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芳
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中陽一中
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的歷史與現狀
王惠芳
山西省呂梁市中陽縣中陽一中
高中語文的教學已經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其主要目的是對學生的語文素養進行一定的培養。因此,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外國文學的教學工作在其中也占有很大的分量。本文主要對現今高中語文外國文學的歷史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在高中語文中外國文學的教學現狀。
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歷史;現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其主要目標是向學生傳播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并促進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隨著“西學東漸”浪潮的發展,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始逐漸引進外國文學。雖然在當時的中國,外國文學教學發展較為緩慢,但是卻為國人以及青年學生了解外國文化提供了一個窗口。總的來說,外國文學的學習對于學生視野的開闊、精神文化的豐富以及培養學生先進思想都具有重要意義[1]。長期以來,我國高中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外國文學的實際教學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外國文學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雖然由于歷史時期的不同,人們對于外國文學的需求不同,因而,對外國文學的解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外國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視的。另外,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外國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在清末,由于當時還沒有推行白話文,語文教學所用的語言是文言文,因此,教材中很少有應用外國文學的作品。隨著五四運動的興起以及發展,外國文學開始被廣泛介紹進國內。特別是在新文化運動興起后,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反傳統、反孔教、反文言”文學革命運動,外國文學開始在高中語文教材中被選用。最早,外國文學開始在中學課本中得到介紹的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由何仲英、洪北共同編選的《白話文范》[2]。這本書是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也是我國第一套白話文書籍。在這本書中,有四篇外國文學的作品開始被選入。1935年,葉圣陶也編選了一部書籍,即《國文百八課》,在其中也將都德的《最后一課》編入進去。但是,隨著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的發展,這一時期的中學語文教材中,開始對政治話題進行了詳細介紹,文學作品很少有涉及。直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外國文學作品才開始重新回到中學語文教材中。并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于外國文學學習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因此開始有較大比例的引入[3]。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思想的進步,外國文學作品開始被大量選入高中課本中,且所選用的題材也更加豐富多樣。
外國文學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應用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一到豐富的過程,對于我國學生以及國人了解外國文化以及思想提供了一個途徑。但是,就目前來看,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使得外國文學的教學工作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是傳統的觀念使得外國文學教學的重要性沒有被充分認識到。由于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且我國的學術界對于外國文學是抱著一個批判的態度的,因而導致外國文學的重要性沒有被充分認識到。另外,教學觀念較為僵化,因而導致外國文學的豐富性沒有被正確闡釋,因而導致學生對于外國文學的學習產生厭煩感,難以激發學生學習外國文學的興趣,因而,外國文學的教學效果很難取得[4]。其次,教學方法較為枯燥。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很多課堂中使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很難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作品加強感受。語文學習中,更重要的是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這在外國文學的教學中也不例外。但是,現今的外國文學教學,卻仍然采用的是應試教育方式,難以讓學生對于作品中的深層含義進行深入思考。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外國文學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一到多樣的過程。但是,就從目前來看,外國文學的實際教學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制約教學效果的取得。因此,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積極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促使外國文學的教學工作更好地發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人文素養。
[1]張磊.論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現狀及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26:41-43.
[2]陳利娟,張利鈞.從高校中文系學生的文學素養反思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J].教學與管理,2014,12:112-114.
[3]劉磊.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語文外國文學教學策略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9:215-216.
[4]鄒娜.高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選文現狀及建議——以黑龍江省2007年第2版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材為例[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5,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