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軍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 重慶重慶 400000)
探討視障教育存在的問題
張 軍
(重慶市特殊教育中心 重慶重慶 400000)
視障教育作為我國特殊教育的重要分支,是我國教育、衛生、福利等綜合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標。隨著我國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視障教育質量也有所改善。但據目前視障教育現狀而言,也不難發現一些問題,如教育經費投入問題、學生認知能力發展問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等等。鑒此,本文即結合視障教育實際問題,進而論述了有關應對策略。
視障教育 問題 策略
根據我國目前通用的視覺障礙鑒定標準來看,所謂視障實際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視力障礙和視野縮小,其主要分為盲和低視力兩類四級。在視障教育中,我們所服務的對象即是視覺能力受限的特殊群體。于教學實際中,由于部分學生視覺的局限性及具象認知的模糊性,便對教學活動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加之,社會各界人士及教育部門對視障教育缺乏深入的關注,這也導致了視障教育存在教育資金投入匱乏,教育政策研究不足等問題,下文我們將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討論。[1]
教育政策理論通常是指導教育事業快速穩定發展的驅動力。然而隨著我國視障教育硬件設施及師資力量的不斷發展,其教育政策理論研究與實踐卻明顯滯后。據實際而言,針對特殊教育的有關政策理論,在研究與制定性缺乏連貫性與更迭性,自1998年我國教育出臺了《特殊教育學校暫行規程》以來,時至今日仍然主要沿襲這一套教育政策理論。這一現狀則與普通教育如火如荼的改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然而正是由于政策理論不足,教育形勢又時常變化,即造成了滯后的視障教育理論難以契合現行視障教育要求及目標,也難以指導新時期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自然也不足以解決目前視障教育存在的問題。一言以蔽之,視障教育政策理論研究與實踐的缺失,則導致我國視障教育政策理論的實用性不足,指導性較弱等現實問題。針對這一現狀,我們教育部門應該加強重視,并積極結合現代教育要求以及視障教育的特殊性,并對視障教育實施科學管理和科學規劃,制定統一的指導政策,以此全面推動視障教育的良性發展。
視障教育實際中,諸多學生都飽受視覺受阻而無法清晰認知事物的痛楚。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視覺障礙的消極性更甚。因為視覺的局限性,決定了學生無法直觀的審視、觀察、分析、學習數學空間概念及其定律。如此一來就難以將數學的抽象性、邏輯性與其具象性、空間性特點結合起來,自然也就難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及素養。同時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也正是由于學生具象認知能力不足,而難以正確的分析問題的特點與要求。尤其是在解決幾何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時常需要借助正方體及長方體模型去認知題目的含義,但卻仍然存在極大的障礙。不僅如此,在數學計算中視障學生也存在諸多的問題,其一則是諸多數學運算工具不能有效使用,比如筆算模型及數形結合模型等,如此一來學生僅能依靠珠算與心算進行計算活動,這便對學生的計算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此外,諸多視障學生對學習重要性的認知情況也有失偏頗。筆者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很多學生的學習態度是相對消極的,其學習意識也尤為淡薄。究其根本則是由于視障生視覺能力的局限性影響了其學習能力,從而導致其學習需求難以得到滿足,長此以往就致使其自暴自棄、妄自菲薄,并萌生出“學了數學沒有用處”、“反正也學不好,也考不上大學”等消極認知。總而言之,在視障教育實際中,我們則不難發現視障生認知能力存在嚴重的局限性,而這樣的特點也極大的影響了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在教學實際中就應該積極采取有關措施,從而幫助學生克服視覺能力局限性的影響。譬如,針對視障生在數學課堂上學習效率不佳等問題,我們則可以運用電子技術,將課堂教學的內容以音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并將教學文件拷貝抑或利用網絡傳送到學生的電子設備中,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強化訓練,如此一來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學生認知能力對學習活動的阻礙。
相對于普通教育而言,視障教育的特殊性也是正是其不受重視的原因之一。近年來,雖然我國教育部對特殊教育學校的建設作出了科學規范,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于學校建設。但是針對視障教育的經濟投入卻存在較大的缺口。具體到視障教育高中數學教學實際中,我們則不難發現開展數學教學所需的有關器材、輔助工具等教學資源都相對不足。這即對視障生進行數學學習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教育部門則應該明確規劃視障教育資金投入,并制定經費的實用細則,以此促使專項資金落實到位。譬如全面購置盲人打字機、盲字板等必要的輔助工具,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視障教育實際中,師資力量的強弱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相對而言,視障教育對教師職業素養的要求更甚于普通高校。因為在教學實際中,教師不僅要設法突破學生認知能力局限的瓶頸,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同時還需做好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以此保證其智力與心理全面發展。由此可見,視障教育亟待建構“雙師型”(專業教師、人生導師)師資隊伍,從而實現知識技能教育與心理輔導教育并駕齊驅。然而據我國視障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情況來看,專業化的視障教育師資是相對稀缺。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國高等教育對特殊教育本科師資培養的力度不足,具備特殊教育師資培養資質的高校僅10余所。如此一來,特殊教育師資力量則顯得十分緊張,加之部分高校在培養特殊教育師資的過程中,也不注重心理理論教學,如此一來也就導致特殊教育教師心理教育職業能力的缺乏。然而視障生由于自身生理的缺陷,實現會出現自閉、多疑、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復雜的心理問題。于視障教育實際中,作為教師我們則應該全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問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自然就應該從高校教育改革及在崗教師培訓等方面強化視障教育師資建設。
綜上所述,現目前視障教育的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亟待我們深入探究,并有的放矢的制定應對策略,從而才能促進視障教育發展,并真正實現教育公平愿景。據實際而言,視障教育首先是需要必要的政策指導,其次是需要經濟投入,最后則應該從師資建設入手,以優秀的師資推動教學發展,幫助學生克服認知問題,從而實現視障教育質量全面提升。
[1]黎珍. 視障教育中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D]. 四川師范大學,2016(9):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