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翰
江蘇省昆山市中醫院 215300
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用于復雜性腎結石治療的效果探析
吳明翰
江蘇省昆山市中醫院 215300
目的:分析研究應用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進行復雜性腎結石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患者為我院 2012年至2015年復雜性腎結石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進行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對患者臨床碎石效果,手術時間,術后并發癥等情況進行統計。結果:在45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經皮腎通道,并實行了碎石和取石手術,平均手術時間105min,在I期手術中有33例成功取石或棑石,另有12例患者在7天后進行了II手術,所有患者未發現并發癥。結論:對于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臨床上應用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臨床效果顯著,術后并發癥少,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腎結石;臨床效果
復雜性腎結石是泌尿科較為常見的結石種類,其包括:鹿角狀腎結石、孤立腎結石、馬蹄腎結石、多發結石等,且結石體積較大,直徑多在3cm以上的結石[1]。在超聲引導下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技術是臨床治療腎結石治療的最佳方法,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近些年我國引進的第三代超聲氣壓彈道碎石治療儀在臨床應用中提高了臨床治療有效率[2]。本次選取我院治療的復雜性腎結石患者進行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進行臨床探討期臨床效果,具體匯報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至2015年就診的45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范圍在23-62歲之間,平均年齡42.4歲。在進行手術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結石的位置和大小,并充分了解腎盞和腎積水的情況,應用雙腎CT檢查和三維重建激素對患者腎盂進行造影,檢查結果結石直徑在2.2-6.3cm,平均直徑為3.6cm,均為多發性腎結石,類型包括[3]:鹿角形結石23例,鑄型結石10例,巨大腎結石12例,在復雜性結石中有36例出現腎積水并發癥,其余 9例為發現腎積水現象,患者均采用超聲引導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患者入選均排除心肺功能嚴重障礙患者和存在凝血障礙患者,排除伴有嚴重急性感染的患者。
1.2 治療方法
患者以膀胱截石位進行治療,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在患者輸尿管插入F5型號的導管,向導管內注入生理鹽水,建立人工腎積水,后將患者體外改為仰臥位進行治療,將輸尿管末端和液壓灌注泵相連接,保持處于腎積水狀態,對于輕度腎積水和無腎積水的患者用此種方法,之后對患者施行超聲定位檢測,選擇腎積水較明顯的位置進行穿刺,先確定穿刺針的角度和深度,在對皮膚進行消毒后,用腎臟穿刺針穿入皮下[5]。在超聲檢查指導下縣穿刺腎包膜,對穿刺目標和針尖位置的關系進行觀察,根據不同患者情況不同,及時調整穿刺針的角度,并在此對穿刺針深度進行調整,并將穿刺針穿刺到擬定的腎盞穹窿位置,在斑馬導絲引入后用筋膜擴張器進行擴張,以2個單位的擴張速度遞增,擴張到F22通道,在用留置的F22塑料針鞘建立經皮取石通道。將輸尿管鏡通過此通道進入到腎臟內部,在輸尿管鏡的檢測下尋找腎臟內的結石,結石多位于腎盂或腎盞位置,用鈥激光進行碎石操作,將鈥激光功率設置為 60W,用 550pm光纖將輸尿管鏡進行鈥激光碎石,結石處在1mm以下應用液壓泵對針鞘進行灌注,將小結石用水流沖出,對于體積較大的結石可用異物鉗取出。碎石和排石完成后,將患者導尿管拔出,并植入腎造瘺管,在手術第 5天復查患者,如存在殘余結石應將造瘺管拔除,殘留結石體積較大可再次進行經皮腎鏡碎石術。
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經皮腎通道,并實行了碎石和取石手術,手術時間在50-163min,平均手術時間105min,在I期手術中有33例成功取石或棑石,另有12例患者在7天后進行了II手術,主要因結石殘留體積較大,結石不容易排除導致的。患者術后經超聲復查,有12例患者存在結石殘留情況,待出院后經體外碎石或給予中藥排石湯進行治療。治療后3個月進行隨訪并復查B超,結果顯示,45例患者中有2例存在殘留結石,2例存在殘留的患者經保守治療后無效,另采用高選擇性腎動脈栓塞進行治療,所有患者未發現并發癥。
臨床上復雜性腎結石是較為常見的多指直徑上在2.5cm以上,并伴有泌尿系統感染的腎盞、腎盂等部位的結石,并且結石形態較多,患者在發病時極為痛苦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6]。對復雜性結石的治療,保守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但因結石形態和體積較為復雜,單憑口服藥物很難起到碎石的效果,臨床上多采用手術治療。隨著微創經皮手術計數的不斷提高,應用微創經皮腎鏡取石已經成為治療復雜性結石的主導手術方式,本次研究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手術治療復雜性結石患者的臨床效果。
傳統的開放手術治療,患者創傷較大,且術中和術后的并發癥較多,臨床效果較差。超聲引導下微創經皮腎鏡取石碎石術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其將碎石技術和微創技術進行有效的融合,并且可提高手術治療過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7]。微創技術降低了手術過程中患者的風險,提高了結石的清除率,縮短患者恢復時間和住院治療時間。
在進行經皮腎鏡碎石術時應盡可能在橫切面上進行,橫向穿刺更加有效便捷。橫向穿刺可將穿刺針垂直于結石,可對結石進行有效的觀察,從而縮短手術時間,在超聲引導下對腎盞進行橫向穿刺,可一次將患者體內結石取凈。在橫向穿刺下可盡可能展示出結石與腎盞之間的關系,最快速度的找到結石并將其取出,降低手術的操作難度。在超聲引導下對腎臟進行穿刺,在不妨礙透視的情況下,可適當選擇用超聲引導聯合 X線透視對手術情況進行監測[8]。在 45例患者均成功建立經皮腎通道,并實行了碎石和取石手術,平均手術時間105min,在I期手術中有33例成功取石或棑石,另有12例患者在7天后進行了II手術,所有患者未發現并發癥。在應用鈥激光時,應注意下面的問題,鈥激光的功率不可大于 60W,否則在光纖聚焦是會灼傷腎組織,并且要保證光纖頭距離輸尿管在4mm以上,鈥激光是一種脈沖式紅外線,在外科手術中常應用于止血、切割組織、粉碎結石等作用,對于體積較大的結石應采用大功率進行碎石。
綜上所述,對于復雜性腎結石的治療臨床上應用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臨床效果顯著,結石排出率高,術后并發癥少,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推廣。
[1]周錫環,楊必林,吳妙鋒,等,超聲引導下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價值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3,17(9):123-124.
[2]王媛,復雜性腎結石超聲引導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的護理觀察[J],當代醫學,2016,22(29):113-114.
[3]李太倫,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臨床效果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6,14(5):623-624.
[4]王智勇,周明,劉勇,等,局麻下超聲引導微通道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 147例效果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3,25(3):25-27.
[5]鄭浩,候建全,魏雪棟,等,彩色多普勒超聲引導下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的臨床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2):313-315.
[6]崔木平,劉旭日,鮑景國,等,免穿刺架超聲引導下微創經皮腎鏡鈥激光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2,12(8):715.
R171.6+52
A
1672-5018(2016)12-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