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敬
對重癥疾病患者實施鼻飼治療是為其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物質的主要手段之一。患者在接受鼻飼治療期間容易出現許多的問題,這會嚴重影響為其進行鼻飼治療的效果和其生活質量[1]。為了解患者在接受鼻飼治療期間常見的問題及對其采取的應對護理措施,我們對近年來在我院接受鼻飼治療的4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期間在我院接受鼻飼治療的40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他們的年齡為52~85歲,其平均年齡為(68.1±4.8)歲。他們中有17例腦出血患者,有15例腦梗死患者,有8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
按照個體化的原則對所有患者進行鼻飼治療,具體的方法是:使用導絲胃管對患者實施鼻飼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酌情為其調整胃管插入的長度(一般插入的長度為45㎝~55㎝)。在確定胃管插入的位置正確后,在胃管上做記號,并將胃管固定在患者的鼻尖部。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配置和調整鼻飼用的食物,確保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和熱量能夠滿足患者的需要。采用手動空針注射的方式緩慢地向患者的胃管內灌注食物,每次的注入量為200ml左右,每2~4個小時為其灌注一次食物。
觀察并記錄患者在接受鼻飼期間出現腹瀉、煩躁情緒、插管困難、意外拔管、誤吸、堵管及發生感染的情況。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正負標準差(x± 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這40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出現了腹瀉的癥狀(占27.5%),有9例患者出現了煩躁的癥狀(占22.5%),有5例患者發生了意外拔管的突發事件(占12.5%),有5例患者出現了插管困難的情況(占12.5%),有4例患者的鼻飼導管出現了堵塞的情況(占10%),有4例患者出現了誤吸的情況(占10%),有2例患者發生了感染(占5%)。
患者在接受鼻飼治療的過程中腹瀉的發生率較高。為了避免此情況的發生,護理人員應合理地對營養液中的物質進行搭配,并采取慢速、適量輸入的原則向患者的鼻飼管內灌注營養液。患者若發生腹瀉,護理人員應立即對其腹瀉的原因進行分析,及時為其調整飲食的結構,同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與預防感染的護理[4]。對因臥床休養而無法進行下床活動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為其合理地搭配膳食,為其機體提供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在為患者制備營養液的過程中,可根據其病情對將要實施灌注的食物進行合理的配制和加工,保證營養液細軟無渣滓。采用熱水保溫法對食物進行加溫,避免混合液發生沉淀。在對食物進行加工的過程中應保證每一個環節的清潔和衛生。配制好的營養液在24h內若未用完,應將其丟棄,并為患者更換新的營養液。
患者在接受鼻飼治療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煩躁的情緒,這與其接受鼻飼的耐受程度、插管時間的長短有關。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他們了解接受鼻飼治療的必要性,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對依從性較差的患者實施保護性約束。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和舒適護理,以緩解其煩躁等不良的情緒。
對患者進行插管屬于侵入性操作,容易使其感到不適,例如對患者插入胃管時會刺激其消化道而使其出現應激反應,神經內科患者由于存在意識障礙,其臨床配合度較低進而導致插管失敗,有的患者因其鼻腔畸形或患有鼻咽部疾病也會增加插管失敗的幾率[2]。因此,護理人員應對神志清醒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安撫其緊張的情緒,在對其進行插管的過程中應謹慎操作,避免過度刺激其鼻腔。讓患者保持頭部前屈并讓其做吞咽的動作,以提高為其插管的成功率。患者若存在鼻腔畸形或患有鼻咽部疾病,護理人員可選擇其正常一側的鼻腔實施插管操作。由2名護理人員合作對配合度較差的患者進行鼻飼插管操作。在為昏迷患者進行鼻飼插管時,先將其翻至側臥位再對其進行插管,以提高為其插管的成功率。
患者出現意外拔管情況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因情緒煩躁而自行拔除鼻飼導管、導管固定不牢而發生脫落或患者翻身時不小心將鼻飼導管拉出鼻腔等。因此,護理人員應使用十字交叉法將鼻飼導管固定在患者的面部與鼻翼的兩側,或使用鼻貼與卡塞防止導管滑脫,并定時檢查患者的鼻飼導管是否發生脫落[3]。患者若存在自行拔管的傾向,可對其雙手進行適當的約束。
患者若出現嘔吐、咳嗽的癥狀或其排便過于用力均容易引起反流和誤吸的情況。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對患者進行鼻飼治療前為其回抽胃液,同時讓其保持合理的體位。患者若發生誤吸,護理人員應及時為其清理口腔中的反流物,保持其口腔和鼻腔的清潔與順暢。
患者的鼻飼導管發生堵塞與食物和藥物粉碎不當或凝結成塊有關。因此,護理人員在對食物進行加工時應充分地研碎食物和藥物,同時應避免藥物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在對患者進行灌注時,應嚴格控制鼻飼的速度和灌注量,還應避免鼻飼導管插入鼻腔過長而出現打結。
患者發生感染主要與多次插管導致其鼻黏膜或胃黏膜受損等因素有關。因此,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插管前應對其做敏感度測試,以了解其對插管的耐受程度。在為患者進行插管和固定鼻飼導管時的動作應輕柔,避免其發生過激反應或損傷其鼻黏膜和胃黏膜。保證鼻飼食物的溫度與灌注量的適宜。患者的過激反應若十分嚴重,應及時停止進行鼻飼。應保持患者水電解質的平衡,定期對其身體進行清潔護理,以減少其皮膚感染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腹瀉、情緒煩躁、插管困難、意外拔管、誤吸、堵管及發生感染是接受鼻飼治療患者常見的問題。臨床上應針對其出現的這些問題采取應對護理措施,以提高其生活質量。
[1] 徐芳菊.神經內科鼻飼治療常見問題的護理體會[J].特別健康(下),2013(11):104-105.
[2] 凌鈺,侯平.護理干預氣管切開患者留置胃管鼻飼的相關問題探討[J].河南中醫,2013(B10):396-397.
[3] 王春燕,孫谷珍,柯瑾.老年癡呆臥床患者長期鼻飼的護理干預和效果評價[J].中國民康醫學,2014(5):113-115.