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帆
摘要:合唱chorus,指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種類。要求多個聲部的高度統(tǒng)一和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xiàn)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
關鍵詞:中老年;合唱團;聲音訓練
近年來,大家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文化生活的不斷豐富,合唱這種藝術形式受到了很多中老年朋友的青睞,涌現(xiàn)出一大批老年合唱團體,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我作為一個中老年團隊的指揮,在訓練合唱的同時,不斷總結訓練經驗,特別是針對中老年合唱聲音的訓練,獲得水平提升后也不斷反思。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中老年合唱的聲音訓練加以探討。
一、善于抓住中老年人合唱訓練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想訓練好中老年合唱團,了解老年合唱團是訓練的前提。中老年合唱團的訓練優(yōu)勢還是很多的。中老年人生活閱歷豐富,感情充沛,認真積極,時間充裕,能夠全身心的去投入到合唱當中。有相當一部份中老年朋友把合唱作為了一種晚年的事業(yè),以充實自己的生活。抓住這種優(yōu)勢,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中老年人熱情高、認真、時間充裕的特點,加強聲部訓練的強度。發(fā)揮聲部長的特殊作用,多練習、多模仿、多傾聽,相信勤是能補拙的。
二、選曲是對指揮和聲樂指導的重點考量,選曲一定要配合團隊聲音訓練的難度
但由于生理上的自然原因,聲帶逐漸老化,聲帶閉合性慢慢變差。因此聲音的音色會沙啞,暗淡無光,音域也會受到很大的局限。隨著中老年人們體力的下降,中氣也會不足,氣息的保持性也會偏弱。聲帶的彈性也弱于年輕人,在唱一些快速的歌曲時,往往表現(xiàn)得力不從心,越唱越慢,越唱越弱。所以,了解了中老年合唱團的劣勢,作為科學訓練的前提,選曲是對指揮和聲樂指導的重點考量。要綜合團員的愛好、聲音技巧、音域等多方面因素,揚長避短。多選取充滿抒情意味的、起伏坡度合適的,避免超快速、大跳偏多、音程復雜的曲目。選取合適的曲目,當排練得以成功時,將更大激發(fā)中老年人的積極性,帶出更好的團隊。
三、中老年團隊發(fā)聲訓練常見的幾個問題反思
(一)女團員不會用假聲
中老年合唱團的女團員初進團時,常常只是愛好就進來了,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過聲樂。聲音很雜,特別是女聲,不是用“大本嗓”歌唱,就是模仿某某歌手的聲音,夾著嗓子捏著唱,個性很強,所以音色很難和諧。高音唱不上去,唱什么曲子都要降調,但降了調以后低聲部又低不下去,經常產生這一的矛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女聲就應該學會用假聲來歌唱。
假聲發(fā)聲時,聲帶邊緣震動,聲門有一條縫隙。隨著聲音的提高,聲帶的縫隙變短,震動的范圍變小,由于震動范圍變小,可提高頻率,發(fā)出很高的聲音,這就是用假聲能唱出的高音原因。中老年合唱團的女聲,學會用假聲歌唱,再用合適的呼吸方法,打開喉嚨、提高聲音位置等發(fā)聲方法,這樣唱出來的聲音就圓潤悅耳,合唱聲音就容易達到統(tǒng)一和諧的效果。
(二)女團員發(fā)出的假聲尖細而無力,難以獲得共鳴,顯得音量和厚度不夠
這是由于發(fā)假聲的肌肉能力差,氣息支持不好,沒有發(fā)揮整體共鳴而出現(xiàn)的情況。在學習假聲歌唱時要找兩個支持點:一個是呼吸的支持點,一個是上部共鳴的支持點。我在教學的時候常常對團員說,就是“上有天,下有地”。上面注意共鳴點和字頭的掛住,下面注意氣息的合理支撐。上下兩個部位的積極行動,使氣息形成氣柱,通過不斷的練習,發(fā)假聲的肌肉慢慢增強,音量就會逐漸增大。中老年人由于腹部肌肉群松弛和聲帶老化的原因,剛開始練習不容易得到圓潤有音量的聲音。隨著不斷練習,會慢慢好轉。
(三)聲帶有嘶嘶的漏氣聲。這是由于聲帶閉合不緊,造成聲門縫隙過大所致
可用練習yi、yu等字和跳音的方法來逐漸增強聲帶的拉力。在a母音前加聲母K唱Ka可起到拉緊聲帶的作用,發(fā)聲不要太重、太響,以避免回到大本嗓的發(fā)聲狀態(tài)上去。
(四)男聲訓練過程中要避免“喊唱”
中老年男團員一般都喜歡唱激情澎湃的歌曲,特別是男高音。但是合唱團里的男高音往往不是旋律聲部,而是要“鎮(zhèn)壓”的內聲部,男高音聲部是混聲合唱的內聲部,音色轉換方面,有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在聲音訓練中,指揮或者聲樂指導要有意識地訓練男聲,唱有控制的聲音。要求聲音細膩、統(tǒng)一,可強可弱。多訓練半聲演唱,壓制興致來了就喊出來的習慣。男高音的半聲與假聲訓練不太困難,方法和女聲相似,就是要注意高位置,才能發(fā)出悅耳的音色,半聲常用軟起聲,有點氣聲的感覺。
(五)男聲半聲訓練的關鍵性
由于男聲用真聲發(fā)音,女聲用假聲,音量差別比較大。聲部間的和弦音量的均衡上,男聲部常常會把唱主旋律的女高音“蓋”掉,因此訓練男高音聲部學會唱出高位置的、柔美的、近似女聲的半聲(在中聲區(qū))和假聲(在高聲區(qū))是發(fā)聲練習中為達到聲部音色統(tǒng)一靠攏、音量均衡、協(xié)調而必不可少的一個訓練環(huán)節(jié)。
四、結語
中老年人熱愛合唱,合唱聲音訓練的目的在于充分發(fā)揮人的發(fā)聲器官的功能,以獲得各個聲部最美的音色和最需要的音域,能強能弱的音量以及表達作品各種感情的演唱技巧。因此發(fā)聲訓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訓練,但也是較復雜的訓練,因為人體的很多器官在內部,看不見、摸不著,所以發(fā)聲訓練主要依靠老師的正確指導。面對熱愛合唱的中老年人,常常覺得研究科學的合適他們的聲音訓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于一個大部分隊員沒有經過專業(yè)學習的合唱團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中老年人因為年齡關系,聲帶老化、中氣不足,導致歌唱能力下降,音色較差,更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多方面的基礎聲音訓練。因為合唱團個人的歌唱能力直接影響到他所在聲部的演唱能力,而聲部的演唱能力又影響到整個團的演唱的水平(包括音色、音域、音量、音準等等)。因此對團員進行長期的,有計劃、有步驟、有耐心的聲音訓練,是提高中老年合唱團演唱能力和水平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我的這篇訓練反思,能為更多的中老年合唱愛好者提供學習上的幫助,為我今后的合唱訓練和指揮,總結更多的經驗,也獲得更多的幫助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