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宇
摘 要:在分析企業內部控制的五個基本要素基礎上,結合當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分析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為目的,提出了對應的內部控制管理建議。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管理體系
內部控制體系是企業的風險預警以及治理系統,是現代企業維持穩定運營的重要管理工具。企業規模越大,內部控制的作用也愈加明顯,通過合理的應用內部控制方法可以合理減少經營疏忽、錯誤以及運營過程中的違規、及違法行為。研究企業內部控制現狀,提出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相關策略,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加企業經營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企業內部控制的五要素
企業內部控制的五個基本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關聯,是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需要予以全面關注的重點對象。
(一)企業內部環境
企業的內部環境是包括企業內部的管理結構、崗位職責、企業文化、員工職位等關系的綜合,為企業的內部管理工作提供環境支持,使得企業的內部控制工作得以持續進行。
(二)風險評估體系
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通過對風險的識別和風險因素的控制,可以及早的為企業風險預防及應對策略提供可靠依據。
(三)內部信息及溝通
在內部控制管理工作中要及時、準確的獲得、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從而保證企業內部與外部形成良好的信息溝通。
(四)控制活動
在完成風險評估之后,企業應該及時的采取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盡量化解或者降低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的相關風險。
(五)加強監督
經營過程中應該通過專項檢查、視察等方式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從而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缺陷,為后續的改進提供支持。
二、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部分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依然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為了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的管理水平,有必要分析這些問題,以提高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針對性。
(一)沒有充分認識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直接導致企業內部控制意識缺乏。這主要是因為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并不能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而間接效益需要在長時間內才能夠看到。而且在整個內部控制過程中需要增設對應的崗位、制定大量的規章制度,這些都需要消耗一定數量的精力和成本。同時,部分人員認為內部控制束縛了企業的經營自由,使得企業的經營效率下降,甚至會引發內部矛盾。這些都是因為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造成的。
(二)內控機制亟待完善
內控機制即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環境,者直接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部分企業依然沒有構建自身的企業文化,導致企業的內部凝聚力較差。同時,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嚴格,相當部分企業都沒有設置專門的內部控制管理機構,部分雖然設置了相關的部門,但是這些部門卻處于被控制對象領導的管理范疇,沒有將內部控制工作的作用有效發揮,導致內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三)內部控制的監督缺位
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形式就是內部審計,是對內部控制工的再監督,其不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同時也是內部控制目標實現效果的反饋體系。當前,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監控的主體以內部審計部門及相關機構為主,但是當前大部分的企業內部審計監督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利用行政干預制度建立起來的審計體系不容易受到重視,從而使得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一紙空文。
三、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建議
(一)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
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應該徹底改變落后的企業管理理念,通過多學習現代化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方法,不得像企業初創期間那樣完全依靠經驗和感覺來管理。企業管理人員還應該采取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狀況進行優化,利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方式優化企業內部管理,以高水平的內部控制管理體制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的提高,從而?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企業管理人員還應該給全體員工灌輸內部控制的相關理念,積極引導并督促員工執行內部控制制度,保證內部控制管理措施得以落實。
(二)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企業應該幾何自身的實際經營目標、權責分配、市場情況等因素之后,對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進行優化,使得企業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其一,要重視內部組織結構對內部控制及實施的制約和保證,明確董事會在整個企業的核心地位及獨立能力,從而使得內部控制體系設計的合理性、執行的有效性得以體現;其次,應該從文化組織的角度出發,逐步形成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應該注重提高企業職工的技術及道德修養,培養其組織文化使命感,使得內部控制制度能夠在和諧的氛圍中得以實施,最終形成一種被廣大員工所認同的企業價值觀、精神、文化綜合體。只有在這種環境下,內部控制制度的效果才更加明顯;再次,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從權責分配、內部審計等多個方面對內部控制環境等進行完善,使得內部控制管理措施能夠面面俱到,而且重點突出。
(三)加強內部控制管理的過程監督
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財務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加強對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過程監督,從而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制度措施得以有效落實。要針對各個不同部門、不同崗位制定對應的審核機制,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的向管理人員匯報,并對違規人員給予對應的處罰,從而維護內部控制制度的權威性。與此同時,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財務管理部門和內部審計部門要相互監督,審核部門成員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狀況。
(四)完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外部監督
企業應該合理增加投資,建立起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外部監督機制。例如,企業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聘用會計事務所對企業自身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狀況進行審計,利用第三方及時的發現內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缺點與不足,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和方法,從而提升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整體水平,促進企業經營效益的持續提高。與此同時,企業還應該與工商、稅務等部門積極配合,這不但可以對企業內部財務運行狀況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而且還能夠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柜管理工作的整體透明度,從多個方面實現對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聯合監管。
參考文獻:
[1]薛俊玲.探討內部控制在企業中的作用[J].中國商貿, 2015(8).
[2]劉瑩試.論強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策略[J].東方企業文化,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