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到底應不應該百步走?
問:“飯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千年古訓,這些年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請你飯后不要走”的說法,我們到底應該怎么辦呢? c
答: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飯后“走”與“不走”,應因人而異,動靜結合,適可而止,才是上策。
飯后百步走的理由是: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胃腸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比較適合平時活動較少,特別是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也適合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這些人如果飯后散步 20 分鐘,是有利于身體健康的。這個“飯后”是在進食完畢 20~30 分鐘以后,而并非指飯后立即散步。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食飽不得急行”。飯后百步走并不提倡飯后急行,而是緩行,不宜緩行者也可擺擺手足。
部分人群不宜飯后百步走。體質較差特別是患有胃下垂等病的人,非但飯后不宜散步,就連一般的走動也應減少,而要在飯后平臥 10 分鐘。這是因為飯后胃內食物充盈,此時進行直立性活動,會加重胃的負擔。對患有冠心病、心絞痛、貧血、低血壓的人,建議飯后先按摩腹部,休息半小時再散步。
如何減少蔬果中維生素C的流失?
問:蔬果中維生素C含量很高,但總會由于各種原因流失,在飲食方法上,如何減少維生素C的流失呢?
答:蔬菜和水果多富含維生素C。但是,儲存、加工和烹調過程都會造成維生素C的損失。例如白菜、青菜等綠色蔬菜,其所含的維生素C在室溫條件下儲存數天后,損失率達90%以上;而經過烹調,蔬菜中的維生素C有50%~90%會流失在湯中。蘋果儲存三個月后,維生素C損失可達到1/3以上。切后的蔬菜、削皮的水果,如不立即食用,其中的維生素C則會迅速流失殆盡。
因此,如果需要補充維生素C,建議盡量帶皮生吃水果為佳,而蔬菜則能生吃盡量生吃,如果烹調,應該遵循“現洗現切,現切現炒,急火快炒,炒后即食”的原則,盡可能把維生素C因烹調而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遇到倒春寒,老年人該注意什么?
問:聽說倒春寒期間,一些老年疾病發病率會增高,請問如何預防,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答:科學家研究表明,氣候突然變冷或在“倒春寒”期間,老年人高血壓、腦動脈硬化、中風、心絞痛以及心肌梗死發病率會明顯增高。另外,消化性潰瘍、慢性腰腿痛等慢性病,也會因氣候的變化而導致舊病復發和病情加重。故“倒春寒”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切不可掉以輕心。
老年人預防“倒春寒”的具體措施:1.當氣溫發生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是要注意手、臉(口與鼻部)的保暖,因為這些部位特別敏感。2.加強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季正是萬物萌芽,草長花開的好時光,也是開展體育鍛煉的黃金季節。清晨起床后,可以散步、慢跑、做操、打拳,或在假日里結伴踏青春游,以增強身體素質和抗病能力。3.注意休息和保持情緒穩定,在精神上和體力上都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4.室內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物品放置有序,可適當養花、種草、養魚,不僅能綠化、美化、凈化居室,還可調節室內空氣環境。門窗要常開,使室內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新鮮,這對防病保健大有裨益。5.節制煙酒,低鹽飲食。“倒春寒”期間,多食些大蒜、洋蔥、芹菜等食物,對預防心臟病發作和中風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