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寶華 李莉 周秀春
CIN Ⅱ~Ⅲ患者經LEEP術治療的隨訪分析
阮寶華 李莉 周秀春
目的對經宮頸電環錐切術(LEEP)治療的宮頸上皮內瘤變(CIN)Ⅱ~Ⅲ患者進行隨訪,探討LEEP術的臨床價值。方法行LEEP手術治療的118例CINⅡ~Ⅲ患者,按照手術方式分為A組(58例,小錐切手術)和B組(60例,大錐切手術),進行3年的隨訪。比較隨訪結果。結果B組錐切深度大于A組、復發率和自然受孕率均小于A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錐切寬度和不良妊娠率顯著大于A組(P<0.01或P<0.05)。結論LEEP手術治療Ⅱ~Ⅲ期CIN患者具有較好的腫瘤切除效果,其對受孕的影響小,大錐切會在部分程度上影響妊娠結局,但臨床上要以解除疾病為第一原則選擇合適的錐切范圍,不可強行追求小錐切。
宮頸上皮內瘤變; Ⅱ~Ⅲ期;宮頸電環錐切術;隨訪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惡性腫瘤疾病,CIN雖然不一定發展成為宮頸癌,但卻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重要特征[1]。LEEP是治療CIN的常見方式,為了探討LEEP手術對CIN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長期影響,本文對CINⅡ~Ⅲ患者進行3年的隨訪分析,以探討LEEP手術的臨床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0年5月~2013年2月在本院接受LEEP手術治療的CINⅡ~Ⅲ患者,共118例。入選標準[2]:術前檢測顯示為高危型人類乳頭瘤病毒(HPV)陽性,存在鱗狀上皮內病變,病情分級經陰道鏡下活組織病理檢查證實,已婚未育,順利完成LEEP手術,聯系方式穩定,愿意接受隨訪。按照手術方式分為A組(58例)和B組(60例)。A組平均年齡(29.3±3.2)歲;CINⅡ39例,CINⅢ19例。B組平均年齡(29.4±3.1)歲;CINⅡ患者40例,CINⅢ患者20例。兩組患者年齡和CIN分期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組患者采用小錐切手術、B組患者采用大椎切手術。統計兩組錐切深度和錐切寬度,對所有患者均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從術后第3個月開始,術后第6個月隨訪第2次,此后每6個月隨訪1次,隨訪內容包括復發率、自然受孕率和不良妊娠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B組錐切深度大于A組、復發率和自然受孕率均小于A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錐切寬度和不良妊娠率顯著大于A組(P<0.01或P<0.05)。其中A組不良妊娠包括流產1例,宮頸性難產1例,胎膜早破1例。B組不良妊娠包括流產3例,宮頸性難產2例,胎膜早破2例,胎兒宮內窘迫2例,胎兒宮內感染1例。見表1。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n(%)]

表1 兩組觀察指標比較[±s,n(%)]
注:與A組比較,aP>0.05,bP<0.01,cP<0.05
組別 例數 錐切深度(cm) 錐切寬度(cm) 復發 自然受孕 不良妊娠A組B組t/χ2P58 60 2.13±0.45 2.26±0.49a1.500>0.05 1.54±0.32 1.81±0.41b4.273<0.01 4(6.9) 2(3.3)a0.776>0.05 56(96.6) 55(91.7)a1.029>0.05 3(5.2) 10(16.7)c3.975<0.05
基于CIN有可能進展為宮頸癌,因此一旦發現后,臨床上均建議盡早治療,目前主要是手術治療。物理療法(微波或激光治療)對患者的創傷最小,但由于能量波或光的穿透力度有限[3],因此主要應用于輕度患者。LEEP術具有較高的精準性和較為徹底的掃除效果,在中度患者中應用最廣。傳統外科手術可以最大程度的切除病變組織,但對患者的創傷最大[4],主要應用于重度患者。由于CIN的發病出現逐漸年輕化趨勢,對于Ⅱ~Ⅲ期患者來說,希望能夠達到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生育功能的最佳平衡[5],因此對采取LEEP手術的患者進行隨訪,以探討LEEP手術的臨床價值。
LEEP手術采用高頻電刀,通過電極尖端產生超高頻電波,在接觸身體的瞬間,電波能量作用于病灶,病灶組織本身產生阻抗,將電能轉化為熱量,從而達到迅速切割的目的。而且由于能量大,作用時間迅速,對鄰近組織傷害小,切口處的細胞可迅速失水而凝固,減少了術中出血,同時也減少了傳統手術對機體組織的牽拉和損傷[6]。小錐切主要是采用50 W的電環切除宮頸陰道部病變部分;大錐切是在小錐切的基礎上,繼續采用較小功率的電環切除部分頸管組織。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于錐切范圍,具體來說是錐切寬度[7]。傳統觀念認為,LEEP手術可導致嚴重的子宮頸狹窄,術后繼發感染上行蔓延,宮頸黏液的成分和物理性狀改變,導致宮頸機能不全,從而影響受孕,胎兒的發育以及分娩。
從隨訪結果來看,B組錐切深度大于A組、復發率和自然受孕率均小于A組,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錐切寬度和不良妊娠率均顯著大于A組(P<0.01或P<0.05)。總的來看,B組的治療效果更徹底,但是兩組的復發率均較低,自然受孕率均較高,提示小錐切和大錐切的治療效果大致相當,而且其對受孕并無明顯影響。但由于B組的錐切寬度更大,其雖然基本不影響受孕,但會降低妊娠結局,提示大錐切對宮頸功能的損傷是確實存在的。杜蓉等[8]從CIN分型進行隨訪,結果顯示采用LEEP手術治療的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患者術后復發率更高;于曉蘭等[9]從CIN分期進行隨訪,結果顯示采用LEEP手術治療的Ⅱ~Ⅲ期患者復發率,受孕率和妊娠結局均無顯著性差異。本次從LEEP手術的錐切范圍進行隨訪,結果顯示錐切范圍越大,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越明顯。
在生育功能和解除疾病之間,解除疾病是第一位的,LEEP手術大錐切雖然影響妊娠結局,但其主要是由于病情的嚴重性而必須選擇的手術方式,若為了降低對子宮的損傷而過于追求小錐切,那么其治療效果則得不到保證[10]。
綜上所述,LEEP手術治療Ⅱ~Ⅲ期CIN患者具有較好的腫瘤切除效果,其對受孕的影響小,大錐切會在部分程度上影響妊娠結局,但臨床上要以解除疾病為第一原則選擇合適的錐切范圍,不可強行追求小錐切。
[1]陳玉杰.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傳統冷刀錐切術治療上皮內瘤變臨床對比研究.河南外科雜志,2012,18(6):32-34.
[2]畢蕙,廉玉茹,李克敏.CINⅡ~Ⅲ患者治療后隨訪情況分析.實用婦產科雜志,2006,22(1):37-39.
[3]陽霞,錢德英,陳觀娣,等.不同LEEP術式對年輕CINⅡ~Ⅲ患者術后病變殘留/復發及妊娠結局的影響.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1816-1818.
[4]吳瑾,賈英,唐良萏.LEEP術后宮頸上皮內瘤變復發病因分析.激光雜志,2012,33(2):75-76.
[5]何素芬,金紹輝,唐良萏.LEEP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觀察.重慶醫學,2009,38(10):1235-1237.
[6]沈鏗.宮頸上皮內瘤變治療方法的選擇.中華醫學雜志,2006,86(5):291-292.
[7]朱輝玲.LEEP與CKC術治療CINⅢ級的臨床對比研究.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3,24(5):735-737.
[8]杜蓉,陳志芳,韓英,等.人乳頭瘤病毒分型檢測在不同年齡CINⅡ~Ⅲ患者LEEP治療后隨訪的臨床研究.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3):226-229.
[9]于曉蘭,李克敏,吳北生.258例宮頸上皮內瘤變的治療與隨訪.中國婦幼保健,2012,27(3):159-161.
[10]龐曉燕,張頤,徐彤.宮頸環形電切術和冷刀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的臨床對比研究.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5): 3841-38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063
2016-03-11]
529100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婦女兒童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