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中洪(重慶市墊江縣第一中學校,重慶 408300)
?
“隨心所欲”的語文學習——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芻議
鄧中洪
(重慶市墊江縣第一中學校,重慶 408300)
摘要: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是以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角,學生在被動接受中開展學習活動,而自主學習則是讓學生處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并發展創新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自主學習;重要性;方式方法
新課程改革強調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必須始終貫徹這一基本理念,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傳統教學方式,積極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們廣大高中語文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認真設計好教學方案,努力建設切實可行的自主學習系統,著力構建好高中語文自主學習策略。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并在社會進步過程中,得到不斷地創新與發展。語文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對學生其他科目的學習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對高中語文學習效果的提高。經過不斷實踐證明,自主學習方法是一種將學生放到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師作為組織者與指導者,組織與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學習狀況、有選擇性地制定學習目標與學習內容,并靈活運用各種資源與學習方法,完成學習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具有充分的自主權與選擇權,他們對于學習內容的選擇與學習目標的制定,依照自身學習特點與能力進行的。這種自主學習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獨立性、自控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同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還可以培養學生資料收集、整理、邏輯分析的能力,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
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已經進行十幾年,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自主學習方法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是由于高中語文教師對自主學習方法的研究還不深入,在運用自主學習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及時的分析與解決。高中語文教師對自主學習方法的認識與實踐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很多高中語文教師對自主學習方法的認識僅限于“知道”這個層面,他們并沒有有效地研究自主學習方法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應用條件,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情況、能力與教學內容的研究,而是將自主學習方法生搬硬套地運用到各種教學內容與教學環節中,使學生對于一些較深層次的語文知識理解較差,打消了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教學效果自然也不好;另外,一些高中語文課堂運用自主學習方法過于頻繁,而且注重自主學習方法的形式,忽視實質內容,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缺乏實效性,創新教學模式的構建得不到實現。
傳統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整個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要圍繞著教師的教學活動而展開,學生只是課堂教學的旁觀者,教師的教學更多的只是那種機械的灌輸,學生更多的時候只能是被動的接受,久之,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也會逐漸消失殆盡,課堂的教學氣氛也會變得日漸壓抑,這樣的課堂教學氣氛很難有效地調動起高中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高中語文課的學習效率也會逐漸地降低,不利于高中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面對這種教學現實,如何改變是擺在每一位高中語文教師面前的現實問題。要改變這一教學現實,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施過程中,以學生作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的主人,學生的學習要作為課堂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的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而有效展開,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的一言堂,教師要成為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合作者與引導者,要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表現,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催化劑,促進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注意掌握學生學習的具體情況,對學生個體的差異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并根據存在的差異,采取差別化的語文教學措施。如,在提問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有差別性的問題,對于語文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教師提問的問題要盡量具有一定的深度,這樣可以增加這部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而對于語文水平相對較差的同學,提出的問題應該較為淺顯,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這類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水平的提升,要在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語文教學效率。
在構建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時,應當注重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夠學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間和想象空間,學生在進行高中語文自主學習過程,通常會產生一些問題,若學生產生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會直接影學生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效率。在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課堂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如在進行《滕王閣序》教學時,可以要求學生在了解王勃身世、準確把握文章內容以及參照滕王閣歷史的基礎上進行“是王勃成就了滕王閣,還是滕王閣成全了王勃”話題的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不斷提高學生自學學習效率。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指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創設一個寬松、自由、平等、民主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來,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愉快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由此可見,讓學生感到安全與自由,是創造的兩個基本條件。教師必須創設和諧的學習環境,建立民主、平等、寬松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開放、相互支持的課堂氛圍,使他們在課堂上能思想解放、心靈自由,培養開放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可以更好地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推動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模式的有效構建是極其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宋文革.高中語文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實踐體會[J].學周刊,2014.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1-0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