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藝暢
(錦江區婦幼保健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進行剖宮產手術雖然能夠輔助產婦順利生產,但也會增加其各種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剖宮產瘢痕妊娠是指受精卵著床種植在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的一種異位妊娠。剖宮產瘢痕妊娠不僅會嚴重地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甚至可使其喪失再次生育的能力[1]。以往,臨床上對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使用介入療法聯合清宮術進行治療,但效果不理想。為了進一步提高對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我院對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96例此病患者分別使用介入療法聯合清宮術和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其中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48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將此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2月~2015年6月期間我院婦產科收治的96例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這96例患者均符合以下情況:①患者的病情經血β-HCG放射免疫檢測和B超檢查后,均被確診患有剖宮產瘢痕妊娠。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及其陰道少量流血的癥狀。③患者不是過敏性體質。④患者不存在對所用藥物的禁忌癥。⑤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按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將這96例患者分為介入聯合組和腹腔鏡組,每組各有48例患者。腹腔鏡組患者的年齡在24歲~3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3±2.4歲。這些患者停經的時間為4~7周,平均停經的時間為5.2±1.4周。這些患者包塊的直徑為1.4~2.7cm,平均直徑為2.3±0.5cm。這些患者血HCG的平均值為5451.7±714.9IU/L。其中,有3例患者進行剖宮產的次數≥2次。介入聯合組患者的年齡在23歲~3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7±3.5歲。這些患者停經的時間為4~8周,平均停經的時間為5.3±1.5周。這些患者包塊的直徑為1.5~2.8cm,平均直徑為2.2±0.6cm。這些患者血HCG的平均值為5566.1±720.9IU/L。其中,有4例患者進行剖宮產的次數≥2次。兩組患者在年齡、停經的時間、包塊直徑的大小、血HCG的平均值、進行剖宮產的次數等
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為介入聯合組患者使用介入療法聯合清宮術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為:(1)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儀的輔助下對患者進行介入手術治療。①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消毒鋪巾。②對患者右側的股動脈進行穿刺。③將5F-RUC的導管置入到患者的雙側子宮動脈中進行造影,確定其病變的位置。④對患者的雙側子宮動脈各推注25mg的MTX后,用明膠海綿顆粒對其雙側的子宮動脈進行栓塞。(2)在B超的引導下對患者進行清宮術治療[3]。(3)術后,對患者進行血HCG檢測和超聲影像學檢查,觀察其手術切口處血流信號變化的情況。然后,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對腹腔鏡組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具體的方法為:①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讓其取仰臥位。②在患者臍部的上緣做第1個穿刺孔,向其腹腔內充入CO2氣體建立人工氣腹。③用規格為10mm的套管針使用切開法將腹腔鏡置入到患者的腹腔內,在其臍部和髂嵴連線的2/3處各做一個5mm和10mm的操作孔。④通過腹腔鏡探查患者臟器的狀況及其腹腔內積血的情況,在找到其出血部位后快速進行止血處理。⑤全面查看患者輸卵管、卵巢、子宮、子宮直腸窩等部位的具體情況,確定其宮腔破裂的程度及瘢痕妊娠的具體位置。若通過腹腔鏡探查到患者的包塊明顯凸出于其子宮漿膜、且其子宮漿膜層較薄時,應先對其進行雙側子宮動脈阻斷術治療。在阻斷患者子宮動脈后,反折其腹膜后下推膀胱,用超聲刀或單級電鉤在瘢痕處將妊娠組織取出,并切除其病灶。對患者進行雙極電凝止血后,逐層縫合其子宮黏膜層與子宮肌層。⑥術后,對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3]。定期對患者進行陰道超聲檢查和實驗室血β-HCG檢測。
觀察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術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時間及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等。
我們使用SPSS18.0軟件包對本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正負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用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介入聯合組患者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為73.5±2.9min,其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47.2±11.2ml,其住院的平均時間為7.7±1.7d。腹腔鏡組患者進行手術的平均時間為58.2±3.9min,其術中的平均出血量為20.5±6.9ml,其住院的平均時間為3.9±0.8d。腹腔鏡組患者進行手術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明顯短于介入聯合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明顯少于介入聯合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在介入聯合組的48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發生疼痛的癥狀,有10例患者發生感染的癥狀,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54.17%。在腹腔鏡組的48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發生疼痛的癥狀,有2例患者發生感染的癥狀,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為14.58%。腹腔鏡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低于介入聯合組患者,二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剖宮產瘢痕妊娠屬于剖宮產手術的遠期并發癥。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誘發陰道出血、子宮破裂等癥狀,甚至可導致其喪失生育能力。以往,臨床上對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主要是使用介入療法聯合清宮手術進行治療[4]。但是,清宮術屬于侵入性操作,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刺激,且其術后恢復的時間較長。與進行清宮術相比,對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具有手術切口較小、術中的出血量少、有利于其身體恢復等優勢[5]。
綜上所述,對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使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減少其術中的出血量,縮短其治療的時間,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