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恩芳
安順市平壩區人民醫院 貴州安順 561100
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在預防初產婦產后出血的應用效果觀察
云恩芳
安順市平壩區人民醫院 貴州安順 561100
目的:觀察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在預防初產婦產后出血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陰道分娩的120例初產婦臨床資料,按有無采用產后預測評分表分為兩組,對照組(55例)未應用預測表,行常規護理,觀察組(65例)應用預測表,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產后出血情況及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7.69%比對照組30.91%低,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產婦總滿意度95.38%比對照組72.73%高(P<0.05)。結論:初產婦應用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可有效預防產后出血,降低出血率,減少出血量,且提高產婦滿意度。
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初產婦;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分娩期并發癥之一,可引發產婦感染、貧血或減少乳汁分泌等不良現象,甚至可致死亡,嚴重危及產婦生命安全[1]。我院對收治的120例初產婦采用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再根據高危產后出血因素篩查結果行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于我院行陰道分娩的120例初產婦臨床資料,均為單胎;按有無采用產后預測評分表分為兩組,觀察組65例,年齡22-38歲,平均(26.14±2.13)歲,孕周36-40w,平均(38.15±2.24)w,體重48-68kg,平均(52.36±5.14)kg;對照組55例,年齡20-39歲,平均(28.10 ±2.42)歲,體重 50-67kg,平均(55.21±5.31)kg;對比兩組基線資料未顯示統計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入院后,護士密切監察產婦孕況,安撫產婦耐心待產,多與其交流,放松精神,告知產婦孕期注意事項,在娩出胎兒前肩后按醫囑為產婦肌注20U縮宮素。觀察組行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入院評估:產婦于入院后結合其病史、妊娠情況、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評估孕情,按評估結果為產婦做對癥治療,提前備血;產婦評分≥1分,宮口開3cm,則送入產房,助產士用預測表評估產房分娩期,按評估結果采取對應防護措施。②護理措施:心理護理,護士為產生介紹分娩知識及相關事宜,說明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目的,告知家屬評分結果,待商量后酌情告知產婦;助產士多關心產婦,盡量滿足其需求,多與其交流,予以安慰、鼓勵,成功娩出胎兒后告知產婦。產程護理,做好急救措施,禁臍帶過早牽拉,助產士為產婦按摩子宮,注意胎盤剝離征兆,記錄子宮收縮程度、宮高、出血量。行為指導,宮縮時,囑產婦側臥、深呼吸,助產士撫摸、輕捏其脊柱、腰椎部或四肢,告知產婦注意保暖,宮縮期間護士輕微掐、捏、牽拉產婦乳頭予以刺激,1-2min,出現宮縮時停止,緩解宮縮后繼續刺激。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產后出血情況;根據我院設計的調查表評定兩組產婦滿意度,從護理的態度、技巧及質量等方面評價,總分100分,滿意:>90分;較滿意:80-90分;不滿意:<80分;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總數×100%[2]。
1.4 統計學應用
數據用 SPSS20.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t行組間比較,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x2檢驗,P<0.05,表差異具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共5例,產后出血量(320.44±100.17)ml;對照組產后出血共17例,產后出血量(476.58±159.13)ml;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7.69%比對照組30.91%低,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產婦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52例,較滿意10例,不滿意3例;對照組滿意32例,較滿意8例、不滿意15例;觀察組產婦總滿意度95.38%(62/65)比對照組72.73%(40/55)高(P<0.05)。
子宮收縮乏力、凝血功能障礙及軟產道裂傷等均是造成產后出血的原因,其中宮縮乏力是常見病因,胎盤因素、多胎及巨大兒等均可引起宮縮乏力[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7.69%比對照組30.91%低,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提示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的應用可有效預防產婦產后出血。分析其原因可能如下:通過應用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可篩查出高危出血人群,針對危險因素,比如妊娠高征、貧血或妊娠合并癥等,予以積極治療措施,改善疾病;臨產時,助產士密切監測全產程,針對性予以護理干預,從而可減少產后出血量,降低出血發生率。同時,護士根據評估結果,對產婦實行撫摸、乳頭刺激等護理措施,在產婦第二、三產程,助產士對產婦乳頭按、捏刺激,有利于分泌內源性宮縮素,以縮短產程,減少出血量[4]。通過對產婦撫觸脊柱、腰椎部或四肢,對神經纖維產生刺激,阻礙細小神經纖維傳導痛覺感,消除產婦緊張情緒,放松骨骼,加強產婦分娩信心,提高產婦分娩配合度,促使子宮平滑肌平衡收縮,縮短產程,減少出血[5]。另外,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總滿意度95.38%比對照組 72.73%高;提示護士根據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結果進行護理干預,可提高產婦滿意度。護士于產婦入院后對其孕況采用預測表評估,做好產前指導工作,并對產婦實施心理疏導,以緩解分娩緊張、壓力,消除產婦負性情緒,可減少繼發宮縮乏力發生,從而預防產后出血發生,提高產婦滿意度。
綜上所述,初產婦應用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在預防產后出血中的效果顯著,有效降低產后出血發生率,減少出血量,使產婦滿意度提高,值得推廣。
[1]毛秋葵.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2):1656-1657.
[2]劉文秀,李紅蘭,練碧湖,等.護理干預預防產后出血在陰道分娩產婦中的應用[J].廣東醫學,2016,37(z2):274-276.
[3]鄧華艷,洪濤,賀英英,等.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在預防初產婦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1):77-78.
[4]麥桂霞,賴翠婷,江妙珍,等.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8):1245-1246.
[5]李正儉,黃偉嫦,陳慧等.改良式產后出血預測評分表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中華護理教育,2013,10(3):120-121.
R473.71
A
1672-5018(2016)10-0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