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急診清創術中病情變化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分析
李艷
目的探討急診清創術中病情變化的原因與護理對策。方法80例外科進行急診清創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的原因,并給予相應的護理對策,觀察效果。結果由于緊張、恐懼等心理因素引發病情變化的有8例,消毒劑刺激引發病情變化的有6例,疼痛刺激引發病情變化的有7例,就診時間延誤引發病情變化的有10例,不良視覺刺激引發病情變化的有12例,體位改變引發病情變化的有11例,循環血量減少引發病情變化的有8例,心理精神因素影響引發病情變化的有7例,嘔吐物、血液反流引發病情變化的有9例,其他引發病情變化的有2例。結論對創傷患者進行清創手術,需要加強病情觀察,給予相應的急救措施,規范好清創手術流程,保證手術順利進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清創術;病情變化;護理對策
臨床研究發現,近年來,因各種突發性意外創傷來院就診的患者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并在外科清創手術過程中發現,部分患者在入院時的生命體征平穩,但是在清創室進行清創縫合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病情變化,若不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預防應對措施,病癥較輕的患者可能會出現摔傷意外,病癥較重者則可能會出現休克癥狀,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1]。本文選擇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本院進行外科急診清創手術的80例患者作為分析對象,對其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探討分析患者病情變化的原因及相應的護理應對措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6年8月在本院進行外科急診清創手術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80例患者中男42例、所占比例為52.5%,女38例、所占比例為47.5%,患者年齡21~64歲,平均年齡(45.6±6.4)歲。經過臨床觀察發現,所有患者在清創術過程中均出現病情變化,患者體征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胸悶不適、惡心嘔吐、血壓下降、煩躁不安及神志模糊等。甚至有患者出現呼吸停止現象,通過氣管插管、機械通氣之后再送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進行監護治療。
1.2 方法 回顧分析80例急診清創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患者進行清創手術時病情變化的原因進行分析,采用Excel表格分類患者一般資料、情緒變化、自身疾病等信息,并進行匯總,對患者病情變化的原因進行統計,由此觀察清創手術患者的護理應對措施,并對護理措施進行匯總。
通過觀察統計發現,患者于急診清創術中病情變化的主要原因為突發性的意外創傷導致情緒緊張、恐懼,加上疼痛等原因引發患者頭暈、惡心、面色蒼白、肢體發軟及血壓下降等癥狀。另外,患者的自身疾病也會致使患者窒息、神志模糊等癥狀的出現。由于緊張、恐懼等心理因素引發病情變化的有8例,消毒劑刺激引發病情變化的有6例,疼痛刺激引發病情變化的有7例,就診時間延誤引發病情變化的有10例,不良視覺刺激引發病情變化的有12例,體位改變引發病情變化的有11例,循環血量減少引發病情變化的有8例,心理精神因素影響引發病情變化的有7例,嘔吐物、血液反流引發病情變化的有9例,其他引發病情變化的有2例。見表1。

表1 80例患者清創手術病情變化因素(n,%)
3.1 病情變化影響因素分析 緊張、恐懼等情緒變化或消毒劑等刺激會影響患者引起病情變化,出現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2,3]。結果數據中顯示,有6例患者因為表皮多處擦傷,進行清創消毒時,疼痛難忍,在數分鐘之后便出現暈厥的現象。有8例情緒激動患者拒絕接受治療,因此在對其進行強行清創手術過程中會消耗大量的體力,由此出現暈厥現象。此外,疼痛刺激、就診時間延誤、不良視覺刺激等會導致迷走神經反射性低血壓現象。在此次數據中顯示,有7例患者由于疼痛刺激引發病情變化,主要是因為清創手術需要在對患者進行清洗消毒之后,去除患者傷口上所沾有的機油、碎屑及污染物等,清除完后再對傷口進行縫合。若患者的傷口創面較大、深或污染嚴重,需要長時間的對傷口進行清潔[4],并探查組織內的血管、神經、肌肉及肌腱等。清創手術采用的局部麻醉,止痛效果會受到一定局限性,并且消毒藥物會對傷口黏膜造成直接刺激,導致對局部麻醉藥不敏感或者疼痛敏感度高的患者,在清創手術過程中就會出現病情變化,此7例患者均表現為面色蒼白及血壓下降等癥狀。就診時間延誤也會影響患者的清創手術,10例患者由于就診時間延誤,患者來院就診時就因失血或者長時間疼痛出現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癥狀。12例患者因不良視覺刺激出現病情變化,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傷口是由于意外嚴重摔傷、割裂傷、碾壓傷等導致傷口不規則,血肉模糊,患者極度焦慮恐懼因而致使血壓下降。有11例車禍患者因傷口創面大,局部有動脈破裂,進行清創的時候,盡管靜脈通路已經建好,但由于出血量較大,進行清創手術過程中又需要通過搬動患者身體才能找到動脈裂口,在數分鐘之后,患者出現面色及口唇蒼白,血壓下降、心率加快現象。循環血量減少也會影響患者病情變化,由于車禍導致動脈破裂患者術前出血量較大,血壓及心率正常,在對患者進行清創后,由于持續出血原因,循環血量減少,會導致患者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數、血壓下降、呼吸急促等休克癥狀。心理精神因素與嘔吐物、血液反流現象也會影響患者導致病情變化。
3.2 預防病情變化的護理對策 ①需要對清創室的環境進行清潔,對沾有血液的包布、敷料等進行處理,清除手術臺上的血跡,保持清創室整潔度與舒適度,避免不良環境對患者造成的刺激,盡量陪伴、鼓勵患者,采取轉移疏導法分散患者緊張恐懼的情緒,減少患者的心理負擔,樹立治療信心[5]。②無論是大手術或小手術患者,進行清創時盡量采取平臥的體位,以保證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舒適感,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避免患者出現低血壓及暈厥的現象,預防患者墜床或者摔傷。③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觀察,預防清創手術中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進行護理。④在手術前對患者實施有效的止血護理措施,采用手指按壓相應部位的動脈,局部加壓包扎止血,抬高患者患肢,還可采用止血氣囊,最大程度的減少患者的出血量,避免循環血量減少幅度太大導致患者出現休克現象[6]。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確定麻醉藥物用量,最大程度的減少患者疼痛感。⑤做好相關的急救準備措施,保證氧氣、吸引器、簡易呼吸器及氣管插管等處于急救準備狀態,對儀器進行檢查,確保急救儀器的性能完好,藥物在使用期內,包裝完好。⑥預防患者窒息,若患者為神志模糊、咽部或口腔部位出血的患者,需要側臥或平臥頭側,便于分泌物外流,并及時清除口鼻腔中的異物,避免血液及嘔吐物反流堵塞氣管,導致患者窒息[7,8]。除此之外,在進行清創手術時,及時建立并保持靜脈通道通暢,同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精神狀態,注意患者面色、口唇及皮膚溫度、濕度、色澤的變化,觀察患者神志、瞳孔、心率、呼吸、血壓的變化。若發現患者出現病情變化要及時停止清創手術,進行相應急救處理,待患者情況穩定后再進行手術。
綜上所述,急診清創手術過程中患者容易出現病情變化的原因主要有緊張、恐懼、激烈情緒、疼痛影響、就診時間延誤、不良視覺的刺激、體位改變、循環血量減少、心理精神因素、嘔吐物及血液反流等。針對引起病情變化的因素以及其所導致的臨床癥狀需要采取相對應的護理措施,如規范急救流程,加強清創手術中的病情觀察,做好宣教溝通,使患者更多的了解手術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調整麻醉藥物用量及維持體位和生命體征等,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促進患者康復。
[1]李佳.外傷性失血性休克的急診診治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4(10):145-146.
[2]籍振國,秦利強,張曉華,等.神經介導性暈厥及體位性低血壓性暈厥的診療思考.醫學與哲學,2015,36(18):20-23.
[3]苗紅春.血管迷走神經性暈厥發作誘因及臨床診治體會.中國醫藥指南,2012,10(4):202-203.
[4]陳偉娟.開放性外傷性的急診病患護理對策分析.中國醫療美容,2014(6):151.
[5]葉麗紅,樓魯萍,陳曉娟,等.批量傷員急診手術的配合與組織管理.福建醫藥雜志,2014,36(1):151-152.
[6]周榮.頜面部多發性外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2):197-198.
[6]余協,畢小琴.80例口腔頜面部多發性創傷患者的急救與護理.當代護士旬刊,2015(8):49-50.
[7]林藝.清創術中病情變化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對策.蛇志,2007,19(4):324-325.
[8]陳靈,李明鳳.急診清創患者的術中觀察及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07,22(9):860-86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4.100
2016-11-14]
513300 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