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巖
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院 河南偃師 471900
檢驗科預防醫院感染的對策
李 巖
河南省偃師市人民醫院 河南偃師 471900
目的探討檢驗科在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具體管理控制對策。方法通過探討分析我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制定有效控制檢驗科醫院感染的各項措施。結果依據查出的各種危險因素,制定對應解決對策,可實現院內感染幾率的有效降低,同時為患者病癥更好治療提供保障。結論檢驗人員針對醫院感染,需提高認識,強化學習,管理規范化,減少環境污染,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通過對院內感染發生的各項危險因素施加有效控制,可有效提升患者滿意度及醫院整體水平。
檢驗科;醫院感染;對策
近些年來,隨著高致病性禽流感、SARS、各種肝炎及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的出現與廣泛蔓延,檢驗科發生醫院感染的幾率及危險性與日增加,且檢驗科工作人員每日均需與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體液及血液等密切接觸,如若未進行防護,不僅檢驗人員被感染概率增高,且易發生實驗室獲得性感染,至此,檢驗科乃是醫院感染重點監控的科室,同時也是醫院感染發生高危區。對此,筆者就本科室近幾年醫院感染管理的措施進行探討。
1.1 功能區域劃分不清
檢驗科存在著用房面積較缺及緊張情況,且存有紫外線放置不合要求、半污染區、清潔區與污染區混雜及布局不合理等現象。
1.2 規章制度不健全
伴隨當今醫學技術的日益發展,衛生行政管理部門強化了對醫院感染的管理與監測。但其主要對無害化處理檢驗科的醫療廢物,保護環境,而在關于檢驗科內控制醫源性感染方面的規章制度上,則存在不健全情況,在購買用于控制醫源性感染的儀器與設備投入不足,科室工作人員參加醫院感染相應會議與學習班的機會較少,在對醫源性感染預防措施方面也存有不健全情況。
1.3 自我保護意識缺乏
實際操作中未能依據檢驗科規章制度及操作程序來進行,比如不佩戴手套、帽子及防護口罩;工作人員穿戴受到污染的衣物進至休息間,或在實驗室吸煙、吃零食;實驗當中忙于他事或接聽電話等。檢驗科工作人員為充分意識到醫院感染的重要性,未能足夠認識對其施加管理的意義與目的,存在較為嚴重的重檢輕防思想,對于醫院感染管理及措施執行落實上僅形式化。
1.4 設施不全與使用不規范
通風設備、防護眼鏡及隔離衣等存在不足。且因檢驗科用房存在較為緊張狀況,因此,導致作業流程與布局方面存在不合理,未能正常使用預防醫源性感染的設備。沒有依據相關要求用消毒液,濃度配制方法不正確,未能準確掌握消毒有效時間。處理檢驗所產生的廢物、廢液以一次性檢驗用品不當,存有流入市場與社會的風險。
2.1 嚴格劃分區域功能
在改造實驗室時,檢驗科房屋諸如人的流向、標本及通風等內容需重新改進與思考。正確分離清潔區、緩沖區與污染區,盡量按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標準與要求設置各項功能區,將生物危險標志貼于實驗室入口,另外,還需注明生物安全級別及危險因子級別。對于那些非工作人員,禁止進入實驗室。
2.2 健全科室規章制度
科室領導需定期組織全科室人員,開展醫院感染管理各項規章制度與法規文件的學習、培訓工作,建立健全檢驗科各種預防醫源性感染的制度規范,并打印各種規章制度,貼于醒目位置。科室領導需定期組織科內管理人員,開展相關領域的崗位培訓工作,將強化醫院感染知識的學習作為著重點,定期考核本科室人員醫院感染知識掌握情況,不斷強化醫院感染知識的教育工作。
2.3 提升自我防護意識
對于檢驗科所存在的重診斷輕預防思想,需堅決給予改正,提升科室人員醫院感染知識水平,促使全科人員清楚的了解到預防醫院性感染的重要性,另外,還需采取有效措施,對科室人員進行積極引導與疏解。要求全科人員對檢驗科操作程序嚴格執行。強化自我防護觀念與意識,在實際操作中,需對檢驗科規章制度及操作程序嚴格執行,正確佩戴防護衣、手套、帽子及防護口罩等;工作人員不穿被污染或易導致污染的工作服進至休息間,不可在實驗室內吸煙及吃零食,實驗過程中不做其它事情,如接打電話等。科內可每年開展1次免疫學檢查,并行全面體檢1次,接種疫苗。構建全科健康記錄。
2.4 強化醫療廢物管理
指派專職人員管理檢驗所用過的一次性檢驗用品,處理廢物與廢液,做好各項消毒工作,及時記錄。消毒自動化檢驗廢棄液,在自動化檢驗儀旁擺放塑料容器,并將廢液引流管插入容器內。完成處理后,然后實施廢氣處理。將使用過的針頭放置于防穿透容器內,而將諸如酶標板、加樣器吸頭、離心管、吸管及注射器等一次性試驗用品,放置于消毒容器當中,通過高溫高壓對其實施消毒,而后再做廢棄處理操作。
通過落實上述管理對策,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大大強化。科內工作人員不僅有了自我防護的意識,而且提升了醫院感染的實際認識,對以往重檢輕防的錯誤理念與觀點給予了徹底改變,進而為科內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與安全提供了充足保障。檢驗人員通過對消毒隔離的麻痹思想有效克服,對于相關消毒隔離制度能夠做到自覺的遵守,養成了相互監督的良好風氣及生物安全防護的不錯習慣。健全了相關機構建設及生物安全規章制度的建設,針對各項工作均配備有專職人員,促使生物安全管理更為規范化、制度化與經常化。將監督措施作為著重點,促使制度更為有效的落實,為各項臨床任務、疾病預防與控制任務及科研課題的完成提供了有效保障,消除了隱藏的安全隱患,有效避免了各類事故的再發生。
[1]陶蕊. 檢驗科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 12(6):1357-1357.
[2]文宏宇. 加強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預防檢驗科醫院感染[J]. 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14, 15(5):517-519.
[3]林永恩. 醫院檢驗科醫院感染的預防與管理[J].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09, 6(21):1880-1881.
[4]楊麗勤. 淺談檢驗科人員醫院感染的預防[J]. 護理研究, 2008, 22(12):1112-1113.
[5]吳玉杰. 檢驗科微生物室的醫院感染的對策分析[J].現代養生, 2014(24):140-140.
R197.323
A
1672-5018(2016)10-2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