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維寧 陳體輝
瀘州市中醫醫院 四川瀘州 646000
產后虛損從虛瘀論治
賈維寧 陳體輝
瀘州市中醫醫院 四川瀘州 646000
產后虛損又稱為產后體虛,是妊娠產后的一組亞健康或疾病狀態。產后從虛瘀論治,創柴芪四物湯用于產后虛損補氣養血,化瘀通乳,在緩解體虛、乳汁量少方面療效獨到。
柴芪四物湯;產后虛損;扶正疏肝祛瘀;虛瘀
產婦在新產后及產褥期發生與分娩或產褥有關的疾病,稱為“產后病”。產后虛損又稱產后體虛,屬產后病范疇,包括產后缺乳、產后蓐勞、產后自汗出、產后惡露不盡等病癥,是指婦女產后出現神疲乏力、懶言納差、腰膝酸軟、頭暈目眩、乳汁量少、自汗或盜汗、心悸氣短、惡露量多、惡露不凈、情志不暢諸癥。
現代醫學認為產后尤其是產后24小時內,體內激素水平的短時急速下降,造成機體內分泌的不平衡,而致中醫所述“產后虛損”癥狀;其認為此階段為正常生理過程,產后恢復是一個正常階段,無需特殊處理。
祖國醫學認為產后多虛多瘀,中醫治療產后虛損經驗豐富,可補西醫之不足。我科陳體輝主任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實踐, 認為應從“產后多虛多瘀”為切入點, 以“補血益氣,化瘀止血疏肝 ”立法從“虛瘀”論治, 探討如下。
1.1 氣血虛弱為本:
婦人以氣血為本,氣血不足,百病由生。孕時氣血下聚以養胎,脾胃氣血相對較弱。脾主統血,為后天之本,脾虛統血無力,氣血化生不足,是以孕婦氣血本虛;產后氣血虧損,絡脈空乏,正氣虛弱,臟腑氣血不足,衛外不固,開合失常,易受外邪,起居不慎,邪氣乘虛而入,則易致病。分娩易造成產創及出血,致產婦元氣損傷,故產后以氣血虛弱多見,故有“產后百節空虛”之說。《產孕集》云“產后氣血虛少,絡脈空乏,肢節懈怠,滕理開張,皮毛不實,營衛不固,血道易塞,氣道易滯。故致疾之易,而去疾之難,莫甚于此。”
女子經、孕、產、乳皆以血為本,氣血互根,凡傷于血,必損及氣而成氣血兩虛。中醫認為乳汁乃氣血所化,下為月經,上為乳汁。乳汁化生與五臟六腑及經脈氣血的盛衰有關,尤其與肝、脾、腎及沖、任二脈的關系更為密切。產時大量失血耗氣,氣血兩虛,津液不足,致乳汁減少或不足。氣血俱傷,五臟失于濡養;脾虛,腎氣亦虛;或高齡產婦,腎氣不足,傷腎及陽,損傷腎陰;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具有滋養濡潤各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赤水玄珠》:“足少陰起于足 ....行人乳內”,可見腎對乳汁的分泌有影響。若腎中陰血不足,則見產后乳汁不行。
《傅青主女科·產后編上卷·產后總論》提出“凡病起于血氣之衰,脾胃之虛。而產后尤甚。`”,婦人歷經胎產耗氣傷血,加之產后氣血化乳,加重虛損,故產后病以氣血虧損為本。
1.2 肝郁血瘀為標
產后氣血虛弱,血道易塞,氣道易滯,易致諸疾。產后氣血虛弱,脈中血行滯而不榮,乳汁生化乏源,可致乳少;瘀血內停,乳汁運行受阻,可致乳汁受阻。氣血最易受肝的疏泄功能和沖、任二脈氣血盛衰的影響。乳汁的化生亦受七情變化的影響。女子陰性凝結,性情偏隘,易于怫郁,產后諸親屬注意力多轉移至新生兒,產婦敏感多慮,情緒易于波動。朱丹溪云:“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肝藏血,主疏泄,體陰而用陽,司沖任之調暢。疏泄功能的正常,還有賴于肝血的濡養。《醫宗金鑒》有云:“肝木之所以郁,一為血少不能養肝也。陰血少,則肝不滋而枯。”婦人產后陰血虧虛,血不養肝,疏泄不及,則氣機不暢。氣虛無以運血、肝郁血瘀;產后余血濁液易生瘀滯,或胞衣殘留或感染熱毒,均可導致瘀血內阻;或產時感受寒邪,寒性凝滯,血道阻塞而成瘀;或產后外邪乘虛客于胞門,造成敗血內結;或邪熱入血室,煉血成瘀。最終血瘀為實。
我科陳體輝主任認為治療產后病虛損應從虛瘀論治。在補氣養血的同時,不忘祛瘀,血行通暢 ,產婦氣血方能快速恢復。在祛瘀的同時不忘補氣、養血,氣血充盈則瘀滯通行、乳汁充沛。治療中尤其注意產后多虛多瘀的特點,辨證施治,靈活用藥,隨證加減。根據多年臨證經驗,自擬柴芪四物湯用于新產后,補氣養血,化瘀通乳,佐以疏肝。本方補氣血為先,肝脾腎同治,兼顧先天和后天。促進產婦虛體恢復、促進胞宮收縮、排出胞宮內瘀血,增加乳汁的分泌。
柴芪四物湯方:柴胡10g,黃芪20g,當歸10g,川芎10g,熟地黃20g,白芍20g ,桃仁10g ,黨參20g,白術10g ,茯苓15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3g,益母草30g。
方義:方中重用黃芪補氣升陽,選用黨參益氣生津養血,黨參、黃芪相配增強補氣作用;熟地黃養血滋陰、補腎固精,當歸養血活血、化瘀生新,白芍養血柔肝止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產后多瘀,益母草、桃仁同用補血活血祛瘀,使瘀血去而新血生;穿山甲善于走竄行散、且能軟堅、通乳,《本草綱目》贊其為“通經下乳要藥”; 王不留行通經下乳、走血分,通利血脈,行而不住,路路通可通經下乳,并利血脈、通關節,三藥合用通利經絡血脈;肝藏血,主疏泄,肝失調暢則氣滯血瘀,故取柴胡疏肝解郁,且柴胡為升陽氣之要藥,與通散下行之藥配伍,使氣機升降協調。李靜等運用四物湯加味治療產后惡露不絕總有效率達 95%[1]。藥理研究證明,黃芪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加強子宮收縮,利于血性惡露排出和子宮復舊[2]。本方行中有補,補中有化,去瘀生新。瘀血重者加紅花、蒲黃、五靈脂;血熱者加牡丹皮、黃芩,清熱涼血。
王某,女,29歲,G4P1,一診:外院順產后5日,乳汁未下,自覺疲倦乏力,動則汗出,心悸氣短,焦慮難安,惡露量中,色暗紅,無臭,大小便正常,舌暗紅,苔白厚膩,脈弦滑,患者既往人流3次,平素情緒波動較大,易怒,余無特殊。陳主任詳詢病史后辨證氣血兩虛,肝郁血瘀證,予以柴芪四物湯:柴胡10g,黃芪20g,當歸10g,川芎10g,熟地黃20g,白芍20g ,桃仁10g ,黨參20g,白術10g ,茯苓15g,王不留行10g,穿山甲3g,益母草30g,薏苡仁10g, 5劑,煎水500ml,早中晚飯后溫服。二診:乳汁量多,泌乳通暢,純母乳喂養,無需添加代乳品,疲倦乏力明顯好轉,惡露量少,且情志愉悅,繼以3劑鞏固療效。
[1]李靜,李健康,等.四物湯加味治療產后惡露不絕40例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4,11(30):997.
[2]沈映君.中藥藥理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164.
R473
A
1672-5018(2016)10-2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