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炎昭
人們從事任何活動都是既需要知識,又需要能力的。人們將大腦機能與某種活動相適應,并能順利完成某種活動的心理狀態稱為能力。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指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能力屬于個人的心理狀態或心理特征,它與人的先天因素、后天環境、教育等因素有關。
一、中專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意義
中專數學教育是基礎,學生在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必須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由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要求中專學生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技能越來越多,在學校里不可能完全掌握他們今后工作所必須的知識、技能。所以,發展能力、培養能力不僅對提高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效率是必須的,對于學生將來適應工作需要和進一步的發展更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不能只注意知識的傳授,還必須把發展能力、培養能力作為教師的重要任務,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還必須教會學生如何取得知識的本領,使學生終身受益。
二、中專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能力
(一)結合實際應用,激發興趣和求知欲
數學是思維的科學,獨立思考是什么也無法代替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要激發興趣,就要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以直觀引發想象,使學生能夠直接參與創造數學的活動,并感到自己有事情做,感受到自己能行,增強自信心,培養他們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創造性學習的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不僅讓學生容易理解數學中的概念,而且還可讓學生知道自然現象、社會現象是密不可分的。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1.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友愛的關系
中專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學生認知信息的交流,更是學生情感信息的交流。學生的情感十分豐富,如熱愛、美感、羨慕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創造性教學的動機。在教學過程中,學校領導要從管制監督教師向為教師服務轉軌;教師則由師道尊嚴、以教師為中心向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轉軌。教師要摒棄滿堂灌的教學習慣,利用學生熱愛、美感、羨慕等真摯情感,建立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平等民主的師生間和諧友愛的關系。
2.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見解
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提出不同的意見,從而培養學生勇于探索、敢于創造的獨創精神,引導學生自主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為認知的主體。數學教學是提示數學思維過程的活動,教師要充分展示思維過程,使數學教學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教師要創設學習情境,提出不同問題讓學生參考討論,同時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和見解,互相爭論、互相啟迪,這樣將有利于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3.保證學生有思考的時間
在中專數學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知識已不是教學的唯一目標,更為重要的是讓學生得到獲取新知識的方法。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參與的時間和權利,并養成學生獨立判斷、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不斷更新自己知識的進取性傾向。數學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指導、學習風格指導、學習策略指導。
(三)改進教學方法是培養能力的關鍵
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揮依賴于教師的教學方法。中專數學的起點低,內容跨度大,知識點密集,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教學方向,這反映了中專數學寬而廣、粗而淺的知識結構與特征。在.數學教學中,要熟練掌握幾百個公式及公式的使用技巧,提高學生公式使用、計算能力和運算速度。中專數學并不注重數學體系的完整性,而是追求它的實用性,數學教學應該在完成數學思維訓練,在培養數學素質的基礎上完成使用數學工具能力的培養,解題方法在方法體系中處于重要位置,為使學生具備較好的解題能力,使數學真正體現“服務”功能。中專數學具有課時少、重實用的特點,這就決定了它必須壓縮理論授課時間,在短期內完成初等數學的教學,完成初等數學工具的使用,教師應明確中專數學的特點、目的和基本要求,科學地“處理”教材,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對知識進行高度而淺顯的概括。
(四)提高教師的知識與業務水平,是培養能力的重要條件
培養學生能力是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與嚴格示范下進行的,教師所掌握的知識要比教材精深、廣博得多,才能深刻理解教材中每一部分的意義、地位和在進一步學習中的作用,才能正確處理教材,使學生學到活的知識,教師有了一桶水,才能給學生注滿一杯精選的活水,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斷地更新、充實、擴大自己的知識范圍,具有較高的素質,具有較強的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具備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的基本條件。
(五)注重思想方法訓練,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歸納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可進行歸納思維訓練的內容很多,要經常指導學生對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或解題步驟以及各章節的知識結構進行歸納總結。在中專數學教學中,類比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猜測另一些屬性的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維方法。直覺思維是一種不運用推理過程而直接了解事物的行為或能力的一種思維方式。多年來,人們一貫重視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重視直覺思維的訓練,積極激發數學活動中的創造發明。
(六)創設精巧的教學結構,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教學應努力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即實踐)”的基本過程,根據學生的認識特點和知識水平,使學生認識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一系列活動,逐步發展應用意識,培養實踐能力。為此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專題研究和開放性問題方面的內容,加強這方面內容的安排的密度與強度。
三、結語
總之,中專數學必須立足學生、教材和教師三者的實際,大力開展課程體系建設,優化數學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適應新形勢下中專教學的要求,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