝術中的“難”與“美”[J].華夏星火,2014(0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