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
老年癡呆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相應對策
徐玉
目的探討老年癡呆患者出現院內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關預防對策。方法45例出現院內感染的老年癡呆患者作為實驗組;同期收治的45例未出現醫院感染的老年癡呆患者為對照組。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尋找院內感染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兩組患者年齡、住院時間、抗生素聯合應用≥2種、抗生素使用時間≥7 d、侵襲性操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中20例為呼吸道感染,10例為皮膚軟組織感染,7例為泌尿系統感染,5例為胃腸道感染,3例為其他感染。結論年齡、住院時間、抗生素聯合應用≥2種、抗生素使用時間≥7 d、侵襲性操作等為老年癡呆患者出現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需輔以良好預防性干預措施,減少老年癡呆患者院內感染的發生。
老年癡呆;院內感染;危險因素;護理對策
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老年癡呆有著較高的發病率。多數老年癡呆患者臨床表現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完全喪失、認知功能衰退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1]。老年癡呆患者缺乏必要的生活能力,且機體抵抗能力、免疫能力較差,極易導致其在住院期間出現院內感染,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和生命安全,給患者家庭帶來一定的經濟負擔[2]。而且,多數老年癡呆患者出現醫院感染后,難以治愈及康復[3]。因此,臨床上采取積極措施,對導致老年癡呆患者出現院內感染的危險因素進行深入分析,從而采取一系列預防性護理對策,減少老年癡呆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就顯得至關重要。本研究以45例出現院內感染及45例未出現醫院感染的老年癡呆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醫院感染高危因素,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45例出現院內感染的老年癡呆患者作為實驗組;并以本院同期收治的45例未出現醫院感染的老年癡呆患者為對照組。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患者均實施細菌分離培養、病原體檢查、抗原檢查等實驗室檢查。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實驗組男26例,女19例;年齡60~75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4±2.0)年。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54~75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7.5±2.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分析,包括性別、年齡、住院時間、抗生素使用情況、侵襲性操作等。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分析 實驗組平均年齡、住院時間分別為(77.8±2.3)歲、(60.3±3.2)d,均少于對照組的(62.5±2.6)歲、(50.1±3.3)d (t=12.254、12.894,P=0.000、0.000<0.05)。兩組患者抗生素聯合應用≥2種、抗生素使用時間≥7 d、侵襲性操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分析結果比較[n(%)]
2.2 實驗組患者感染情況分析 實驗組中20例為呼吸道感染,10例為皮膚軟組織感染,7例為泌尿系統感染,5例為胃腸道感染,3例為其他感染。
3.1 老年癡呆患者院內感染相關危險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導致老年癡呆患者出現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包括年齡大、住院時間長、抗生素使用時間≥7 d、抗生素聯合使用≥2種、侵襲性操作等。隨著年齡的增加,多數老年癡呆患者重要臟器功能會逐漸衰退,機體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低下。加上多數老年癡呆患者長期臥床不起,極易出現排痰困難,提升其發生胃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呼吸道感染的幾率[4]。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45例患者中,20例為呼吸道感染,10例為皮膚軟組織感染,5例為胃腸道感染,3例為其他感染。其中,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最高。此外,7例為泌尿系統感染,主要是因老年癡呆患者極易并發尿潴留、尿失禁、壓瘡等,導致出現泌尿系統感染。此外,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臨床上引進且投入使用的新型醫療器械不斷增加,這同時也增加了侵入性操作的發生,加上不合理利用抗生素,都在很大程度上導致老年癡呆患者出現院內感染[5]。
3.2 老年癡呆患者院內感染預防對策 老年癡呆患者院內感染預防對策具體包括:①住院環境管理:改善患者住院環境,確保病房干凈整潔,定期通風消毒,對室內溫度、濕度進行調節,確保其維持在人體舒適水平;對每日探視人數進行嚴格限制,規定固定的探視時間,從而避免患者出現感染;及時對患者的床單、被罩、衣物等進行更換,對進出病房的物品進行消毒。②呼吸道管理:針對出現呼吸困難的患者,需以呼吸機實施輔助呼吸,但機械通氣也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因此,護理人員需做好呼吸道護理,及時對患者呼吸道內分泌物進行清理,確保患者呼吸道通暢。③合理利用抗生素:在對患者實施細菌分離培養、病原體檢查、抗原檢查等實驗室檢查的基礎上,充分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為其選擇恰當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同時,嚴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時間和聯合用藥。④其他: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幫助其叩背、按摩、擦洗等,對肢體僵硬情況進行改善,避免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按照患者具體情況,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進食時指導患者保持坐位或坐臥位,定時對口腔進行清理。
[1]范海軍.老年癡呆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相應對策.中國醫學工程,2015,23(12):34.
[2]朱寶霞.老年癡呆患者發生院內感染的因素及相應對策.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4(14):89-90.
[3]李哲誠.老年癡呆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相應對策.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4):73-74.
[4]魯東峰,曾亞輝.老年癡呆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相應對策.中國實用醫藥,2015,10(9):124-125.
[5]于洋.老年癡呆患者發生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相應對策.中國實用醫藥,2014,9(15):214-2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3.205
2016-04-07]
473000 河南省南陽油田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