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晶 楊 芳
乳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婦科的惡性腫瘤中,此病的發病率僅次于宮頸癌的發病率[1]。癌因性疲乏是一種由于癌癥患者接受治療或因癌癥本身導致其出現持續性的勞累感或疲倦狀態,是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2]。最新的臨床實踐證實,對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進行系統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的程度。為此,我們對近年來我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將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術的8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為女性。她們的年齡為35~72歲,其平均年齡為(55.4±2.9)歲。她們中有11例乳腺癌分期為Ⅰ期的患者,有50例乳腺癌分期為Ⅱ期的患者,有21例乳腺癌分期為Ⅲ期的患者。這82例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得到了我院倫理道德委員會的批準。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實施乳腺癌根治術的手術指征。隨機將她們分為A組與B組,每組各有41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乳腺癌分期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在對兩組患者進行乳腺癌根治術期間,對A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術前對患者進行乳腺X線檢查、血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及心電圖檢查等。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測,定時為其更換手術切口的敷料,對其進行飲食指導等。對B組患者在進行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系統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①進行心理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耐心地傾聽患者的主訴。向患者講解乳腺癌的相關知識,告知其實施乳腺癌根治術的必要性、手術的優點、實施步驟及注意事項。患者在患病后容易出現無精力、懶散、身體虛弱、沮喪等癌因性疲乏的癥狀。因此,護理人員應主動詢問患者的感受,及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其不良的情緒。囑患者的家屬伴在患者的身邊,多與其聊天,使其感受到溫暖。術后,有些患者因乳房被切除而感到沮喪和自卑,對治護的依從性較差。因此,護理人員應積極地開導患者,并教會其改善自我形象的方法,幫助其樹立治療的信心。②進行預防并發癥的護理。為了降低患者術后發生肺炎等并發癥的風險,術前應指導患者掌握正確的咳嗽排痰方法。術后應保持患者的引流管通暢,保證其胸帶包扎的松緊度適宜,囑其不可過早地向外伸展術側的上肢。不宜在患者術側的上肢進行測量血壓、抽血等操作。保護好患者術側的上肢并在下方放置軟墊,以防止上肢發生水腫。③進行康復訓練。在患者臥床期間,讓其進行手指及腕部的主動訓練。在患者進行肩關節的主動訓練時,護理人員應指導其進行側拉伸運動、上舉運動等,同時囑其肩關節活動的幅度不宜過大。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例如步行、上樓和下樓等,以增加其肺部的通氣量。④進行中醫推拿。術后根據患者術側上肢發生水腫的情況,對其肩部和上肢的相關穴位進行按摩,以促進其肩部及上肢的血液循環。
采用卡氏百分法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此評分法的滿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生活質量越高。采用簡易評分量表對兩組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進行評估。此量表的分值為0~1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說明其癌因性疲乏的程度越嚴重。
采用SPSS 19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2數正負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采用χ 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護理前,B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為(76.8±5.4)分,其癌因性疲乏程度的評分為(6.7±2.4)分。A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為(75.9±4.8)分,其癌因性疲乏程度的評分為(6.7±3.1)分,二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B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為(92.1±2.5)分,其癌因性疲乏程度的評分為(1.3±0.5)分。A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分為(85.3±4.5)分,其癌因性疲乏程度的評分為(3.4±1.1)分。B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生活質量的評分及癌因性疲乏程度的評分均明顯優于A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癌因性疲乏是癌癥患者常見的癥狀[3]。有研究證實,對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進行系統護理,可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的程度,而且可提高其生活質量[4-5]。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乳腺癌手術的患者進行系統護理的效果確切,可有效地降低其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八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516-520.
[2] 嚴彩蓮.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況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2,31(5):894.
[3] 盧少芬,覃立冰.系統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質量的有效性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3):141-142.
[4] 吳少娜,黃惠娜.系統護理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癌因性疲乏的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5,31(5):104-105.
[5] 曹慶榮,徐軍霞.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黑龍江醫藥,2012,2(2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