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平
(夏邑縣中醫院 眼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
中西醫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效果觀察
閆平
(夏邑縣中醫院 眼科 河南 商丘 476400)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夏邑縣中醫院診治的60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使用西藥治療,觀察組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盤狀瘢痕、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可提升患者視力水平,減緩病情的發展,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中西醫結合;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效果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在臨床屬于較常見的眼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病率增高。臨床根據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發病性質分為濕性和干性,其中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患者致盲率較高[1]。本研究選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夏邑縣中醫院診治的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60例,分別對其使用單純西藥治療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對比臨床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夏邑縣中醫院診治的60例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53~74歲,平均(66.35±3.64)歲;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54~75歲,平均(66.86±3.4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使用西藥進行治療,具體如下:眼部滴入滴眼液,1滴/次,3次/d;口服維生素C,0.1 g/d,1次/d;口服維生素E,0.3 g/d,3次/d。觀察組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醫湯劑,湯劑組方:五味子10 g、甘草10 g、枸杞15 g、當歸20 g、女貞子15 g、白術12 g、雞內金15 g、薏苡仁15 g。針對長期出血的患者加浙貝母10 g、澤蘭12 g;視物模糊的患者加菟絲子和知母各12 g;肢體乏力的患者加豬茯苓10 g、人參12 g。將上述中藥加入清水中煎煮后取汁,分早晚服用。兩組患者均治療8周,觀察其療效。
1.3 評價標準 有效:患者治療后視力水平明顯提升(幅度≥0.3),黃斑區滲出、出血等癥狀明顯改善;好轉:患者治療后視力水平有所提升(幅度為0.1~0.3),黃斑區滲出、出血等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治療后患者視力水平及黃斑區滲出、出血等癥狀未改善或加重[2]。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盤狀瘢痕、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有效21例,好轉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67%;對照組有效13例,好轉8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0.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并發癥 觀察組發生盤狀瘢痕3例(10.00%)、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2例(6.67%),并發癥發生率為16.67%;對照組發生盤狀瘢痕2例(6.67%)、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4例(13.33%),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主要是由于衰老和退變,導致玻璃膜破壞,使脈絡膜血管入侵視網膜后形成新的血管膜,引起色素上皮或視網膜出現漿液或出血癥狀[3]。目前,針對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發病機制尚不統一,相關研究表明[4],其發病多與高血壓、免疫系統缺陷、眼部營養不良等有關。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不會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使用中西醫結合治療臨床效果優于單一西藥治療。中醫認為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屬于“視瞻昏渺”范疇,常由于陰虛火旺、肝腎脾虛、濕氣瘀阻等造成[5]。患者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氣虛加重,導致血行受阻;老年患者多存在肝腎脾虛,致使眼部營養不良而產生病變。中醫通過補氣滋陰、活血化瘀來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本研究中枸杞、雞內金、五味子、女貞子為主藥,分別具有補腎保肝、活血明目、益氣補腎、滋肝烏發的作用,可改善患者肝腎功能及眼部疾病;薏苡仁、甘草、白術為輔藥,分別具有祛濕健脾、通竅補血、健脾補氣的作用,促進眼部氣血的恢復[6]。中西醫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可進一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眼部功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可提升患者視力水平,減緩病情發展,提高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1] 路航,崔璟琳,董輝,等.康柏西普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眼科雜志,2015,51(11):818-821.
[2] 李銘,魏偉.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治療進展[J].國際眼科雜志,2015,15(2):251-254.
[3] 徐曉莉,張喜梅.眼底自發熒光技術在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眼科縱覽,2015,39(1):25-29.
[4] 李志強.七葉洋地黃滴眼液治療黃斑變性的效果分析[J].河南醫學研究,2015,24(12):51-52.
[5] 吳學志,呂海江.呂海江教授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經驗[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5,24(4):280-281.
[6] 陳秀麗,石德鵬,徐海峰,等.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眼中外層視網膜管狀結構的OCT特征及其臨床意義[J].眼科新進展,2014,34(10):940-942.
R 771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0.095
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