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有先
“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分析
劉有先
在我國以往的稅收制度中,營業稅與增值稅一直是并列存在的,這種重復收稅的方式嚴重制約著我國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而在新的社會形勢下的“營改增”稅收制度可以幫助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進行稅收減負,為企業節約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推動我國經濟的更快發展。
營改增;企業會計核算;影響分析
1.“營改增”稅收制度改革使我國的稅收制度更加的完善,它有效的避免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重復收稅現象,為企業降低了稅負,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
2.“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改革能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因為經過稅制改革后,增值稅的納稅范圍擴大了,第三產業中的大部分行業也已經被并入到增值稅的納稅范疇,從而增加了增值稅的稅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企業間的公平競爭,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建設。
1.企業成本核算方式發生變化
在“營改增”之前,我國的財務成本核算為價稅合計數,也就是說價稅成本的兩部分中,其中一個成本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成本,而另外一個則是進項稅額。“營改增”之后,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它的結算方式變成了進項稅與銷項稅抵消后的金額,這個金額的大小是由供應商所能開具的增值稅發票的能力來決定的。
2.企業收入核算方式發生變化
在企業進行核算收入時,營業稅與增值稅的兩種稅種最根本的的不同就是,營業稅屬于價內稅,進行核算時價稅是不分離的,是含稅的價格,而增值稅與之相反,它需要確定企業當期的銷項稅額,進行抵扣后再核算,所以說,“營改增”以后,企業所需繳納的相關稅費都是不含稅的價格。
3.企業票據管理發生變化
隨著“營改增”稅收制度的深入,增值稅發票的使用已經與各個企業的經營狀況及經濟效益產生了密切的聯系,而增值稅發票的開具程序非常的苛刻,票務管理也非常的嚴格,所以企業必須要做到:首先,對增值稅發票開具時的各個環節要嚴格管控和審核,注意票據的規范性和有效性;其次,對原始憑證的保存與歸檔工作要到位;最后,加強相關財務工作人員的學習與培訓,一定要掌握與增值稅發票相關業務的各個流程,提高專業水平,避免涉稅風險,確保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行。
4.會計科目及會計分錄的調整
“營改增”稅收制度改革以后,會計科目及會計分錄雖然不會有大的變動,但在一些特殊業務上還是要進行一系列適當的調整,比如說,需要在原有的科目下增加的相關專欄,在原來的“應交稅費”下增設“增值稅留抵稅額”,這樣就能將企業所抵消的銷項稅額設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的科目下面。同時“減免稅款”欄目下也要增設“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這一項目。
5.企業正常納稅的變化
“營改增”實施以后,企業的一些納稅情況也會隨之產生變化,增值稅、所得稅等等都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在“營改增”之前,企業的營業稅會直接計入損益類科目中的營業稅金及附加當中,在企業進行利潤核算時,要減去這一部分營業稅金,但在“營改增”之后,營業稅就會直接變成增值稅被納入,這樣就縮小了企業利潤的空間。
雖然“營改增”的稅收制度給多數企業進行了稅收減負,帶來了發展的契機,與此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企業必須做出迅速的調整,制訂出相應的對策,才能更好的迎接挑戰。
1.做好企業會計納稅調整
各個企業都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正面認識“營改增”對企業的利與弊,做好會計納稅工作的調整。首先,應該對現行的規章制度及管理體系進行相應的調整,做到制度規范,責任明確,形成以財務為主,營銷及審計等部門為輔的管理體系;其次,對各個會計科目進行增設,并規范其記賬方法,為增值稅發票的開具提供依據;最后,對專用增值稅發票的使用及管理一定要清楚明了,以免造成票據失誤。另外,要從企業的長遠利益出發,合理調整和轉移稅負,降低稅基變化給企業經營所帶來的影響。比如說,可以尋求一些產品質量好且具有開具增值稅發票資質的企業作為合作的伙伴,這樣就可以通過稅款進行抵扣,降低成本,增加企業利潤。
2.提高會計核算能力和財務人員素質
有些中小型企業只會加大力度抓生產,對會計核算給企業帶來的影響視而不見,在“營改增”稅制的新形勢下,如果沒有專業的財務工作人員進行會計核算,將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危機,因為只有熟練掌握關于增值稅中的進項稅、銷項稅與企業的利害關系,才能為企業合理的節約成本,企業還可以享受到國家免稅或退稅等優惠政策,所以作為企業的財務工作者,一定要掌握國家政策,對增值稅的會計科目及各項業務要做到心中有數,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意識。
3.專業增值稅發票的管理
專業增值稅發票不同于一般的發票,無論是書寫還是開具時間等等要求都十分的嚴格。它要求必須要在納稅義務的時間內開具,書寫時字跡清楚整齊,不能壓線,不能錯格,抵扣聯和發票聯都要加蓋印章,所開發票項目要齊全,并與實際情況吻合等等,如果其中一項不合格,就視為作廢,而且在發票開具時出現退貨或號碼不對等現象時,此發票也要以作廢處理。而作為工作人員在使用增值稅發票時,也一定要辨別清發票的真偽,核實好發票的開具時間,并妥善保管,如果發現有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一定要及時上報,以此來規避財務風險,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
4.合理利用財政扶持資金
“營改增”財政扶持資金通常都被記入營業外科目中,我國有關稅法規定,由國務院財政、稅務等部門所撥發的財政性的資金,如果企業有專項用途的話,可以作為不征稅收入,在企業計算所納稅的所得稅額時,可以從收入總額中抵扣下來,而如果這項資金屬于非專項用途時就應該被視為應稅收入,必須交納企業所得稅,而“營改增”試點中的這部分扶持資金屬于非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是要繳納企業所得稅的,所以企業要能夠認清形勢,把握政策,合理運用好國家財政資金,讓它更好的為企業生產服務。
總而言之,“營改增”稅制體系的實施是我國納稅體制改革中的一大飛躍,也是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過程中的一次重要轉型,新事物的發展總是要經過不斷的磨合才能成型,在“營改增”發展的初級階段,一定會對企業的會計核算產生很大的影響,但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企業結合本身的特點,增強票務管理意識,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建立健全會計核算制度,就一定能在“營改增”制度體系下為企業減輕稅負,節約成本,形成良性循環,促進健康發展。
[1]戴彬.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No.24423:89+114.
[2]何美霞.淺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其完善[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3:86-87.
[3]鄭宇波“.營改增”對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5,06:274+280.
(作者單位:貴州精算財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