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云會計”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而被更多的大型企業使用,為企業的財務管理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的工作方法。但在中小企業中,“云會計”仍屬于新興事物,沒有得到廣泛的普及。本文通過對“云會計”進行簡要介紹,分析“云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優勢和存在的問題,進而對“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運用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云會計;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
一、“云會計”簡述
1.“云會計”的產生背景
“云會計”由云計算衍生而來,利用網絡中斷進行信息的交流和儲存的運用,“云會計”為企業提供線上的會計核算、計量系統。“云會計”的提出改寫了以往單一的統計模式,使多個系統、多個電腦進行信息的融合。“云會計”使得會計信息的使用者通過瀏覽器來訪問云端的會計信息,并把本機的會計信息傳到云端,實現信息的共享。“云會計”在環節設置上包括應用軟件、服務平臺和存儲設備,用戶通過應用軟件事先會計信息的處理和使用,利用服務平臺完成信息的交換,利用存儲設備完成信息的儲存。為企業提供財務會計信息的管理和監督。通過互聯網的遠程功能,實現會計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換,方便會計人員遠程報賬和審計。
2.“云會計”的發展現狀
2006年,谷歌的CEO率先在世界引擎大會上提出了云計算的概念,使得虛擬服務器成為企業在日常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云會計”在云計算的基礎上進行了會計相關工作的整合,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虛擬會計信息系統的建立。目前,“云會計”主要有兩個發展方向,包含了“云會計”在硬性和軟性層面的配套服務。一方面是提供軟件服務,側重于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軟件的開發。另一方面,主要是利用“云會計”來實現企業的會計服務,側重于學術方面的建設。為企業提供“云會計”相關使用方法的培訓,為企業提供代理記帳服務。“云會計”目前有云端租賃、私有云、混合云三種應用模式。不同的模式為企業的會計信息提供不同的安全等級和會計信息交流方式。三種模式中,混合云是被企業采用最廣泛的方法。“云會計”在國際市場上是各大軟件公司重點發展的板塊,是公司的戰略重點,“云會計”在發達國家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推廣。我國的“云會計”市場相對于發達國家稍有落后,“云會計”還沒有得到大范圍的使用。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增長,我國企業在財務管理方式的不斷科學進步,會計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云會計”一定會被更多的企業使用到日常管理,“云會計”將會有非常大的市場需求,有較好的前景。未來是云時代和大數據的時代,會計信息的價值取決于ERP系統與云會計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和信息傳遞。
二、“云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應用優勢
1.降低成本
中小企業受資金和規模等硬件條件的限制,往往缺乏較為完善的人員配置和管理方法。中小企業人才短缺,缺少有較高會計業務水平的會計人員和財務管理人員。中小企業在會計信息化的前期建設上也不能建立符合標準的服務器,服務器受規模限制往往運行不夠流暢,在升級和擴展方面表現不佳。“云會計”利用其過硬的服務器和完善的配套服務彌補了中小企業在成本上的難題。企業只需安裝“云會計”的應用軟件,購買配套的服務即可享受實時的維護和升級服務。“云會計”的使用為企業縮減了人員的配置,節省了在信息系統更新升級上的費用。在企業遇到相關會計處理問題時可以及時的向軟件的客服進行咨詢,并參與“云會計”培訓機構開展的培訓會議。
2.提升工作效率
傳統會計工作依靠會計人員的手工記賬,在一定周期結束再匯總形成報表。手工記賬在數據準確率和計算速度上都存在弊端,信息提取上也需查詢歷史資料,相對較慢。“云會計”運用到企業會計信息化中后,中小企業在會計信息的處理上更加方便快捷,利用遠程服務可以打破會計記賬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障礙。“云會計”在期末結賬時只需通過輸入相應指令,不再需要對每筆收入支出進行加減,大大的節省了時間。利用“云會計”系統中得出的統計數據,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多元的分析和比對,分析變化趨勢,可以提升企業財務分析的效率。
3.方便管理
過去,管理層想要了解企業的會計信息需要通過財務工作人員的匯報,期間還要經過財務人員對會計信息進行整合。一方面,在整合信息的過程中存在時間差,致使保送到管理者的會計信息失效。另一方面,通過人為方式報送會計數據在準確性上也缺少強制監控手段。“云會計”可以實現企業各項會計業務的同步全面處理,企業的會計信息通過云端可以實時的傳遞到管理者持有的相關終端設備,便于管理者及時掌握企業的會計信息,對會計數據有全面的了解,管理者可以根據實時的會計信息及時的進行決策。管理者可以通過“云會計”系統發布指令,直接傳送到會計工作一線,減少流通環節。
4.可靠性強
“云會計”系統擁有較為完善的防火墻,防止病毒軟件等對系統的入侵,保障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另外,“云會計”在用戶的用戶名和密碼上有較為嚴格的限制,為每個人員分配權限。相關人員只能在該崗位的權限范圍內下載和使用云端的會計數據,管理者可以獲取這個企業范圍內的會計數據,但沒有對會計數據進行修改的權利,防止會計信息的錄入權和管理權由一人掌握。“云會計”系統提供會計信息的存儲功能,會計數據可以通過存儲設備進行交長時間的儲存,保障了會計信息的完整性。
三、“云會計”在中小企業的會計信息中的應用問題
1.中小企業觀念難改變
“云會計”是一個新潮概念,在我國尚未完全普及,“云會計”的安全性也為在實踐中得到驗證。中小企業在會計核算方法上觀念陳舊,對新形式、新方法的接受度低。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出于安全性考慮,防止企業內部經營信息泄露,不會輕易將本企業的會計信息傳送到云端,這會導致中小企業缺乏在本單位使用“云會計”的主動性。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相對簡單,對“云會計”軟件中的很多功能都不能涉及到,“云會計”帶來的便利在中小企業中效果不明顯。大部分中小企業對“云會計”普遍持觀望態度,都不愿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軟件兼容性問題
中小型企業受人員規模限制,在內部機構設置上不如大型企業健全。中小型企業的企業形式靈活,變化快。一套完備的“云會計”軟件系統涉及眾多的鉤稽關系和內部流轉流程,軟件與企業在流程上缺乏兼容性。企業的管理形式多樣,批量生產的“云會計”軟件不能完全滿足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上的要求。制定符合企業管理特點的“云會計”軟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前期研發,而目前并未有這樣的條件。普適性的軟件一般涉及過多的功能,很多高級功能不能被中小企業利用。另外,“云會計”軟件相關服務的購買價格偏高,對中小企業來說性價比不強。
3.安全性問題
隨著“云會計”功能的不斷完善,云計算在我國市場的逐漸普及,一些不法分子會利用“云會計”的漏洞而進行投機活動。“云會計”系統的安全性是中小企業選擇是否安裝使用的主要因素,保證中小企業信息在傳輸、存儲、遷移的安全性才能讓用戶放心使用。但目前,“云會計”在全國范圍內尚未普及,相關安全防護技術尚未完善,安全性沒有得到認證。中小企業在信息上有較強的控制欲,保證商業機密是企業管理者最重視的方面,大部分中小企業的管理證會處于保護公司秘密的考慮而不引入“云會計”。
四、“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運用策略
1.轉變觀念
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應轉變固守的觀念,在企業管理上要有前瞻性。云計算是大數據時代的主流,企業的發展不能避開“云會計”的引入。企業不能因為當下無人嘗試而對“云會計”的使用產生質疑,要勇于接收新鮮事物。“云會計”在剛引入國內市場時正式中小企業利用他占據優勢的重要時機,先其他企業一步對“云會計”技術做全面了解。企業在引入“云會計”的同時要加強企業內部各項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培養更多的會計優秀人才和計算機網絡管理人才。
2.慎重選擇
企業在“云會計”服務商的選擇上要經過慎重考慮,不同的運營商會采取不同的“云會計”模式,企業要注意將該模式與企業的管理方法相結合。企業要在選擇前考察該服務商之前的成功案例,與服務商達成使用協議,對相關細節進行規定。考慮企業在成本方面的控制,確定購買的價格和付款方式。選擇能提供持續穩定售后服務的服務商,保障在日常使用時能根據需要隨時進行咨詢。另外,中小企業的規模小、業務類型簡單,不必要引入特大型的軟件,要考慮軟件的性價比,選擇適合的服務提供商直接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化實施的成效。
3.結合實際
中小企業在引入“云會計”系統時要結合企業自身的管理實際,在云端租賃、私有云、混合云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模式。更具企業的工作業務量和來選擇系統的相關板塊,保證日常工作的正常開展,并能充分的考慮成本控制。對于業務類型相對簡單的中小企業,應優先考慮云端租賃的服務模式。同時,“云會計”系統也是經過眾多大型企業的實踐演變而來,中小型企業應適當借鑒“云會計”系統中的流程體系,調整在實際管理中的各種關系平衡,給實際管理提供借鑒。
4.強化管理
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要加強對“云會計”軟件的管理,保障企業信息安全性。中小企業在購買“云會計”軟件服務的同時,要購買配套的防火墻設施,拉高系統的準入門檻。企業內部也要完善人員權職的分配,強化用戶密碼的管理。由系統管理員統一分配人員的權限,注意管理權和使用權的分離,會計信息的修改及人員權限的變動必須通關企業管理人員的審核批準。完善會計相關業務的審批流程設計,不能越權處理會計實務。將企業的“云會計”系統相關工作作為企業績效管理的一部分,對不能按照要求使用“云會計”軟件的行為給予扣分處置。將“云會計”系統管理作為企業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劉東,孟德鳳.云會計在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與建設[J].商業經濟,2014,(10).
[2]蔣麗霞.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實際運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1).
[3]李倩雯,白小玉,于歡.“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中的應用[J].財稅研究,2014,(27).
[4]焦甫麗.“云會計”在中小企業中應用策略研究[J].菏澤學院學報,2015,(8).
作者信息:李方方(1983- ),女,河南周口人,開封大學財政經濟學院教師,會計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