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昕
摘 要:企業內部人員之間關系的和諧以及企業員工自身個體的和諧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人自身的和諧,就是要有健康良好的心態,就是要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能正確地處理個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會、融入集體。只有員工的內心和諧了,才會促進企業的和諧。本文著重論述了和諧心理的重要性及如何營造企業發展良好氛圍。
關鍵詞:和諧心理;企業發展;方式方法
心理健康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自我認識。第三屆國際心理衛生大會認為:心理健康的標志一是身體、情緒十分協調;二是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能彼此謙讓;三是有幸福感;四是在職業工作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
當前,員工的負面心態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與工作高節奏相關的焦慮、浮躁心理;二是不能正確對待收入差距而導致的攀比、消極心理;三是性格缺陷而導致的抑郁、挫敗心理;四是精神空虛而導致的自私、冷漠心理;五是管理不善引發的逆反、隔閡心理。重視并提高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促進企業內部和諧,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的一項迫切任務。因此,基層企業工會要站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高度,積極探索有效促進員工心理和諧的方式方法,使員工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一要通過協調勞動關系,營造和諧的發展環境。面對企業經濟體制和經營機制的重大變革,員工的思想觀念、擇業觀念、生活態度和內在需求隨之發生了根本變化,各種利益矛盾會愈來愈突出。要把加強勞動爭議調解和信訪接待工作作為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通過建立勞動爭議預警機制、源頭調解機制、全員參與機制和親情化信訪接待機制,變上訪為下訪,變接防為詢訪,盡量把勞動爭議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之中,從而營造“風清、氣順、心齊、勁足”的和諧發展環境。
二要通過提升企業形象,營造和諧的文化環境。“文化支撐和諧”。工會要立足于學習文化、道德文化、民主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設,整合文化資源,發揮文化優勢,聯系企業實際,堅持“造企”與“塑人”的統一,構建和諧文化環境。一是提升學習文化。二是推進道德文化建設。積極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加強人文關懷,開展“感恩”教育,引導員工正確對待自己、他人和企業,正視困難、挫折和榮譽,努力打造自我和諧、家庭和諧、社區和諧。三是培育民主文化。要營造濃厚的民主氛圍,發動員工參與企業民主管理,維護中凝心聚力,體現和諧。四是打造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設是裝備制造企業加強安全管理,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和永恒課題,工會要積極發揮群眾安全組織優勢,利用安全展室、安全文化閱覽室、安全文化長廊等安全宣傳設施和開展安全警句、安全諺語、安全格言、安全理念征集評選活動,使“關注安全,關愛生命”、“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別人不保險”等安全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三要通過培養健康心態,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堅持正確的文化方向,把滿足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第一,要注意抓好員工心理素質的培養,塑造一種“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勤奮敬業、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還要引導員工經常進行自我批評,從而保持平和的心態。第二,要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員工的心態是會因環境而變化的,因此要十分注意盡可能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第三,要及時疏導和化解員工的心理健康問題。要正確引導員工注意自我情緒的調解,使員工們對自己的心理狀況有一個比較科學、客觀的認識,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增強心理承受能力。還要善于消除和排遣員工不良情緒。通過組織開展文化活動、聚會、聚餐等可以使員工之間得到很好的溝通,融洽彼此關系,不滿和誤解得到釋放;通過領導和員工的談心活動,除了可以使有不良情緒的員工滿足心理上的傾訴、渲泄、交流和安撫的需求外,對他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憂慮、困惑等也可以進行恰當的疏導和幫助,從而達到生理或心理方面的新平衡。第四,要用企業精神塑造職工,用新穎別致的活動吸引員工,創新內容形式,舊中求奇,美中求樂,樂中求教,開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職工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文娛活動,唱政治思想、精神文明、企業文化大戲,滿足各層次的文化需求,提高員工的生活品位和質量,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使員工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四要通過實施送溫暖工程,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工會要做員工的貼心人,必須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為職工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盡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圍繞員工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來落實,把維護員工合法利益貫穿到送溫暖獻愛心,貫穿到困難員工幫扶工作中去,做到員工冷暖有人問、呼聲有人聽、急難有人幫,人人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馨,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拓展送溫暖的內涵和外延,實現幫扶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多元化、規范化、人性化。要積極搞好困難員工家庭調查,建立困難員工家庭檔案,并做到跟蹤調查,及時了解困難家庭的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幫扶計劃,幫助困難員工家庭盡快擺脫貧困。認真做好“低保”和員工補充保險工作,使符合條件的員工做到應保盡保,要盡可能地把符合條件的特困員工家庭成員納入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補充保險范圍,增強職工抵御風險的能力。通過實施送溫暖工程,最大限度地維護員工隊伍的穩定,逐步形成“互助友愛、相容共生”的和諧人際關系,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