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哇尖才
(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毛莊鄉中心寄校 青海玉樹 815299)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達哇尖才
(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毛莊鄉中心寄校 青海玉樹 815299)
創造性是一種不依據他人現成的描述而獨立地創造出關于某個新事物的心理過程。小學語文是一門蘊涵情趣、充滿歡樂,富有活力的基礎學科。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更能體現這一特點,教學中,我們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內容、不同形式課文,采取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多安排一些再造想象的練習,適當地進行一些創造性想象。
小學語文 培養學生 創造思維
小學生正處在由無意想象向有意想象過渡,由再造想象往創造想象發展的重要階段,所以是培養創造力的最好時機。在新課改的今天,教師們不應千篇一律,更不能模式化那種滿堂問、進行繁瑣的課文內容分析的教學非改不可。[1]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縱向探究,就是啟發他們在學習中或追根溯源,探究事物的起因,或沿著原先的思維方向進一步探求,深入事物的發展變化。這樣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他們的思維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向縱深發展。例如教《小小的船》,可以讓學生駕著“船兒”去想象太空的情況;又如《草地夜行》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我抬起頭來,透過無邊的風雨,透過無邊的黑暗,仿佛看見了一條光明大路,這條大路一直通向遙遠的陜北”。在讓學生弄懂這“風雨”黑暗“以后,可啟發他們想象這條”光明大道“指的是什么。沿著這條路走將會迎來什么樣的前景。還可以利用課文中耐人尋味的、和中心密切相關的詞語啟發學生想象。這樣利用教材的各種內容進行合理想象;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發展了他們的探求精神。又如教《狼和小羊》寫了狼為了吃小羊三次找碴兒的過程,“三次找碴兒”就是作者寫文章的思路和文章的線索。講課時,教師依據這條線索有層次地設計幾個思考題,把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縱深階段:①“碴兒”和“故意找碴兒”是什么意思?②狼一共找了哪幾次碴兒?③狼為什么要故意找碴兒?④為什么狼不立刻吃掉小羊,而要先找碴兒呢?這說明了什么?經過這一個個問題的討論,學生會一步步弄明白狼找借口的實質,小羊反駁的理由,懂得對這樣的壞家伙是沒有道理可講的。為了進一步揭露狡猾兇殘的丑惡本質,還啟發學生思考:今后,狼再碰到別的小羊又會怎么樣呢?同學們應該怎樣對待像狼一樣的惡人?加深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鍛煉思維的深刻性。[2]
要把行之有效的語文活動形式引進課堂教學。畫面感強的課文可以讀讀、畫畫,詩歌可以讀讀、背背、唱唱,童話和情節曲折的故事可以讀讀、演演。學生在畫、唱、演中,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思想、情感的體會,而且能發展語言,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的“發現法”,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施瓦布提出的“探究式學習”,值得我們重視。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探究與發現,一方面要切實加強潛心讀書、獨立思考的環節,要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從頭到尾地讀上幾遍書,有時間從容地想一想自己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別是能有一點哪怕是膚淺的、但確實是自己在讀中悟到的見解。教師對獨立見解應熱情鼓勵,對有價值的見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堅持下去,每個學生定會在探究中有所發現,創造性思維能力定會逐漸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視合作學習,利用小組學習和師生交流的機會,互相啟發,在討論中加深理解,從別人的思路中得到啟示。如此堅持下去,全班定會形成探究的氛圍,從整體上具有較強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比如,鼓勵學生觀察周圍的事物,養成寫觀察日記的習慣。比如,引導學生多看、多聽、多想、發現問題,寫成建議書,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進的建議。又如,指導學生就“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的問題,進行調查訪問,然后整理調查所得,寫成簡單的調查報告。再如,指導學生圍繞“愛護益鳥”“保護環境”等主題,搜集資料,寫文章,辦小報。學生在上述語文實踐中,把課內學習所得用于生活之中,既能提高語文能力,又能增長才干,還能培養熱愛生活的感情和主人翁的責任感,在學習充分展開想象和思維力。
創造性思維是思維潛力品質之一。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多種因素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動態結構過程,它包括知、情、意在內的各種心理活動在最高水平上的綜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首先必須按照知識——能力——創造這樣一個程序進行,還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思維發展的基本特點。小學生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由于知識經驗的局限,他們的思維還很膚淺,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獨特性都在隨著年齡和知識的增長不斷加強。教師只有抓住小學思維發展的這個“過渡”時期,認真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會為他們將來成為創造性、開拓性人才奠定基礎。如教學《刻舟求劍》時,設計了一個“你能替那個人想想辦法把劍撈上來嗎?”的問題讓學生討論。此時,當學生認為該把船開到當時掉劍的河面上去,然后讓會游泳的人潛入河底尋找、打撈,但有兩個學生的辦法卻頗具新意:或把一塊大吸鐵石栓在繩子上,然后放入水中把劍吸住拉上來;或再有學生讓為設法讓河水改道,使劍自己露出來。這些辦法也有許多毛病可挑,但對于小學生來說,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其中閃耀著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在教學中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他們“別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觀察事物之聞的差異,大膽提出不同的見解,是培養思維獨特性的有效方法。對于能從新異的角度思考問題、敢于大膽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應給予肯定和贊揚。[3]
總之,只要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有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意識,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學生的創新意識一定會被激活,創造性思維一定會得到發展。[4]
[1]淺談語文教學與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翟蘭萍. 新鄉教育學院學報. 2008(04)
[2]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 萬峰. 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00)
[3]放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 陳明東. 黑龍江教育(綜合版).2003(Z6)
[4]芻議小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 李建寧. 教育評論.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