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如
舒適護理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舒適程度的影響
王文如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舒適程度的影響。方法68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舒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以及生活質量。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為(6.47±0.92)分,低于對照組的(13.81±2.45)分;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90.76±1.08)分,高于對照組的(79.41±4.36)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采取舒適護理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改善其心理狀態。
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舒適護理;心理狀態;生活質量
本研究為探討舒適護理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舒適程度的影響,對34例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實施舒適護理,同期選取34例同類型手術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以對照法分析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采取舒適護理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8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均具有手術適應證并在知情狀況下就本組研究簽訂了同意書。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40~77歲,平均年齡(60.13±5.42)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0例,中學22例,專科10例,本科2例。對照組男17例,女17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59.98±5.33)歲;受教育程度:小學11例,中學23例,專科7例,本科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包括飲食起居護理、常規術前探視、生命體征檢測、出院指導等,不強調特殊護理內容。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術前舒適護理 ①心理護理。與患者面對面溝通,增加其對手術室護理人員的依賴感與信任感。護理人員在術前訪視期間應通過雙方交流了解患者心理活動,鼓勵其主訴內心揣測和恐懼,從而給予其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實現心理按摩,幫助患者緩解心理障礙,注意尊重患者隱私。使用親和言語安撫患者,為其介紹成功案例,幫助患者建立手術成功的信心。②健康教育:在術前探訪過程中為患者為患者介紹腹腔鏡根治直腸癌手術詳細過程以及手術前后注意事項,并告知其手術室環境,消除其對手術室的緊張感、神秘感等。
1.2.2術中舒適護理 將患者輕柔、平穩的置于手術臺上,避免碰撞、顛簸。根據患者要求調節手術室溫度、濕度,使其感覺舒適。護理人員注意使用棉簽濕潤患者嘴唇,減輕其術前用藥帶來都不適感。并做好體位護理工作,注意避免海綿墊與撐架對患者血管和神經的壓迫。
1.2.3術后舒適護理 完成手術后,使用溫水輕柔擦拭患者皮膚上的消毒液、血跡等,為其著衣保暖。然后將患者搬回病床上,注意動作需輕柔,避免損傷其手術切口,保護引流管。回到病房后,及時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順利,并關心其飲食、體溫、大小便等生理狀況,讓患者感覺被重視,從而保持愉悅情緒。
1.3觀察指標 使用HAMA量表[1]評估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焦慮越重,反之則越輕;參考生活質量測定量表[2]評估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其分值越低表示其生活質量越低,反之則越高。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的HAMA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HAMA評分遠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HAMA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 34 護理前 17.82±2.93 61.32±5.83護理后 6.47±0.92a90.76±1.08a對照組 34 護理前 17.83±2.92 61.33±5.89護理后 13.81±2.45 79.41±4.36
伴隨人們對于護理服務質量要求的不斷升高,常規護理已經無法滿足患者需求。而舒適護理是一種將“一切為患者為中心”作為護理理念、增進患者舒適程度為目的的新型護理模式,其通過舒適護理措施降低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不愉悅程度,使其保持健康舒適狀態,從而增加戰勝疾病的勇氣與信心[3]。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患者容易因手術、麻醉等因素引發多種并發癥,為患者帶來劇烈痛苦。因此,通過實施恰當的護理干預減低患者因手術產生的不愉快情緒,確保其順利渡過圍手術期,對于患者早日康復出院有重要意義[4]。
本研究中觀察組采取舒適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術中舒適護理以及術后舒適護理,增進患者對于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手術室的認知,消除其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并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迎接手術。術中護理以及術后護理則可調節室內溫濕度、體位護理、皮膚清潔等護理措施增加患者圍手術期的舒適度。本組研究結果可知,護理后,觀察組HAMA評分為(6.47±0.92)分,低于對照組的(13.81±2.45)分;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為(90.76±1.08)分,高于對照組的(79.41±4.36)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狀態,提升其生活質量,最終提高其圍手術期舒適程度。
[1]李紫尹.舒適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效果.中國現代醫生,2011,4(10):61.
[2]劉素杰 .舒適護理在婦科腹腔鏡圍手術期中的應用.現代醫藥衛生,2011,27(1):123.
[3]張金格.舒適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4):1791.
[4]黃國菊.舒適護理在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應用.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12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4.162
2015-11-02]
455000 河南省安陽市人民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