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利 王建寧
?
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認知的質性研究
吳利王建寧
目的:了解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ICU-AW)的認知現狀,為尋找相應的改進措施提供參考性依據。方法:采用質性研究中現象學研究方法,對江西省某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10名ICU專科護士進行一對一的半結構式深入訪談。結果:采用現象學分析程序升華出5個關于ICU護士對ICU獲得性衰弱認知和理解的主題:ICU護士ICU-AW相關知識水平有待提高,對ICU-AW評估的重視程度不高,迫切需求ICU-AW預防相關知識,缺乏ICU-AW相關知識信息的來源,存在一定的因素影響ICU護士學習ICU-AW相關知識。結論:護理管理者應關注ICU護士對ICU-AW的認知情況,為其提供規范資源和相應的培訓,促進ICU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的提升。
ICU獲得性衰弱;認識;定性研究
ICU獲得性衰弱(ICU-AW)是指危重癥患者在ICU內治療時間過長,特別是長時間的機械通氣,出現肌肉質量和肌力的顯著下降[1]。ICU-AW的特征[2]為:四肢(特別是下肢)對稱性受累,在四肢近端的神經肌肉區域(如肩和腰)肌無力最明顯,同時,其呼吸肌也可能受累,并導致機械通氣撤機延遲,而面部和眼部的肌肉受累較少。ICU-AW是危重癥患者的常見并發癥[3],一旦出現,將會對患者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僅會使患者住院時間延長,增加醫療費用,更有可能使患者的生活能力和存活率下降。近年來ICU-AW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重視,被認為是相對無形但影響深遠的后遺性疾病[4]。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訪談江西省某三甲醫院ICU專科護士對ICU-AW的認知情況,為尋找相應的改進措施提供參考性依據,現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選取2015年1~4月江西省某三甲醫院重癥醫學科的10名ICU專科護士進行訪談。均為女性。年齡29~40歲,平均(33±2)歲?;橐鰻顩r:未婚1名,已婚9名。護齡10~20年,平均(12±1)年。職稱:中級職稱7名,高級職稱3名。學歷:本科8名,碩士2名。責任護士3名,責任組長5名,副護士長1名,護士長1名。聘用性質:合同護士2名,編制護士8名。訪談對象入選條件:(1)從事ICU臨床護理實踐工作10年及以上、具有主管護師及以上技術職稱者。(2)取得中華護理學會認證的ICU專科護士的資格。(3)經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研究項目。樣本量以受訪者的資料重復出現,且資料分析不再呈現新主題為標準。
1.2方法
1.2.1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法為指導,以一對一、半結構式的深入訪談形式收集資料。在文獻回顧和對重癥醫學科及質性研究有較深認識的基礎上,初步編制訪談提綱后,邀請某院2位ICU護理專家和2位ICU醫學專家對提綱所列出的問題進行修訂。通過匯總專家咨詢的結果,確立如下正式半結構式訪談提綱:(1)您認為您科室護士對ICU-AW的了解有多少?(2)您是如何發現患者出現ICU-AW的?(3)您認為ICU護士需要掌握哪些ICU-AW相關知識?(4)您認為可以從哪些途徑獲取ICU-AW相關知識?(5)請補充描述一下您對ICU-AW護理的看法。(6)您覺得哪些因素會影響ICU護士對ICU-AW的認知?
1.2.2資料收集收集時遵循自愿、匿名、保密、知情同意的原則。資料收集過程分為2部分,第1部分是一般資料信息采集,如性別、年齡、護齡、職稱、學歷、婚姻狀況、受聘形式等;第2部分為半結構式深入訪談,以“您在ICU工作有多少年?是否護理過ICU-AW的患者”等問題入手,像被訪者提出一系列開放性問題。資料以同步錄音方式收集,研究者在半結構訪談提綱指引下,結合受訪者實際情況,對提問順序和方式做靈活調整,同時認真傾聽和觀察和記錄,對重要信息予以詢問和深度挖掘,以深入了解ICU??谱o士對ICU-AW的認知情況。每次訪談時間控制在30~60 min,訪談地點為護士長辦公室,環境私密,不受干擾。
1.2.3資料分析訪談結束后及時整理資料,將訪談對象依次編號為N1~N10,并將研究者的現場記錄和錄音資料分別輸入計算機并打印成文字稿,不刪減或篡改受訪者的原意。由研究者本人及其指導老師分析同一份資料,采用反復閱讀、分析、反思、編碼、分類和提煉主題的方法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最后提煉出主題概念。
2.1主題1:ICU-AW認知水平有待提高通過訪談發現,訪談對象對ICU-AW的臨床表現比較熟悉,但不能與ICU-AW概念相聯系。N2:“我外出參加過培訓的,這與ICU-AW多少還是了解一點。但是我們科室年輕護士基本就不知道?!?。N3:“ICU患者出現四肢乏力的現象很常見,我們覺得躺久了都會這樣的?!?。N6:“我們有的患者各項指標基本正常了,但是就是不愿意脫掉呼吸機,覺得帶上舒服,這樣也是ICU-AW吧?”。N9:“這個概念還是比較籠統,如果與某項操作或單一的治療掛鉤,我們還是會了解些?!?。但是有的護士從沒有聽過ICU-AW這個概念。N 5:“ICU獲得性衰弱,是指我們護士衰弱嗎?(大笑)”。N7:“ICU-AW?真的沒有聽說過。和ICU綜合征一樣的意思嗎?”。
2.2主題2:對ICU-AW評估的重視程度不高對ICU-AW患者的評估,3名訪談對象表示不知如何進行評估,2名訪談對象覺得沒有必要進行評估。N6:“患者沒有表現出單一的臨床癥狀,并且沒有影響到生命體征,我們護士會忽略這些。”。N7:“工作這么多年,患者是否出現了功能衰弱,我們基本上可以看出來的,具體如何評估我也不知道。”。N4:“有的醫師會對患者進行肌力評估,如果有必要的話會請理療師進行物理治療的?!薄3:“ICU護士的工作量本身就很大,基本沒有時間去評估的?!?。N8:“很多患者躺著就是不愿意動,他們覺得沒有力氣不想動也要評估嗎?”。N1:“ICU患者體力的恢復需要一定時間的鍛煉,等病情緩解了自己休養一下就可以了,我們不需要了解那么多吧。”少數訪談對象認為,需制定一份標準,指引護士評估ICU-AW非常重要。N2:“我認為最好是在患者一入住ICU就給予評估,然后就可以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p>
2.3主題3:迫切需要ICU-AW相關知識多數訪談對象表示對ICU-AW相關知識需求非常迫切,多數認為目前臨床上之所以沒有開展預防ICU-AW措施,主要由于缺乏相關理論來指導實踐工作。對ICU-AW的概念、危險因素與危害、臨床表現、診斷與評估、干預措施等知識的需求較強烈。N9:“我們科室患者出現四肢乏力的情況真的是挺多的,特別想知道有哪些危險因素導致的。”。N1:“我們護士都知道患者需要適當的活動,但是沒有系統的規范的方法指導去做,護士只有憑主觀經驗進行?!薄2:“想更多的了解干預措施有哪些?目前我們只是多注意一下患者的體位,盡量處于功能位?!?。
2.4主題4:缺乏ICU-AW相關知識信息的來源本研究發現,少數訪談對象對ICU-AW基本不了解,甚至沒有聽過,主要是缺少ICU-AW相關知識的來源。N6:“以前真沒有聽說過ICU-AW,目前我們科室還是比較更重視患者的生命的救治,對于生活質量還是較缺乏關注的。”。多數訪談對象表示,希望通過更多的途徑加強自身的ICU-AW相關知識的學習。N1:“希望官方有明確的落實指南出來,指導護士系統的了解這一塊內容?!薄4:“醫院應該舉辦相關的培訓班,專門培訓ICU-AW的相關知識?!薄10:“可以通過護理繼續教育給我們傳授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引起大家的重視?!?/p>
2.5主題5:影響ICU護士學習ICU-AW相關知識的因素經訪談發現,多數訪談對象認為“工作太忙沒時間”是影響ICU護士ICU-AW相關知識學習的主要因素。N8:“有時三個護士(含護生)管8張床,還有血濾,給患者進行各項護理治療都忙的停不下來?!?。N9:“我們在上班一般是三班倒,下班后回家覺得體力都透支了,真的沒有精力再去學習了?!?。有訪談對象認為“家庭原因”影響自己專業知識的學習。N10:“家里孩子快要高考了,他的學習壓力也大,自己下班后基本只能顧孩子了。”部分訪談對象認為,缺乏外出學習或參加相關學術交流活動的機會。N7:“我們科室的護士近60名,現在外出學習的機會真的很少輪到我啊?!?。
3.1提供規范完整的ICU-AW的學習資源,提高ICU護士的認知度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迅速發展,重癥監護室的患者存活率的不斷增加,對ICU獲得性衰弱的認識也隨之增加,ICU護士作為危重癥患者的直接護理及照顧者,其掌握和應用ICU-AW知識對預防ICU-AW發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1.1護士對ICU-AW認知狀況分析本研究的訪談對象來自某三級甲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并且取得中華護理學會的ICU??谱o士的資格證書,他們與該地區的其他ICU護士相比,具有更高學歷和職稱,良好的ICU護理實踐能力,但本次訪談結果顯示其ICU-AW知識相當匱乏,對ICU-AW評估的重視程度不高,絕大部分訪談對象在臨床工作中并未或僅僅偶爾關注此并發癥。由此可知,該地區ICU護士普遍缺乏對ICU-AW的理解與實踐。廖永珍等[5]研究發現雖然近幾年對ICU-AW的認識逐漸增多,但是對ICU-AW的關注仍較少。經查閱大量國內文獻發現,目前鮮有文獻報道護士對ICU-AW認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對ICU-AW基礎理論知識的報道。由此可見,目前ICU護士相對缺乏具備ICU-AW相關知識,對預防ICU-AW普遍缺乏重視,要推行相應的干預護理尚需付出很大努力。筆者建議醫院護理管理者重視護士的ICU-AW知識培訓,制訂ICU-AW知識培訓計劃,增加護士相關知識與技能,提高其對ICU-AW最佳實證的認知度,從而增進護士對危重患者ICU-AW的關注,促使其在ICU臨床護理工作中對ICU-AW正確評估與預防。
3.1.2護士ICU-AW知識需求分析護士對ICU-AW知識了解有限,其造成的后果主要是ICU-AW認知低和實踐能力差。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所訪談的10名ICU??谱o士中,只有2名護士在外出培訓時聽過關于ICU-AW的課程,且非關于ICU-AW系統的培訓。大部分訪談對象均表示希望有機會獲取ICU-AW相關知識。鑒于ICU-AW相關知識目前還未普遍納入醫學院校的教科書,護士不能從學校獲得系統的ICU-AW知識,在醫院工作后參加ICU-AW知識培訓的機會有限。臨床上大多僅依據患者的表現及反應,結合個人的臨床經驗,去評估該患者是否出現ICU-AW等。因此筆者建議從以下3個方面滿足護士ICU-AW知識需求,以提高其ICU-AW認知水平:(1)加強在校教育,目前獲取護理專業知識最重要的途徑仍是在護理學校期間的理論知識的學習。(2)繼續教育的開展,醫院護理管理有計劃的組織護理人員進行ICU-AW知識,特別是評估、干預措施等應用性知識的系統培訓。且應在ICU護理工作中逐步建立規范的ICU-AW評估方法,提出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實施方案,使護理人員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知識與臨床技能有效的相結合,相互促進,最終全面提升ICU護士預防ICU-AW的能力水平。(3)提供學習資源,一方面提供護士外出培訓和學習的機會,不斷拓展ICU護士ICU-AW護理知識的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鼓勵護士查閱相關文獻,了解關于ICU-AW的相關知識的最新動態,進一步實現科研型與能力型培養相結合的目標。
3.2更新觀念,提供政策支持,提高ICU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本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對ICU-AW重視度不高,主要由于ICU日常工作壓力大以及ICU-AW預防措施還未系統地納入護理管理流程有關。ICU-AW是一個很常見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并發癥。雖然近年來醫院ICU醫務人員的理念正在逐漸改變,危重患者的早期活動逐漸受到關注。但是目前國內對危重癥患者治療重心仍在生命的救治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對患者本身生活質量的重視。一方面,ICU接收的是可逆性和跨專科危重的患者,要求護士時刻保持高度警惕狀態,及時正確地實施各項護理措施,使護士處于較緊張的狀態,特別是對于年資較淺的護士,極容易忽視患者生活質量。另一方面,ICU護士工作量繁重,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導致身體和精神狀態極易處于疲勞狀態,導致其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受到打擊。管理者應認識到護士在評估和預防ICU-AW的重要性,張娜等[6]研究認為,臨床護士、醫師、醫院管理者等相關人員應重視ICU-AW的預防。俞玲娜等研究[4]將ICU-AW的預防納入到ICU監護護理常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她認為不斷加深對ICU-AW認識,并且在國內ICU的日常醫療工作中制訂系統的預防ICU-AW服務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今后研究的重點。因此,管理者需進一步合理配置ICU護理人力資源,營造以安全為核心的護理文化氛圍,鼓勵多學科團隊共同合作,提高護士對ICU-AW認知能力;同時,將ICU-AW預防措施納入護理管理系統,建立長效機制,鼓勵護士定期評估危重癥患者的肢體活動水平,對護士進行預防ICU-AW的實證培訓,提高護士對ICU-AW實踐能力,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ICU集中了先進精密的儀器設備、現代化醫療護理技術及病情多變的危重癥患者。在ICU醫護工作者不僅要注重患者的循環、呼吸、腎臟等功能維護,以確?;颊叩纳媛?,還必須最大限度地降低ICU-AW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ICU護士ICU-AW知識匱乏,且重視程度不高。ICU護士能認識到ICU-AW相關知識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以后相關研究中,應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在質性訪談的基礎上發展并構建調查問卷,進行大樣本的現狀調查,從而發現ICU護士對ICU-AW所持態度及行為的現狀,進而為為預防ICU-AW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提供依據,及進一步提高對危重癥患者的護理質量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1]Kress JP,Hall JB.ICU-acquired weakness and recovery from critical illness[J].N Engl J Med,2014,370(17):1626-1635.
[2]De Jonghe B,Bastuji-Garin S,Sharshar T,et al.Does ICUacquired paresis lengthen weaning from mechanical ventila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4,30(6):1117-1121.
[3]Hermans G,Gosselink R.Should we abandon manual muscle strength testing in the ICU?[J].Crit Care,2011,15(2):127.
[4]俞玲娜,張娜,尹安春.ICU獲得性衰弱的干預研究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82-83.
[5]廖永珍,黃海燕,叢麗,等.ICU獲得性衰弱的研究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5):524-526.
[6]張娜,張兵.早期活動預防ICU獲得性衰弱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4,31(5):43-45.
(本文編輯馮曉倩)
lObjective:To learn about the current recognition condition of ICU nurses towards ICU acquired weakness (ICU-AW) and provide referential basis for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Method: Adopted phenomenon research metho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onducted one-to-one semi-structure in-depth interview on 10 ICU specialty nurses from a third-grade class-A general hospital of Jiangxi province. Results:Sublimated 5 themes about the recognition and comprehension of ICU nurses towards ICU acquired weakness with phenomenon analysis program: improvement of ICU nurses’ relevant ICU-AW knowledge, insufficient attention of ICU-AW assessment, urgent need of relevant ICU-AW prevention knowledge, source lack of relevant ICU-AW knowledge information and certain factors affecting ICU nurses to learn relevant ICU-AW knowledge. Conclusion: Nursing administrators should focus on ICU nurses’ recognition condition towards ICU-AW, provide them with normative resource and corresponding training to propel the improvement of ICU nurses’ level of expertise.
ICU acquired weakness;Cognition;Qualitative research
330000南昌市南昌大學附屬眼科醫院
吳利:女,碩士研究生,護師
王建寧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4.004
2015-10-30)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ICU acquired weakness recognition of ICU nurses
WU Li,WANG Jian-ning(Affiliated Eye Hospital of 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