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家艷
安順市普定縣人民醫院 貴州普定 562100
乙肝兩對半及轉氨酶檢測結果分析
黃家艷
安順市普定縣人民醫院 貴州普定 562100
目的:探究乙肝兩對半及轉氨酶檢測的結果情況。分析這兩種方式在診斷乙型肝炎疾病中的臨床意義。方法: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乙肝兩對半以及轉氨酶檢測的乙肝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使用速率法進行轉氨酶檢測,使用酶聯免疫法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HBsAg陽性15例,抗-HBs陽性45例,HBeAg陽性2例,抗-HBe陽性16例,抗-HBc陽性22例,單五陽為乙肝患者主要感染模式。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的轉氨酶升高率顯著比未感染者高。結論:對于疑似乙肝患者,實施轉氨酶與乙肝兩對半檢查,可全面提升確診率,有利于日后治療計劃的制定,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減少痛苦,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乙肝兩對半檢查;轉氨酶檢測;乙型肝炎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乙肝大國。相關統計證實,我國約有10%的民眾患有乙型肝炎。對于該疾病,臨床上通常使用乙肝兩對半法對受試者實施相關檢查【1】。因為該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為血液傳播與母嬰傳播及性接觸傳播。所以在患者各類體液中均可以檢測出乙肝病毒,為了能夠更好的預防與診斷乙型肝炎,為日后治療計劃制定打下基礎,就需要使用有效方式,全方位提升乙肝病毒檢測的精準性。結合實際情況,本文選擇 2015年 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乙肝兩對半以及轉氨酶檢測的乙肝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對其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得出心得,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乙肝兩對半以及轉氨酶檢測的乙肝患者100例為研究對象。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齡21-82歲,平均年齡(45.9±6.8)患者知曉實過程,自愿參加實驗調查,在此同時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經臨床診斷與病理檢查,患者確診,符合衛生部最新頒布的關于乙型肝炎臨床診斷標準。
1.2 方法
所有受試者均抽取空腹靜脈血5ml。后將樣本放入到離心機內實施分離,等到沉淀以后,取用血清實施谷丙轉氨酶以及乙肝兩對半檢查。實驗步驟嚴格依照衛生部最新出臺的相關標準進行,使用速率法實施谷丙轉氨酶檢測,使用酶聯免疫吸附法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測。在每次進行檢測以前,均要進行室內控制工作,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測量結果公允性。
2.1 乙肝兩對半檢測結果
100例檢測者的乙肝兩對半結果詳見表1.

表1.100例患者乙肝兩對半陽性結果
2.2 患者大三陽,小三陽,單五陽,一五陽,一二四五陽以及二五陽發生情況
詳情見表2.

表2.患者大三陽,小三陽,單五陽,一五陽,一二四五陽以及二五陽發生詳情
2.3 患者轉氨酶陽性情況
對100例受試者實施轉氨酶檢查,結果證實:轉氨酶上升者共計5例,陽性率為5.00%;乙肝兩對半檢查者轉氨酶上升4例,陽性率為2.00%、在乙肝兩對半檢查結果陰性者中,轉氨酶升高者4例,占總數的4.00%。
乙肝兩對半檢查的五項指標具體為: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差異化抗原體的檢查臨床意義不停,在此其中【1】HBsAg能夠判斷體內是否存在乙肝病毒;抗-HBs能判斷體內是否有保護性抗體;HBeAg是乙肝病毒復制的標志,它可以判定傳染性的大小;抗-HBe代表受試者機體內乙肝病毒復制情況是否得到抑制;抗-HBc表示受試者為感染窗口期或者既往有乙肝病毒感染史,另外相關文獻證實,約有1/4的健康者機體內可以檢測出抗-HBc。
乙肝病毒本身并不具備致病性,其對機體肝細胞損傷主因機體免疫系統清除反應而引起。當人體感染乙肝病毒以后,HBV會在短時間內入侵到患者肝臟細胞內,進而令肝臟細胞部分功能受損,引發機體對肝細胞產生免疫反應,疾病嚴重者免疫系統還會殺死已經被乙肝病毒侵害的細胞與部分未感染肝臟細胞。由此能夠看出,患者機體免疫力在于乙型肝炎機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本次實驗的相關研究結果中能夠看出,單五陽為乙肝患者主要感染模式,其感染率為22.00%,一五陽率次之,為17.00%。再次二五陽,大三陽,小三陽以及一二四五陽。大三陽代表乙肝病毒癥處在復制最活躍期間內,具有超強傳染率,對于該類型患者,必須本著“早發現”“早診斷”與“早治療”的原則進行臨床診治工作。
在進行轉氨酶實驗中,如果受試者的該項指標為0-40U/L,代表無異常,如果超出該限定值,證實為轉氨酶上升。引致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除了乙肝病毒入侵感染之外,過度飲酒,油膩飲食,脂肪肝,劇烈體力活動等都會導致該值非永久性偏高。國內文獻研究結果證實【2】,在100例待檢者中,轉氨酶上升者共計6例,陽性率為5.88%;乙肝兩對半檢查者轉氨酶上升5例,陽性率為4.90%、在乙肝兩對半檢查結果陰性者中,轉氨酶升高者4例,占總數的3.92%.兩種檢查方式所出具的結果基本一致,罹患乙肝者的轉氨酶陽性率明顯比未罹患者高。
綜上所述,對于疑似乙肝患者,實施轉氨酶與乙肝兩對半檢查,可全面提升確診率,有利于日后治療計劃的制定,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減少痛苦,值得進一步推廣使用。
[1]王小杰, 于宏亮. 乙肝患者前S1抗原與乙肝五項及ALT聯合檢測的意義[J]. 中國實用醫藥, 2015(10):56-57.
[2]張衛云, 任廣立, 伍令燦,等. 乙肝患者HBsAg定量與乙肝病毒DNA定量及谷丙轉氨酶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 生物技術通訊, 2015, 26(6):846-848.
R512.62
A
1672-5018(2016)10-2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