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偉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小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試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創設
陳 偉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尚志小學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在優化小學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研究中,把情境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能順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給予他們發展思維能力的時間和空間,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而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
小學數學 課堂教學 情境創設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總是以“問題為中心”的心理參與學習活動,教學過程也就是解決有關問題的過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又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動,進而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使數學課堂以問題為中心,揭示矛盾,解決學生“欲達彼岸”的心理困境,使數學課堂真正活起來。[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應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力求體現趣味性,充分展示數學的魅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由于年齡特點,小學生都比較貪玩好動,非常喜歡游戲活動。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通過游戲活動來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習新知和游戲活動結合起來,啟發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掌握知識。例如,教學“5的乘法口訣時,教師可采用對口令的游戲幫助學生鞏固乘法口訣,也可以采用男女生互對、同桌互對、小組互對等形式。在游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融為一體,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非常順暢,全體學生都能加入其中,他們在多中形式的互動中訓練了思維,提高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是指數學問題生活化,就是把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情境中的問題,增加學生的直接經驗,也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那么,教師怎樣設計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呢可針對學生不同的學習內容,安排不同的學生熟悉的生活游戲或者故事。[2]
小學生接觸數學學習的時間并不長,要想激發起他們數學學習的欲望,僅僅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是遠遠不夠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基本都是在教室內進行的,事實上為了激發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我們適當的可以結合一些社會調查創設問題情境。這樣的問題情境創設方式更加接近于同學們的生活,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的本質。例如,在執教“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一課的時候,我在進行完第一課時的教學之后,讓同學們分為若干個小組,在課余時間對生活中存在的長方體和正方體進行調查和搜集。任務布置下去之后,同學們表現得非常積極。在小組內他們也進行了明確的分工,在大家的全力合作之下,最終完成了我交給他們的任務。同學們有的到超市進行調查,有的到各名同學的家庭進行調查。在調查的過程中他們搜集到了很多長方體和正方體形狀的物體。并拍攝了照片展示給大家看。看到大家搜集到的這些長方體和正方體圖片,我非常欣慰。接著又向他們提出了關于長方體和正方體相關性質的問題,他們也是對答如流。有了這次成功的經驗之后,在隨后的教學過程當中,只要有合適的機會我就會結合一些社會調查創設問題情境,均取得了很好的問題情境創設效果。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又是一個巨大的數學課堂。我們的數學教學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處處有生活。教學時,千萬不要把自己和學生都死死地捆綁在教科書里,死記那些小學生感到枯燥的概念和公式。因此,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把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加強數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教學中創設的問題情境,應力求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并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數學的價值。
在教學中,通過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構建知識,不僅可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促進學生的知識構建也有積極意義。以“角的初步認識”教學為例,在探究新知部分,教師以找一找的情境讓學生嘗試找一找校園情景圖中的角。以說一說的情境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在哪里見過角。以指一指的情境讓學生指一指實物中的哪個部分才是角。學生在“找一找、說一說”、“指一指的活動中完成了對生活中、情境中角的感知。在實踐操作環節通過折一折情境讓學生動手折一折角。折好后,請他們摸一摸角的頂點和角的邊。在生動、有趣的觸摸中,學生通過直接感受獲得了對角的認識。知道了:尖尖的是頂點,直直的是邊,明白了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通過比一比的情境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比比誰折的角大。為了教學需要,一開始教師給學生準備的折角圓片是大小不一的。大家為了誰大誰小爭的很激烈,老師及時抓住這個教學最佳時機,利用思維矛盾的沖突點,引發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呢以做一做情境讓學生小組內合作,利用學具制作一個活動角。在老師的演示下,學生和老師一起將角的兩邊叉開、收攏。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發現:角的大小與張口的大小有關。并用小兒歌歸納出:張口大,角就大。張口小,角就小。幫助學生記憶。
沒有創造性的教就沒有創造性的學,沒有創造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就成為空談。問題不同于常規的可以簡單模仿例題的習題,也不同于起反饋作用的考題,不能光靠熟練程度來解決,它應是知識的升華,具有新異、變化、創造性的問題情境才能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一門創造性的藝術。教師如果能夠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恰如其分地創設問題情境,不僅可以解決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狀況的具體形象性之間的矛盾,還可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拉近二者的關系,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王文娟,郭彬.創設小學數學問題情境教學探微[J].林區教學,2008(12).
[2]王付宏.創設數學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