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摘要:科技創新是高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職尤為重要。文章通過分析高職院校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總結不足之處,探索培養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方法和對策,并對其效果作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素質教育;科技創新
人類因創新而進步,社會因創新而發展,在這個系統過程中,創新精神起著關鍵作用。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國際競爭力和國際地位最重要的決定因素。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培養目標是具有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直接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步伐。本文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和對策,對加快教育改革、促進創新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1.高職院校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現狀
1.1學生參與率不高,創新意識淡薄
筆者所在的高職學院,自2005年招生以來,僅參加過一次科技創新競賽,學生參與率不高,參加人數僅占總數的15%,取得的成績也不理想。學院對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工作不夠重視,投入甚微。學生對科技創新活動了解不多,相關知識平臺也不完善,想參與活動卻無從下手,學生積極性不高,缺乏科技創新意識,參與的科技創新活動也較少,不能真正理解科技創新的內涵,無法形成科技創新氛圍。
1.2學生科技創新缺教師的指導
學生在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時,缺乏有經驗的專業教師指導,沒有科技創新知識的傳遞,創新理念也比較落后,科技創意簡單,作品質量也比較差,在全國及省級技能競賽中很難成功。高職院校的科技創新理念較本科院校發展較晚,大多數高職院校均未建立科技創新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構,這使得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處于混亂狀態,得不到制度的保障,科技創新成果流失嚴重。此外,學校對指導教師的培養力度不夠,應當增加教師學習培訓的機會,使教師接觸前沿技術和理念,更好地指導學生競賽,做出高水平的作品。
1.3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缺乏資金和物質支持
科技創新需要相應的財力投入,否則只能是紙上談兵。高職院校對科技創新活動投入的資金微乎其微,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科技創新活動缺乏資金和物質的問題。學生沒有收入來源,不能對科技創新進行大規模的資金和設備投入,而科技創新又必須有資金和物資的保障才能進行,很多有創意的科技創新項目因得不到資金支持無法開展或半途而廢。
1.4科技創新作品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加上學生自身知識層次及實踐動手能力不夠,高職院校學生科技創新的理念不夠先進,科技創新的作品質量不高。有些科技創新項目或成果,只是換湯不換藥地稍微改進,并無明顯的創新點。有些科技創新成果,制作相對粗糙,而不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失去了創新的真正意義。
2.提高高職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對策
2.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應積極探索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規律,圍繞創新這個中心任務,積極創造良好的硬件條件,發揮學校和專業的自身優勢,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挖掘學生的創造個性,是提高學生創新意識的關鍵。學校要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一套完善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和共享資源的科技創新知識網絡平臺,了解當前科技創新的前沿動向,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校應廣泛開展課外科技創新活動,開展各項專業的技能競賽、創新性試驗等,同時,進行科技創新作品的評比,在參與競賽、科技試驗和作品制作的過程中,學生發揮自身特長,實現自己的科技創意,并提高參與科技活動的積極性。
2.2培養學生團隊創新合作精神
團隊合作是團隊的成員為了實現團隊的整體目標和利益,協同分工,相互協作,共同努力的意愿。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學生往往存在個人主義傾向,如何改進自己的處事方式,耐心聽取他人意見,正確分工,在合作中發揮個人的優勢,團隊合作變得尤為重要。通過指導教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相互磨合,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角色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團隊能夠在合作中更為有效地完成每一項任務,團隊內部經驗共享,相互學習,從而提升整體的實力,培養學生團隊創新合作精神。
2.3加強高素質指導教師隊伍的建設
指導教師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發揮著主導作用。指導教師可以在創新思路、研究方向、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給予指導和幫助。在科技創新遇到困難時,指導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樹立自信心,同時提供技術、技能支持,培養學生解決困難的能力。
加快建設一支富有創新教育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為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學校應對敢于犧牲奉獻個人時間、能夠耐心指導學生、創新意識強的專業老師進行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教育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等,還要進行師德、師風教育。教師要正確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并解決問題,不斷創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給學生的發展提供無限空間,促進科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
2.4依托科技競賽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及專業特點,圍繞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挑戰杯技能大賽、BIM建模大賽、創新性試驗等開展科技創新活動。不斷改善實訓室、實訓基地的軟硬件條件,組建開放實訓室,安排綜合創新性試驗,提高學生的自我鉆研能力。根據競賽活動的時間和特點,制訂每年度的工作計劃和活動進程,提前半年開始組織報名,初步培訓,從中選拔出優秀人才,組建參賽隊伍,進行賽前集中培訓,最終制作出參賽作品。在參與競賽的整個環節中,教師要認真指導,逐漸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科技創新的方法和途徑。
3.建立科研培訓體系
建立完善的科研培訓體系,組織高效率的科研培訓團隊,明確訓練項目,有計劃地組織訓練。在指導教師的引導下,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其一,培養組織、策劃能力,安排工作的時間、內容、效果等;其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啟發學生的思維空間、獨立思考的能力,激發創新的靈感;其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訓練過程中,要用到各種儀器設備、材料等,有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讓同學們親自動手,在實際操作中逐一解決,鍛煉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4.結語
21世紀是科技突飛猛進、全面創新發展的時代。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對加強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的作用,對職業教育和學生個人發展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高職院校必須堅持創新理念,在組織、管理、機制、平臺上給予最大的支持和幫助,不斷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我國科教興國戰略貢獻應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