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霞
?
互聯網時代下的心理學發展方向研究
陳月霞
(長冶學院 教育系,山西 長治 046011)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物質資源不再匱乏,精神生活成為人們更高的追求。心理學與人類物質文化生活息息相關,心理學的發展方式影響著人類的日常社會生活。改革開放以來,心理學科目經過改革和重組,走上了一條向實際發展的道路,為今后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另一方面學科逐漸繁榮的同時,其理論的匱乏開始成為危機。論文分析了互聯網時代心理學發展的現狀,提出了在互聯網影響下心理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互聯網;心理學;大眾化;發展趨勢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在現代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中,世界各國投入巨資進行心理學研究,并取得了優異的成果:Pavlov、Lorenz、Simon、Kandel以及華裔美國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的研究分別于1904年、1961年、1973年、2000年、2002年獲得了世界最高殊榮——諾貝爾獎。這些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再次有力地說明了心理學研究在人類社會進步上所做出的貢獻。心理學是一門交叉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邊緣的學科,其與人類生活的廣泛聯系使其成為21世紀最具生命力的學科。2015年12月6日,在華中師范大學圖書館學術報告廳隆重召開了“互聯網時代的心理學發展研討會”,會議圍繞互聯網時代下我國心理學學科的發展進行了熱烈討論。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人類社會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但是同時馬克思主義辯證法認為,任何事物的出現,都具有其雙面性,互聯網時代的出現同樣具有雙面性,猶如一把雙刃劍一樣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下,心理學發展呈現出新的方向。
心理學自西方國家傳入中國,在1966~1976年十年間停滯不前,其發展過程遭到重創。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步入了信息化時代,互聯網的普及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互聯網的出現影響了心理學的發展,為心理學發展方向提供了新領域,心理學進入穩步發展階段,在認知心理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組織管理心理學等領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一)心理學分支增多
隨著心理學學科的逐漸壯大,心理學分支也越來越多,包括行為心理學、微動作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等。心理學分支的增多更加激發了人類運用心理學的動力。比如,一個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他可以運用心理學知識,運籌帷幄,直到升職;一個每天在家埋怨世俗的家庭主婦,如果給其推薦一本關于心理學的書,讓其改變心理狀態,就能避免家庭矛盾的產生。心理學分支的增多大大的增強了心理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將心理學學科分散成為多個不同的小領域,會使每個領域的研究增多,形成獨自的體系,最終形成條理清晰、邏輯分明的心理學理論。
(二)認知心理學快速發展
認知心理學是中國涉及最早的心理學研究領域,與其他心理學領域相比,認知心理學研究水平較高,研究人員較多,研究隊伍更為整齊,是我國心理學發展的中流砥柱。互聯網的出現,促進了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取得了眾多研究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顏色認知學、漢字理解學等一系列心理認知學理論。
(三)教育心理學發展迅速
近30年來,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互聯網時代得到了迅速發展,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大,主要包括認知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性發展等各個領域。隨著研究者的深入研究,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發展取得了實質性的進步。同時,除了對常態問題的研究,中國開始進行非常態研究,包括對殘疾人員、單親家庭人員心理問題的研究。這些研究受到了國際同行的廣泛關注,推動了中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更進一步的發展。
(四)新興組織管理心理學
改革開放以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國家政策的改變給心理學提供一個實際應用的平臺,促進了組織管理心理學的飛速發展。組織管理心理學主要適用于管理階層人物。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其領導人在做任何決定都需要心理學思維,辯證的看待問題,找準自己的原則,提高人與人之間的凝聚力。
(五)心理學言論自由
互聯網是人類分享信息、傳播知識的正能量平臺,能夠保密個人基本信息,基于互聯網這些特征,其同時為心理學言論自由提供了平臺。互聯網的出現,使人類能夠言論自由,每個人都能在心理學問題上各抒己見。眾人拾柴火焰高,人類關于心理學的任何一種言論都不應該被直接否定,而是應該批判的看待,汲取其可用部分,促進心理學的發展。
中國心理學的飛速發展取決于兩方面的原因:第一,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不同層次的人員產生了對心理學的需求,無論是基礎性理論研究,還是應用性研究都得到了發展;第二,隨著心理學科目的逐漸壯大,研究者將其引用到實際中,以期待進一步解決教育、醫學、社會等各方面問題。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科學的發展,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在互聯網時代下,我國心理學發展會更加迅速。互聯網的出現給心理學的研究、普及、實用、理論完善提供了新的途徑。
(一)研究更便利化
在西方,心理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每年國家都會出動巨資來進行心理學研究,且存在年年遞增的趨勢。在中國,近年來對心理學研究的重視越來越強,研究范圍越來越廣,研究手段越來越多。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路徑。
首先,互聯網的存在使研究者之間的溝通更為方便。通過互聯網,研究者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召開遠程會議,共同商討心理學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眾人拾柴火焰高,心理學研究者及時進行學術溝通、集思廣益,有利于心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其次,互聯網的存在,保證了人類言論的自由。在知乎網上有一個話題為“國內外心理學現狀如何?發展趨勢怎么樣?”的討論,在這個討論中網友觀點自由,言論自由,其個人信息被保密,使其更容易說真話,眾人各說紛紜,即使有褒有貶,但為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互聯網傳播信息速度快,心理學研究者能夠第一時間得到心理學案例,進行下一步分析,從而減少心理問題再次發生的幾率。同時,互聯網的存在方便了研究者查閱相關資料,使其系統性研究更為便利。
(二)研究更大眾化
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信息傳播快,信息量大的時代。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會使心理學變得更加大眾化。因為互聯網的出現,心理學信息的大范圍傳播使得心理學開始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個階層中人類的生活。通過互聯網人們接觸到的不僅僅是書面上的心理學,更多的是以視頻、音頻形式出現的心理學,這大大增加了人類對心理學的好奇,增大了心理學的適用范圍,使心理學更為普及。通過互聯網,更多的人開始接觸心理學,從對心理學的了解到實際應用心理學,心理學會給網民帶來更大的便利。
在人與人的溝通中,心理學變得更為普及。學習和了解行為心理學、微動作心理學,會使人類在與他人之間的溝通中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漸進,以避免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初入職場,了解職場心理學,換種態度看世界,換個角度看待工作,會提升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抗打壓能力,使企業新生代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
(三)研究更實用化
在遇到苦難和挫折的時候,心理學變得極為重要。每年的9月10日不只是教師節,而且是“世界預防自殺日”。在現代社會中因為心理問題而走向極端的也是數不勝數,例如2015年3月,北京師范大學畢業生因找不到工作,無法承受巨大壓力,選擇自殺;2015年6月,股市暴跌,溫州美女股民跳樓自殺。自殺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據不完全統計,每年全球約有80萬人死于自殺。自殺人數之大能與自然災害和意外傷害死亡人數相匹敵。
現實社會中,每個人都不愿意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在這方面,中國人和西方國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即使西方人不愿意接受自己有心理問題的事實,但是他們會去咨詢心理專家,期待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中國是一個傳統的國家,具有悠久的歷史,思想較為保守。一方面中國人不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即使知道自己有心理問題,中國人也不愿意花錢去治療,更加不愿意將自己的心理問題顯露于人前。隨著社會的飛速進步,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面臨的經濟壓力、工作壓力、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在如此大的壓力之下,找不到壓力宣泄口,又不愿意找人咨詢,這必將成為自殺的原因之一。
而互聯網時代下,人們能夠更加直接面對自己的心理缺陷以及心理障礙。古時候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如今,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得遠程看病成為現實。中國人不愿直面的心理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尋找心理咨詢師進行治療,不再害怕自己的心理缺陷會顯露人前,找到了解決心理問題更好的方式。因此,在互聯網時代下,心理學的發展能夠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互聯網時代使得心理學的實用性大大增強。
(四)研究更理論化
在互聯網時代中,互聯網能夠為心理學研究者提供大量的心理學案例,通過分析建立更加健全的心理學理論基礎。有了互聯網,能夠實現心理學案例共享,使更多的研究者能夠同時研究同一心理問題,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在這種基礎之上,通過研究所形成的心理學理論會更加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眾多高校開始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近年來心理學招生專業高達幾百個,中國在心理學方面的發展得到了國內外的共同認可。通過互聯網的宣傳作用,心理學的地位逐高升,越來越多的學者會選擇進修心理學專業。對心理學更多的關注和研究,研究人員的增多,使心理學理論基礎更加完善。
(五)研究更多元化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普及,心理學產生了一個新的分支——互聯網心理學。互聯網心理學綜合因為互聯網使用不規范引起的心理問題案例,將其進行整理分析,最終形成新的互聯網心理學理論,防止因互聯網使用不當導致問題的再次發生。互聯網心理學的誕生必將引起新的風潮,規范人類的互聯網行為,引導人類更好的利用互聯網的長處,避免互聯網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不便。積極發揮互聯網時代的優勢,促進心理學的健康發展,需注意以下幾點:首先,需要政府正確引導;其次,相關部門對心理咨詢師認定環節嚴把關;最后,增加媒體宣傳力度等。在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互聯網時代下的心理學會得到又快又好的發展,互聯網的存在會給心理學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中發展的,影響事物發展的因素分為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互聯網時代,網絡的介入是影響心理學發展的外在因素。如果能夠很好的應用互聯網,汲取其優秀果實,必將促進心理學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心理學的發展普及能提升人類的幸福指數,有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未來心理學的發展會朝著實用化、大眾化、理論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1]朱廷劭,汪靜瑩等.論大數據時代的心理學研究變革[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2015,(4):100-107.
[2]王曉艷,鄒丹杰等.基于互聯網的心理學教學資源庫建設——以主題為基本線索[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5,(4):120-125.
[3]王申連.科學心理學早期的另一種聲音——描述心理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校:張京華)
B841
A
1673-2219(2016)11-0051-03
2016-03-15
陳月霞(1980-),女,山西長治人,碩士研究生,長治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