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野,高麗華
1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崗子小學;2長春市第八十五中學小學部
論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研究
古野1,高麗華2
1長春蓮花山生態旅游度假區崗子小學;2長春市第八十五中學小學部
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其中,小學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目前,在小學教學中,數學教師具有優秀的教學設計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幫助學生們接受教材知識,從而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為學生學好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及其構成的具體分析,并不斷深入研究,更好地提高我國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能力;研究
應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小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改良,有利于更好地緩解學生學習壓力,減輕學習負擔,幫助學生們在快樂中學會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全方面的提高。但是,對于小學的教師教學設計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將不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相反,還會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例如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心理等等,嚴重阻礙了學生在校園生活的發展,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提升教學設計能力,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
所謂教師的教學能力就是指,小學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依據課程標準,并與講課中所需要的課本教材相結合,根據教師積累的豐富經驗,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所需要具備的能力。為了滿足新課改對小學教師更高層次的要求,數學教師不僅需要擁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需要不斷提高作為一名合格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同時,做到對每位學生基本情況的全面了解,與學生們建立起融洽的關系,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僅在數學知識方面對學生進行傳授與指點,更應該在學生的實際生活方面,提供更多的幫助,促進學生更快的適應校園生活,并融入于集體這個大家庭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數學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當首先考慮小學數學是一門具有一定邏輯性和抽象性的課程,對年齡較小的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水平。
在小學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作為小學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形式,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地位。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如何能夠激發起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有效地調動起課堂上活躍的氣氛,這些都需要小學數學教師不斷進行思考,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設計,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愛好長處,在課堂上生動的講解數學知識,依據豐富的課堂經驗,也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力,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向前進步。
1.課前導入環節
對于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數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其抽象性的特征讓學生不好把握具體的概念,在學習一段時間后難免會產生厭倦、不想學的想法。為此,讓學生愿意接受新的知識是教師首先應當思考的問題。課前導入環節中,教師采用直截了當的方式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對學生而言過于枯燥,可以使用故事或者其他形式的方式進行課程的導入,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贏得學生的認可。例如,在對長度單位學習的課堂上,大部分學生對于長度單位是沒有概念的,如何正確的課前導入,將極大影響學生對長度單位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身高這個主題,導入課堂上學生的學習內容,通過學生對自己身高的描述來學習長度單位知識,結合實際更好地對書本知識進行掌握。這樣的課前導入,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并沒有感覺到陌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識,與此同時,還可以發動學生拿起手中的格尺,對身邊的文具進行測量,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長度單位。
2.創設情境
在小學的數學課堂上,為了能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數學,可以在講解教材的時候適當的融入實際生活,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師還可以創設情景劇的教學方式,充分帶動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調動起學生積極性,將情景劇與實際生活更好地聯系在一起,幫助學生更容易接受數學知識,并且喜愛上數學。例如,以小學數學內容中的“20以內的加減法”為例,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情景劇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選出部分學生做水果店、商店、文具店的老板,其他學生則扮演購買者,在購買中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也起到了練習鞏固知識的效果。在購買的過程中,會有學生不斷地出現錯誤,這時候就需要教師在旁邊給予耐心的指導,幫助學生在快樂中學好數學。
3.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分別是課堂前的形成性評價以及課后總結評價。教師說設計的教學活動是動態的,在課堂教學活動之間,為了滿足課程要求應當對教學策略的評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優化設計;而課后同樣需要對教學設計進行總結,找到教學設計中存在的不足、產生的成效以及出現的不良影響等,教師通過教學成果評價不斷改進和完善,真正意義上實現動態化的控制,促進學生和教師的共同發展。
4.課后調整
課后調整是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進行研究與調整的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可能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需要教師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根據數學課堂中學生的成效對下一堂課的設計活動進行調整。對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進行分析,設計出有效的解決方案,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點,并通過課后練習,對學生掌握教材知識進行全面了解,及時鞏固數學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進行合理延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設計能力,需要掌握好循序漸進的過程。充分考慮到數學學科的特點和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做好課前導入、情境創設、教學評價以及課后調整的工作,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提升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的設計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提升教師在教學設計知識、教學設計技能、教學課程質量提高的能力;同時,教師本身也要付出努力,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在教學中不斷進行自我反思,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進步。
[1]沈利玲.“四基”背景下職前教師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能力調查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6)
[2]蔡永紅,申曉月,王莉.小學教師教學專長的構成研究[J].教育學報.2015(07)
[3]覺加.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及其構成研究[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