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強,宗文倉,周樹軍,王云梅,孔令軍,婁志剛
(玉田縣醫院心內科,河北 玉田 064100)
·護 理·
急性心肌梗死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療患者用藥依從性分析
張立強,宗文倉,周樹軍,王云梅,孔令軍,婁志剛
(玉田縣醫院心內科,河北 玉田 064100)
目的 探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不同再灌注治療后的用藥依從性。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60例,根據患者采取的再灌注治療將其分為冠狀動脈支架植入(PCI)組220例和溶栓組140例,PCI組包括12 h內行PCI治療及靜脈溶栓未通行補救PCI患者,溶栓組包括單純靜脈溶栓患者。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予以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并定期訪視,觀察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情況,并記錄1年內發生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全因死亡等心血管事件。結果與溶栓組相比,PCI組1年內患者服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97.8%vs 70.0%)、ACEI/ABB(93.2%vs 78.6%)、他汀類調脂藥(96.9%vs 67.9%)、受體阻滯劑(90.9%vs 72.1%)用藥依從性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溶栓組相比,PCI組住院病死率低(3.2%vs 8.6%),1年內患者發生心力衰竭低(22.7%vs 50.0%),再次血管重建低(9.1%vs 30.0%),全因死亡發生率低(4.5%vs 10.0%),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療患者用藥依從性好于溶栓治療患者,急診PCI治療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后。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療;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依從性;心血管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是臨床急癥,目前冠狀動脈支架植入(PCI)術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法,但一部分患者因對疾病的認識不足或經濟條件原因,采用靜脈溶栓治療,不管采用何種再灌注治療方案,術后都需要服用雙聯抗血小板、他汀、ACEI、受體阻滯劑等藥物改善患者預后,但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有何差別,國內罕見報道。本文旨在比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治療和溶栓治療后的用藥依從性有何不同。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共收治急性ST段心肌梗死患者360例。入選標準:持續性胸痛超過30 min;心電圖有動態改變。排除標準:溶栓治療有禁忌證患者,主動脈夾層,急性肺動脈栓塞,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消化系統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1]:高敏肌鈣蛋白升高或升高后降低,至少有1次超過正常上限,并有下列至少1項心肌缺血證據:(1)心肌缺血臨床癥狀;(2)心電圖出現新的缺血變化,即新的ST段改變或左束支傳導阻滯;(3)心電圖出現病理性Q波;(4)影像學證據顯示新的心肌活力喪失或區域性室壁運動異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通過綠色通道給予最佳治療方案[2],于入院即刻立即給予嚼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并交代冠脈支架植入術(PCI)、溶栓治療等再灌注治療方案,其中PCI組220例和溶栓組140例,PCI組平均年齡(61.1±14.3)歲,溶栓組平均年齡(62.3±12.5)歲。PCI組包括12 h內行PCI治療及溶栓未通行補救PCI患者;溶栓組組包括靜脈溶栓患者,兩組患者住院期間予以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導,并連續護理1個月[3],觀察兩組用藥依從性情況,記錄1年患者發生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全因死亡等事件。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設計的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高血壓病、糖尿病、血脂異常、前壁心肌梗死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例(%)]
2.2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比較 與溶栓組相比,PCI組1年內患者服用雙抗抗血小板藥物、ACEI/ ABB、他汀類調脂藥等用藥依從性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比較[例(%)]
2.3 兩組患者心血管事件比較 與溶栓組比較,PCI組住院病死率低,1年內患者發生心力衰竭,再次血管重建、全因死亡發生率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血管事件比較[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無論是溶栓治療還是PCI治療,患者需長期服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ACEI/ABB、他汀類調脂藥等藥物。用藥依從性差的患者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因此需要對這兩組患者進行定期隨訪,了解兩組患者用藥依從性的差別,進一步指導我們臨床工作。
本研究顯示:接受急診PCI患者1年內患者服用雙聯抗血小板藥物、ACEI/ABB、他汀類調脂藥等用藥依從性明顯好于溶栓治療的患者。說明患者對溶栓治療和PCI治療重視程度不同,采取溶栓治療的患者多數經濟條件差、文化程度低,對服藥的重要性存在嚴重的認知不足,溶栓治療再通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認為已經治愈,一些藥物自行停用,造成預后不良。而PCI患者對術后用藥認知程度較高,加之醫務工作者對這類患者定期隨訪,及時發現影響患者用藥的因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楊進剛等[4]研究發現接受急診PCI的患者心血管死亡明顯低于保守治療患者。本研究通過1年隨訪發現,PCI組較溶栓組住院病死率低,1年內患者發生心力衰竭,再次血管重建、全因死亡發生率低,因此急診PCI治療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療方案,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后,我們醫務人員應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效的溝通,使患者盡早采取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療方案,并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及加強定期隨訪[5],根據不同時期的影響因素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干預[6],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0,38(8):675-690.
[2]陳曉云,潘道,蓉龐思.等.急性心肌梗死入綠色通道后獲益與風險評估[J].海南醫學,2015,26(14):2062-2065.
[3]馮群.連續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2,23(14):146-148.
[4]楊進剛,皮林,宋莉,等.北京市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內預后和3年隨訪結果[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3,41(6):474-479.
[5]王歡,閆書燕.電話隨訪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抗血小板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620-622.
[6]洪梅花,徐東曉,童素梅,等.急性心肌梗死支架術后患者不同時期服藥依從性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與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4, 12:1261-1265.
R473.5
B
1003—6350(2016)07—1193—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7.061
2015-10-30)
河北省衛計委指導性項目(編號:20151006)
宗文倉。E-mail:zongwenca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