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純一
摘 要: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是解決當前中國各方面難題和問題的長效之策。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把握其價值目標,明確其價值標準要求,進而做出適宜的價值選擇。
關鍵詞:國家治理;現代化;價值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我黨對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治國理政理念的創新與發展。“中國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改革,將是一個價值導向調整優先于治理技術革新的過程。只有深刻把握了這一原則,治理現代化才能夠從社會中獲得不竭的動力支持。”[1]國家治理現代化從理論層面來說,就是對國家治理這一價值取向重新審視與解構的過程。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目標
“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價值一樣。”[2]國家治理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推動公平的社會環境的營造,促進正義的社會制度的形成,公平正義必然也是公權力機關運行所應追求的核心價值目標。
國家治理在不同的階段應該有不同的主題。如果說改革開放的前期,我們的價值目標更多的是傾向于“效率”,即要解決好“做大蛋糕”的問題; 那時至今日應該重點解決“公正”,即“分好蛋糕”的問題。我國已經邁入工業化中后期,即進入了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期,與之相適應的國家治理上所追求的核心價值目標,不應只是通過讓市場來提高社會的生產力,更為重要的是要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實現公平正義。對于“效率優先”所帶來的兩極分化、差距擴大等社會問題,要通過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注入公平正義的改革因子,形成公平正義的國家制度體系,彌合市場運行中的差別和差異不至于演化為巨大的差距,從而使社會公平正義得到根本保障,這就是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價值目標。
二、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標準
衡量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變革成功與否,有兩個重要的指標,即法治與民主。所謂法治,并非簡單的實施法律,其根本意蘊在與社會大眾腦海中能否根植“規則的意識”。所謂民主,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大多數贊成”,其現代意蘊在于能否在公共事務處理上具備“協商的意識”。
當今中國法治不彰的突出表現就是人治意識濃厚,法治缺失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公權力擴張、腐化,規則、法紀成了權力肆意擺弄的玩偶,一邊說按章辦事,一邊又強調要靈活通融,致使民眾的私權利慘遭踐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社會缺乏自我發育的空間,市場經濟羸弱,歸根結底是規則的缺失,社會的運作邏輯是權力邏輯而非規則邏輯。
與法治建設不足相伴的是民主進程乏力。“民主是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本質特征,是區別于傳統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所在。”[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政治發展總體上依然是“權威”思維的主導,普通民眾對各種國家與社會事務并未有效的參與,尤其在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政府往往享有極大的權限,與廣大民眾沒有進行充分的溝通協商的情形下,政策以高效率出臺,而政策后果卻由民眾買單。
現代化的國家治理,必須要讓公民是成為社會和國家的真正主人; 必須實現公民對政治權力運行過程的切實監督。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兩個價值標準來衡量,當前中國推進政治現代化的路徑,就是要用完善依法公權力行使的同時,尊重公民權利要求,讓私人權利訴求表達有常規的渠道。
三、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價值選擇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會面臨諸多的價值選擇,可以抽象為政府、市場、社會三者的定位問題。三者之間并非是那樣的界限分明,三者之間關系的交織注定了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需要直面價值選擇的困境。
當中國在由市場經濟意識極度匱乏邁向市場經濟高度發達時,直接利益驅動支配下效率優先的市場意識確實極大釋放和激發了生產力。但單純的市場自發秩序更傾向于馬太效應式的分配機制,國家經濟總量在增長,但普羅大眾卻認為自己的收益卻在減少,這說明單純依靠市場利益驅動的做法實際上已經達到了其價值逆轉點。當政府以完善市場機制姿態出現時,并非必然意味著整個國家就走上了現代化轉型的康莊大道。承認“市場失靈”并不是將經濟運行全部交由政府管制,因為公權力同樣存在逐利行為,極易演化為社會的價值異化,最終吞噬制度規范甚至于市場本身。
當前中國國家治理所面臨的政府權威的消解、市場經濟畸形以及社會成長乏力這三大問題,用“維穩悖論”一詞最能囊括其中的矛盾糾結。政府習慣用行政化的壓制辦法,通過剛性指標的考核最終實現維穩的目的。于是,各級政府以硬性指標要求在社會問題方面注重杜絕上訪,在經濟發展方面強調GDP,最終形成“剛性的穩定”,整而國家缺乏發展的可持續性。
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要求,其實質還是要協調發展、改革與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長期以來我國的改革主要是在經濟領域進行,政治體制改革與社會體制改革相對遲緩,整個國家處于一種非均衡式的增長狀態。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樹立新的戰略思維,謀求向整體的、均衡的可持續發展路徑的轉型,打造廉潔、清明和民主法治的政治體系,塑造開放、透明和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以及形成自治、包容和充滿活力的社會秩序。
參考文獻:
[1]韓冬雪.衡量國家治理績效的根本標準[J].人民論壇,2014(9):34.
[2](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等譯,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1.
[3]俞可平.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J].前線,20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