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中海
哈爾濱人民同泰醫藥連鎖店 150000
試論藥房處方藥銷售中的問題
劉中海
哈爾濱人民同泰醫藥連鎖店 150000
在我國當前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生活水平呈現出進一步發展的趨勢,所以人們更加注重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就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如果生病,通常人們選擇的方式就是買藥進行治療,藥房是購藥的主要場所,必須要提高藥店的服務,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在提高服務質量的過程中,人們也會產生信賴。與此同時,藥物在出售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對癥下藥,這樣才能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否則就會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此本文重點探討了在藥房處方藥的銷售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希望對今后的處方藥銷售帶來一定的幫助。
零售藥店:處方藥;探討
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具有一般商品沒有的屬性,所以在藥品銷售的過程中更加應該引起一定的重視,藥房是銷售藥品的主要場所,所以藥房銷售處方藥的過程中應該引起一定能夠的重視,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素質,熟悉藥品的相關規定以及所對應的基本癥狀,這樣在銷售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差錯,一旦在銷售過程中出現差錯,那么就會對人們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重點對這方面的問題展開論述,先探討了藥品所具有的特殊性,然后分析了在藥房處方藥銷售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且提出了解決措施,希望對今后的藥品銷售服務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
藥品是一種特殊性的商品,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需要在特殊的場所進行銷售,并且是經過嚴格要求的,在藥房中銷售處方藥,需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并且具備充足的藥物,當前的藥品種類是十分豐富的,這樣人們在購買藥品的過程中,才可以隨時隨地為其提供服務。因此,滿足顧客的需要是藥房處方藥銷售的首要前提。藥品的作用是幫助人們恢復身體健康的,但是藥品的服用也需要進行控制,藥物的服用量過多,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反而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在銷售藥品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進行銷售,同時還需要注意藥品的保質期限,防止過期藥物引發的中毒情況。
藥物主要有處方藥以及非處方藥兩種區別,本文主要是對處方藥的銷售情況進行了探討,我國對于處方藥的銷售情況加以嚴格的規定,并且其規定是十分特殊的,處方藥需要在醫生的醫囑下才能購買,如果沒有醫生的簽字或者審核,就不能在藥房中銷售。并且處方藥是需要在醫囑的前提下進行正確的調配的,銷售人員不能隨便對其進行更改,如果存在超出處方劑量的情況,那么應該禁止銷售,以防止對人們的生命的安全帶來隱患。我國對于處方藥的銷售強調“雙軌制”的監管措施,因為對于藥品的分類我國也正處在發展的階段,所以還有很多地方是不夠全面的。
1.執業藥師數量不足
有很大一部分的藥劑師沒有從法律上確認執業藥師的法律地位,造成了在社會藥房中執業藥師可有可無的現象。部分社會藥房不重視執業藥師。據統計,社會藥房處方藥的銷售額約占總銷售額的 10~20,處方藥銷售額的比例不大,而聘請一名執業藥師需要較多的費用,加之國家對《執業藥師資格制度暫行規定》執行力度不夠,因而部分社會藥房認為沒必要花錢聘請藥師。
2.處方不進藥店
藥店收不到處方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2.1 醫院不開外配處方。一般情況下,醫院不開外配處方,除非醫院缺貨。首先,雖然病人在看病時有權要求醫生開具“外配處方”,但在現有的醫療體制下,患者一般不會提出這樣的要求。社會藥房很少有機會得到醫院的外配處方。其次,在現有的藥品流通體制下,藥品從出廠到消費終端,期間具有相當可觀的利潤。在藥品流通費用中,醫院和醫生占有相當的比例,藥品收入是醫院收入的重要來源。因此,醫院也不愿讓“肥水外流”。
2.2 消費者不習慣帶走處方。長期形成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心理使患者不習慣要求醫生開外配處方。處方藥的銷售結構中,醫院一般占80~90,藥店只占10~20。雖然社會藥房與醫院藥房的處方藥價格有差異(例如同類抗生素藥品,醫院的售價比藥店大約貴5~7個百分點。價格差異的原因在于購銷體制上存在漏洞),但由于藥品消費屬于被動消費,患者過分依賴醫生,習慣于“大病上醫院,小病上藥店”。所以價格上的差異并不能換來消費者對藥房的青睞。
2.3 藥房數量少、藥品不全。一是藥店數量少、布局不合理。有的地方特別是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購藥不便。二是藥店藥品品種少。有些藥店缺少一些常用藥或一種藥只有一個品種,使消費者感到很不方便。
3.來自醫院的競爭
社會藥房和醫院之間的競爭主要表現在處方之爭。由于醫療技術勞務的收費低,藥品收入是醫院的主要收入,有些醫院為防止處方流失搞了一些“小動作”,客觀上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例如,有的醫院給患者的藥費單只有總額,沒有單價;有的醫院采用微機管理,處方僅顯示一串代碼;有的醫院處方只寫醫院內部的藥品代碼;有的醫院只開自己特有的藥,患者在外根本買不到;有的醫院開的是非處方藥,告訴患者不反對在院外買藥,但出了事不負責任;還有一些醫生開了處方讓患者先買藥再告訴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項等等。
在當前的藥房處方藥經營過程中,要想進一步規范銷售的情況,首先就應該加強法律法規的完善,采用法律對處方藥的銷售情況加以完善。對于執業藥師而言,應該滿足其客觀要求,必須要在法律上肯定執業藥師的地位,根據相關規定的要求,對于滿足資格的執業藥師應該頒布相應的資格證書,并且進一步加強執法,嚴格遵循相應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體現出法律對于藥房處方藥銷售的嚴謹性以及權威性。另外,還應該將待遇加以進一步的提高,在藥房經營的過程中,需要配備專業化的執業藥師,為其提供一個合理化的平臺,減少因為地域差異造成的待遇不平衡現象。
此外還應該對藥房加以更加合理化的布局,醫生所開具的處方藥應該真正的走入藥房銷售中,這在西方國家已經得到了普及。即醫生診斷開方,社會藥店承擔賣藥的職能,醫藥分業符合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而我國醫藥分業卻遲遲未能實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醫療衛生體制和藥品流通體制三項改革應同步進行。如果醫院門診藥房能夠脫離出來,實現醫藥分業,不僅能解決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而且能推動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藥品流通體制兩項改革的發展。應加強對社會藥店的監督管理,改善社會藥店的經營質量。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社會藥店的良好形象。讓他們相信社會藥店賣的藥不僅貨真價實而且物美價廉。
文章對我國藥店零售行業銷售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將存在于我國藥品銷售中的問題進行了相關闡述,并提出了具體的整頓措施,希望零售店經營者以及工作人員能夠以此為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建立完善的銷售管理制度,以人們的需求為經營依據,在不但提高服務質量的同時,為人們創造一個更加優越,健康的購藥環境。
[1]包美玲,王蕾.貴州省執業藥師執業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01).
[2]謝曉慧,曹猛,王小川,王天晟,聶小燕,史錄文.我國藥學服務文獻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2(20).
R451
A
1672-5018(2016)12-16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