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密魯
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評估
何密魯
目的研究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兒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組A和組B,各50例。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組A應用頭孢拉定進行治療,組B應用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比較兩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及藥物安全性。結果組B呼吸道感染控制率為94.00%,明顯高于組A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均未見肝腎功能異常,僅有個別患兒出現消化道反應。結論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清除菌株,降低炎癥水平,治療安全性高,無嚴重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頭孢泊肟酯分散片;小兒呼吸道感染;臨床效果
小兒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因細菌或病毒侵犯鼻咽部等上呼吸道和支氣管等部位所致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性疾病,臨床尚無統一治療方案。在治療時需考慮患兒特殊性、藥物有效性和安全性。頭孢泊肟酯分散片為第三代頭孢菌素常見藥物,有廣譜抗菌作用,藥物耐受性好,用量少,給藥次數少,可提升患兒用藥依從性[1-3]。本研究對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小兒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組A和組B,各50例。組A患兒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4.31±2.19)歲。急性咽炎和扁桃體炎例數分別為33例和17例。組B患兒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4.34±2.21)歲。急性咽炎和扁桃體炎例數分別為32例和18例。兩組患兒年齡、性別和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包括止咳化痰、退熱等。在此基礎上,組A應用頭孢拉定進行治療,50ml/(kg·d)口服,3次/d;組B應用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6mg/(kg·d)口服,1次/d,兩組患兒均連續治療7~14 d[4,5]。
1.3 觀察指標和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的呼吸道感染控制率和藥物安全性。療效判定標準[6]:完全控制: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病原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均恢復正常;部分控制:臨床癥狀、體征好轉,病原學檢查、實驗室檢查均改善;無效:達不到上述療效標準。呼吸道感染控制率=(完全控制+部分控制)/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呼吸道感染控制率比較 組B呼吸道感染控制率為94.00%,明顯高于組A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呼吸道感染控制率比較[n,n(%)]
2.2 藥物安全性 兩組患兒均未見肝腎功能異常,僅有個別患兒出現消化道反應。
小兒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所致,部分為細菌感染所致,也有部分為病毒繼發細菌感染,臨床需合理用藥,選擇短期敏感抗生素應用,以減少細菌耐藥的產生[7,8]。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為控制細菌耐藥的有效方法。傳統兒科門診中抗菌藥物使用廣泛,多以靜脈或聯合給藥為主,導致抗菌藥物毒副作用增加,患兒痛苦增加,不利于其治療依從性的提高[9,10]。
頭孢泊肟酯分散片為第三代口服頭孢菌素,進入人體后可經非特異性酯酶水解為頭孢泊肟而發揮抗菌效果,其對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克雷伯菌桿菌等均有抗菌作用,是通過對維生素細胞壁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達到殺菌效果[11-13]。其跟第一代頭孢拉定比較優勢較多:①有更廣的抗菌譜和更強的抗菌活力;②有更高的組織藥物濃度和更強的殺菌能力,可覆蓋多數呼吸道感染病原體;③口感更好,安全性更高,患兒可耐受,治療依從性更高。
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組A應用頭孢拉定治療,組B應用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結果顯示,組B呼吸道感染控制率為94.00%明顯高于組A的8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安全性看,兩組患兒均未見肝腎功能異常,僅有個別患兒出現消化道反應。
綜上所述,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清除菌株,降低炎癥水平,治療安全性高,無嚴重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陳晶晶,徐愛仁.頭孢泊肟酯分散片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海峽藥學,2013,25(4):105-106.
[2]Chung B,Shin GW,Chan KP,et al.Rapid and sensitive detection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by stuffer-free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Electrophoresis,2014,35(4):511-514.
[3]楊義健.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的耐藥性分析.海峽藥學,2011,23(3):170-171.
[4]文佑姣.頭孢泊肟酯顆粒治療小兒急性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觀察.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66-67.
[5]王文生.頭孢曲松與頭孢克肟序貫治療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研究.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1.
[6]韋凱魯.C-反應蛋白水平在小兒急性呼吸道感染診治的臨床價值.廣東醫學,2011,32(3):360-361.
[7]王遠明,杜惠容.匹多莫德治療小兒反復下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及免疫功能變化.重慶醫學,2012,41(35):3758-3759.
[8]袁承軍.頭孢地尼治療小兒輕中度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160例臨床評價.中國藥業,2014,15(21):28-29.
[9]芝敏,賀捷,張斌,等.烏魯木齊地區冬春季小兒呼吸道感染者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中華微生物學和免疫學雜志,2011,31(4):316-319.
[10]陳霞.泰安市3家醫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兒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山東醫藥,2013,53(33):84-86.
[11]蘇成選,張子泰,侯曉航,等.小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感染時的泌尿系統損害及可能機制.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1,42(7): 575-577.
[12]劉小乖,李亞絨,孫欣榮,等.小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961例病毒檢測與臨床特點分析.陜西醫學雜志,2012,41(9):1132-1134.
[13]肖永紅,高磊,李耘,等.頭孢地尼、頭孢泊肟酯、頭孢克洛對常見社區感染細菌的抗菌活性及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特征比較.中華醫學雜志,2004,84(22):1867-18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094
2016-09-09]
517200 河源市和平縣人民醫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