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熱吉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嘎瑪鄉中心小學 西藏昌都 854000)
提高小學生學習藏語文興趣方法談
嘎瑪熱吉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嘎瑪鄉中心小學 西藏昌都 854000)
興趣是學生創造力、求知欲的原動力,而語文興趣的缺失,會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興趣能喚起學生對學習,對知識的愛,能喚起學生的自覺性。要使學生樂于學習,教師要努力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要把課上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生動有趣,因為良好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學習內在動力、智慧、潛能的充分發揮,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只有學生樂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藏語文 興趣 培養 閱讀 寫作
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藏語文教師只有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激發學生學習藏語文的興趣,學生才能由“苦學”變為“樂學”,才能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藏語文教學作為一門融于感情化、個性化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傳授知識,更應抓住學生心理特征激發好奇心、求知欲,抓住學生年齡特征培養興趣,從而激活學生潛在的想象力。
興趣有很強的指向性,可以在一堂課的開始設置導入環節。導入環節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是否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畢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本堂課的內容,可以先講一個時事,或講一個故事,或問一個問題,或顯示一張圖片,或者做一個演示…總之,抓住學生的心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的第一步就達到了。于漪老師說:“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實踐證明: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環節,運用恰當的方式去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良好的開端是一堂好課成功的關鍵,導入新課的詞語新穎,激起學生之情。興趣是學生探求知識、認識事物的推動力。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應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一開始就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課的開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調,第一個音定準了,就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上課也是如此,給學生一個懸念,學生帶著好奇心,把學生吸引住,讓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藏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認真傾聽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觀點,關心學生,主動和他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學生在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后,會對教師教學的學科感興趣,從而把對教師的喜歡轉化成對藏語文學科的喜歡。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學生在課堂上能和教師進行積極主動的交流,課堂氛圍處于平等和諧的狀態,學生在沒有壓力的學習過程中,思維能積極地運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更深入地探究知識,使他們的創新思維獲得發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拓展課外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語文學習。語文課外活動是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學生年齡小,但是小學階段是打基礎的時候,學習任務并不輕松,課堂時間有限,并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必須要積極開展語文課外活動,圍繞課文內容開展直觀的活動,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鼓勵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大膽發言,說出自己的觀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學習《烏鴉喝水》時,如果教師能在課下模擬烏鴉喝水的情景,讓學生有一個直觀感受,那么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更深刻、記憶更牢固。
當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有興趣、原有的情感與生活積累被調動被喚醒、身心處于最佳狀態時,學生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我們可以遵循以上客觀規律,投其所好,有意識地選擇教學策略,充分挑逗孩子們讀的意識,誘發閱讀的欲望。在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做到多傾聽孩子讀書,多表揚喜愛看書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讀、推薦好書。講故事活動是誘導學生讀書的有效方式。教師要給學生創設閱讀的空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閱讀也是如此。在一個具有濃厚書香味的環境中,學生的“讀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讀,我讀,自然他也會不由自主地加入這讀的行列。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習環境入手,如把教室環境布置得富有書香氣;建立班級圖書箱,及時更換其中的圖書;組建閱讀合作會,由興趣相投的三四人組成讀寫組、讀畫組或讀演組等一起進行閱讀活動。
在閱讀實踐中,以語感為核心的閱讀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時,不管你是否意識到,閱讀習慣也在逐步養成,好的或不好的。閱讀習慣是在一定情況下自動化地進行有關閱讀操作的行為傾向。教師要努力使學生的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校內,可以開展故事會、兒歌誦讀比賽等活動,可以在班內評比“閱讀大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課外,與家長取得聯系,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提倡親子閱讀。
運用激勵機制調動學生作文興趣 古人云:“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現代行為科學也認為一個人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勵,能力就有可能得到發展。在作文教學中,運用激勵的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寫作中去。創新方法,開拓題源,保持興趣興趣是做好任何一件事的不竭動力,教師只有積極開動腦筋,不斷創新寫作方法,開拓寫作題源,才能夠使學生興趣不斷提高、永不枯竭,讓學生從寫作中得到永久的樂趣。豐富多彩的素材是學生快樂作文的“催化劑”,更是激發作文興趣的物質源泉。而素材的積累最關鍵的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文化和語言的積累。提倡并引導學生充分讀書,獲得豐富的文化和語言積累,為快樂作文磨制生花妙筆。一是多讀多實踐,獲得積累。采用多種形式如選擇讀、欣賞讀等,激勵學生運用在課堂上學到的讀書方法,廣泛涉及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讀物,充分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總之,在藏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途徑是多種多樣,只要教師增強責任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積累教學資料,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原則,讓材料進課堂,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轉變觀念,大膽求索,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想學、樂學、愛學,讓藏語文課教學重新煥發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