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晉紅
·衛生論壇·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部位輪換率中的應用
方晉紅
本科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部位輪換率為主題開展為期6個月的品管圈活動。經過建圈-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目標設定-對策擬定-對策實施-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改進等步驟,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部位的輪換率,而且提升了護士的整體素質,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有效的促進了透析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
品管圈;血液透析;內瘺穿刺部位;輪換率
品管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3年創建的,全稱品質管理圈[1]。是指在工作崗位上為解決問題,自發結合成一個小團體,團員間分工合作,應用品質工具進行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的關鍵性問題,以達到業績改善之目標[2]。本科于2014年5~11月針對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部位的輪換這一問題舉行了品管圈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方法介紹如下。深色小人代表血液凈化前的患者,體內充滿了毒素,淺圈代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護,淺色小人代表血液凈化后的患者,通過透析去除了毒素,重返社會。寓意2:淺色小人代表醫務人員,深色小人代表患者,淺圈代表醫患手拉手共同打造和諧的醫療環境,走向精彩人生。見圖1。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5~11月本科收治的60例透析患者開展品管圈活動。
1.2 方法
1.2.1 組建品管圈小組 ①2014年5月,血液凈化室12名護士自發組圈,其中主管護師3名,護理師4名,護士5名;本科學歷7名,大專5名,平均年齡28歲。圈長由1名高年資主管護理師擔任,輔導員由護士長擔任,并明確制定了輔導員、圈長、圈員的職責;②通過頭腦風暴法,確定圈名:“精華圈”,由來取自血液“凈化”室的諧音“精華”另外一層寓意,就是要打造一支護理的精華團隊;③選定團徽,寓意1:

圖1 團徽
1.2.2 選定主題 從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圈能力方面用表1的評分方法進行打分,累積總分最高者,當選為活動主題。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部位的輪換率見表1。

表1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部位的輪換率
1.2.3 選定理由 ①避免內瘺穿刺處滲血;②避免內瘺局部擴張隆起假性動脈瘤形成;③延長內瘺的使用時間;④減少患者再次造瘺造成的痛苦和經濟損失。
1.2.4 活動計劃擬定 用甘特圖擬定了(十大步驟)活動計劃,從主題選定、擬定計劃、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目標設定到對策擬定用30%時間完成,用40%時間完成對策實施,效果確認到改進檢討用30%時間。
1.2.5 現狀調查 通過自制調查記錄表,現場觀察、記錄、查閱資料,詢問200例血液透析患者,目前能夠規范輪換者占11%,輪換缺陷者占89%。
1.2.6 目標設定 品管方法的目標值設定公式[3]為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累計百分比×圈員能力) =11-(11×24%× 90%)=86%。
1.2.7 原因分析 圈員采用頭腦風暴法、護士打分、可控性分析,按照同類及重復合并的原則共找出6個需驗證的真因,包括:①護士專業知識缺乏;②穿刺護士人員變更快;③患者內瘺自我護理知識缺乏;④評估、規范穿刺程序不完善;⑤門診患者無法交接;⑥護士宣教不到位。然后通過驗證時間(具體到哪天)、驗證方法(調查、現場征詢和跟蹤檢查)、驗證人(具體到哪位圈員)、驗證項目、查檢人次、構成比、驗證結果7大塊進行真因與非真因的區分,按照80/20法則、>80%為真因,共找出3條真因需改善,包括:①護士和患者缺乏培訓;②內瘺穿刺輪換的教育流程不完善;③患者自我護理內瘺知識缺乏。
1.2.8 對策制定 各位圈員針對魚骨圖分析出的真因,再次運用頭腦風暴法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按照5W1H(問題、要因、負責人、地點、實施日期、對策)原則,圈員就每一評價項目依可行性、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進行對策制定,定出了具體的步驟、目標、日程和負責人。
1.2.9 對策實施 利用PDCA工具進行對策實施
1.2.9.1 護士培訓不到位問題的解決 P計劃:①對所有護士進行內瘺穿刺輪換知識的培訓;②進行現場示教。D實施:2014年6月6~9日上午在接診室對護士進行知識培訓,2014年7月8~10日在透析間現場示教。C檢查:2014年7月10~25日對護士進行理論,操作考核。A評價:通過實施發現護士對內瘺穿刺輪換知識掌握到位。
1.2.9.2 檢查護士在日常實際工作中內瘺穿刺情況 P計劃:對血液透析的患者進行內瘺輪換穿刺重要性及如何配合的培訓,進行現場示教。D實施:2014年7月4~6日下午在候診室對患者進行培訓,2014年7月8~10日在透析間現場示教。C檢查:2014年7月10~25日對患者進行提問、檢查。A評價:患者對內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理論知識大大提高。
1.2.9.3 內瘺穿刺輪換流程的設定 P計劃:制定內瘺穿刺輪換流程。D實施:2014年7月20~25日在接診室組織所有圈員討論制定內瘺穿刺輪換流程。C檢查:①2014年8月對護士進行有關內瘺穿刺輪換流程的理論考核;②檢查護士在日常工作中內瘺穿刺輪換流程的實際操作。A評價:通過實施發現護士對內瘺穿刺部位輪換流程掌握到位。
1.3 效果評價
1.3.1 通過查檢表、巴拉圖進行改善前和改善后對比得出:目標達成率=(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 (93%-11%)/(86%-11%)=109%。
1.3.2 內瘺穿刺輪換流程的標準化:①穿刺前評估:a.對營養狀況良好、穿刺點傷口能及時修復或個子矮、胳膊短的患者使用紐扣式穿刺;b.對有足夠血管穿刺長度的患者使用繩梯式穿刺;②內瘺穿刺輪換原則:a.選擇繩梯式穿刺法;b.由上到下進行穿刺,兩針之間距離≥1cm;c.穿刺5次為1個循環療程。
1.3.3 制定內瘺穿刺輪換的考核標準,無形成果:通過品管圈活動護士的團隊精神、溝通協調能力、責任感、榮譽感、個人表達能力、QC手法的運用、創造性思維均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過品管圈活動,血液透析患者內瘺穿刺輪換率由原來的11%提高到93%,升幅為109%。
自體動靜脈內瘺是血液透析患者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因此,保護好內瘺至關重要[4]。這次品管圈活動(建圈、主題選定、計劃擬定、現狀調查、原因分析、目標設定、對策擬定、對策實施、效果確認、標準化、檢討改進)不僅制定完善了內瘺穿刺輪換的標準化流程、內瘺穿刺輪換的考核標準,且避免了透析患者內瘺穿刺處滲血、延長了內瘺的使用時間,從而達到了保護內瘺血管的作用。同時也可看到品管圈的活動,充分發揮了每個圈員的創造性思維,促進了護士的腦力開發,增強了團隊精神意識,激發了工作積極性。在個人表達能力、溝通協調等綜合素質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臨床認為品管圈活動是提高護理質量管理的一種有效手段。
[1]章飛雪,于燕燕,徐枝樓,等.品管圈活動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礎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中華護理雜志,2013,4(2):127-130.
[2]邢文英.小組基礎教程.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0:4.
[3]張幸國.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5.
[4]劉玉瓊.持續質量改進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華夏醫學.2007,21(2):375-37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0.221
2016-03-04]
030800 山西省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血液凈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