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海良 牛書明 劉世潮
(新疆庫爾勒市第一人民醫院放射科 新疆 庫爾勒 841000)
四肢軟組織腫塊是臨床上腫瘤科的常見病。進行影像學檢查和手術病理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四肢軟組織腫塊的主要方法[1]。相關的臨床實踐證實,用 MRI檢查診斷四肢軟組織腫塊可取得很好的效果[2]。為了進一步證實此診斷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5例四肢軟組織腫塊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5例四肢軟組織腫塊患者。這35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1)其病情均符合臨床上規定的四肢軟組織腫塊的診斷標準,且均經手術病理檢查得到確診[3]。(2)他們均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在這35例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4例。他們的年齡在1歲至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5.8±12.3)歲。
我院對這35例患者均進行MRI檢查,具體的方法是:(1)使用美國 GE 牌Signa Ovation 0.35T 永磁型磁共振機對患者進行檢查。(2)使用小關節表面線圈法對患者進行T1WI(T1加權像)、T2WI(T2加權像)和STIR(短時間反轉恢復序列)掃描。(3)對患者進行增強掃描。進行MRI檢查結束后,我院對這35例患者進行了手術病理檢查,并將其進行手術病理檢查的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最后比較這35例患者進行MRI檢查的結果與進行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的符合率。
我們使用SPSS13.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MRI檢查發現,在這35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患有良性腫瘤,有16例患者患有惡性腫瘤。經手術病理檢查證實,這35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患有良性腫瘤,其中包括海綿狀血管瘤患者11例、神經纖維瘤患者4例、血腫患者3例和脂肪瘤患者1例。這35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患有惡性腫瘤,其中包括纖維肉瘤患者5例、血管內皮瘤患者4例、神經鞘瘤患者4例、轉移瘤患者2例和淋巴瘤患者1例。用MRI檢查診斷四肢軟組織腫塊的準確率為100.0%。
這35例患者的四肢軟組織腫塊的最大直徑在3-17cm之間,平均最大直徑為(6.7±1.2)cm,腫塊的形狀主要有類圓形、分葉狀和梭形。其中,惡性腫瘤患者的腫塊進行T1WI掃描的影像表現為等低信號,進行T2WI掃描的影像表現為中高混雜信號,進行增強掃描的影像表現為不均勻性強化,且影像內部能夠觀察到不強化的壞死區域。對神經纖維瘤患者的腫塊進行T1WI掃描其影像表現為低信號或等信號,進行T2WI掃描其影像表現為中信號或等信號,可觀察到明顯的“靶征”,且形態規則,邊緣光整,進行增強掃描其影像表現為明顯強化。對海綿狀血管瘤患者的腫塊進行T1WI掃描其影像表現為稍高信號,進行T2WI掃描其影像表現為高信號,可觀察到線條狀或圓形的低信號間隔,進行增強掃描其影像表現為不均勻性強化。對急性損傷血腫患者的腫塊進行T1WI掃描其影像表現為低信號或等信號,進行T2WI掃描其影像表現為低信號或稍高信號。對慢性血腫患者的腫塊進行T1WI和T2WI掃描其影像表現均為高信號,進行增強掃描其影像表現為無明顯強化。
進行影像學檢查和手術病理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四肢軟組織腫塊的主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MRI檢查對35例四肢軟組織腫塊患者進行了診斷,經手術病理檢查證實,用MRI檢查法對這35例患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為100.0%,這與賈飛鴿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一致[6]。
綜上所述,MRI檢查在診斷四肢軟組織腫塊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價值,此診斷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譚琦,李剛,漆強,朱剛明,等.軟組織腫塊的MRI診斷價值探討[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0,15(06):176-178.
[2]高莉,蔣學祥,周元春,等.動態增強MRI對軟組織腫塊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26(03):324-326.
[3]穆小蘇,陳松華,吳媛媛,等.高頻超聲與磁共振檢查對淺表軟組織腫塊的診斷價值[J].臨床軍醫雜志,2012,17(05):632-637.
[4]許周云,邵素臣.軟組織腫塊的超聲診斷[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2(04):893-895.
[5]劉立鑫.高頻多普勒超聲與其他影像學檢查對淺表軟組織腫塊的診斷對比性研究[J].河北醫藥,2011,22(18):522-527.
[6]賈飛鴿,許乙凱,孟卓,等.軟組織腫瘤MR灌注成像的時間-信號曲線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08,16(04):45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